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8812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解题技巧2-图表曲线类题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表曲线类题目 的解题技巧,近几年来,生物高考试题中图表曲线题,无论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中涉及的题量均越来越多;因此,正确掌握图表曲线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图表曲线题类型一般分为:坐标曲线图;统计数据类的表格、饼形图和柱形图;结构示意图等。下面我们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进行探讨。,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二、表格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三、结构示意图类题目的解题技巧,本讲主要内容,1、含义:生物曲线坐标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的一种题型,对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 2、常见类型 (1)定性曲线 单曲线

2、a、含义: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者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 b、常见类型归纳,&具体操作:,第一步:先看纵、横坐标含义。 第二步:再看曲线的起点、交点、拐点、终点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如上升、平缓、转折等; 第三步:结合题中文字,分析曲线的含义。,【例1】植物根周围的O2浓度与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可用下列哪图表示 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 解题思路为:,.双曲线和多曲线 a、含义:指在一个坐标系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b、常见类型归纳,是

3、否授粉,耗氧量温度,呼吸强度 氧气浓度,光合强度 光照强度,光合强度 CO2浓度,&具体操作:,“一理”: 第一步:理清曲线间关系。(解题关键) 说明:坐标系中曲线的关系主要有两类: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同一个坐标系中(或不同坐标系间)曲线间的变化,有因果关系。即一个曲线的变化影响着另一曲线的变化。,&具体操作:,“二析”: 并列关系:同一个坐标系中(或不同坐标系间)曲线的变化,无因果关系,是各自独立的。 第二步:对曲线进行分析。 第三步:得出结论。,【例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 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从下图所示的 结果可以推断 甲 乙,

4、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解题方法为: 第一步:理清两图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 第二步:对曲线进行分析: 甲图: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两者都呈“S”型曲线正常增长。但培养相同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暗示其生存能力要强一些。 乙图:把两者混养时,两曲线趋势为典型的竞争曲线,在生存过程中两者为共同的生活资源(食物、空间等)而竞争,结果为“优胜劣汰”,即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而双小核草履虫,获胜,最终得到适

5、宜的生活条件而生存、繁殖,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第三步:得出结论:C项正确。,(2)定量曲线 含义:在定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数字或比例更为准确地表示生命活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伴随一些生物量的计算,此类题目较难。 常见类型 生物量关系型: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之间的生物量关系; 数量关系型: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之间的数量关系。,&具体操作:,第一步:找出有关数据。 第二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弄清数据的生物学含义。 第三步:利用生物学原理进行计算。,【例3】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 的

6、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 率相等),则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解析】选B。本题以酵母菌为载体,考查细胞的呼吸方式。 解题思路为: 第一步:找出有关数据。a点对应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相对量 分别为6mol、15 mol。 第二步:在无氧呼吸中,酒精和CO2的产生量相等,故可知无 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 15-6=9 mol。 第三步:利用公式“C6H12O6 + 6O2 6 CO2+ 6 H2O”和 “C6H12O6 2

7、C2H5OH + 2CO2”分析酵母菌的呼吸状况。,(3)生物坐标图的绘图题 含义:根据给出的数据作出相关的图示或曲线。 常见类型:绘制曲线图类、绘制直方图类,&具体操作:,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标注两轴的含义并注明单位; 第二步:标出各点; 第三步: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结各点; 第四步:标注图像的标题。,【例4】 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大麦幼苗,几天后测得大麦根 尖不同区域32P的累积和运输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在坐标系 中绘出大麦根尖各区域32P累积的曲线图。,【解析】本题以大麦幼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为载体,考查学生绘制曲线图的能力。 解题方法为: 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标注两轴的含

8、义并注明单位; 第二步:标出0、10、20、30、40、50、60、70点相应的纵坐标点; 第三步: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结各点; 第四步:在图下标出“大麦根尖各区域32P累积量”文字。,答案:,大麦根尖区域32P的累积量,&具体操作:,第一步:先将数据进行表格处理; 第二步:在数字表格的基础上将信息进一步转化成直方图; 第三步:注明纵、横轴的含义、图例和图名。,【例5】(2009江苏高考改编)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 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如果对 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将统计到

9、的 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根据表 中数据,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解析】本题以红豆杉种群密度的调查为背景,考查学生绘 制柱状图的能力。 解题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数据如下处理; 第二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长方条表示各级数量多少。 第三步,注明纵坐标:株高数量(株);横坐标:高度等级, a级、b级等。,答案:样方法 见柱状图:,坐标曲线在数学上被称为“函数图像”,描述的是因变量(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的规律(或趋势)。生物学中坐标曲线题的解法,若能参照数学中函数图像的解法求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必须理解图形所表示的题意,观

10、察所提供的坐标(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识准曲线代表的含义。解题要点可概括为“四点、二量、一趋势、生物术语描述之”。其中“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也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的增减性”,同时注意趋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区段进行分析;“生物术语描述之”指的是对上述各点、量、趋势用准确的生物术语加以描述。,其次,联想与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确化,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作答。,【理论阐释】 1含义:这是一类把许多生物学数

11、据及其他资料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呈现给考生的一类考题。表格一般有横向(行)项目和纵向(列)项目,同向项目可以是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类别。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2常见类型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型 (2)膜成分类,&具体操作:,第一步: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项目(包括单位、说明);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表格有陈列类、比较类等。 第三步:挖出表格隐含的信息。即联系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诉你什么,题目要你回答什么。,【例1】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

12、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则在哪一温度条件下每小时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最多 A、27 B、28 C、29 D、3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解题方法为:“细看深挖法” 具体操作: 第一步:行的项目:一、二、三、四; 列的项目:组别、温度、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第二步:一、二、三、四所在列数字的含义,由列的项目去理 解。如,一中,27温度、-2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3.5光照后的重量变化。,第三步:最下面一格的文字说明隐含着重要信息,需要深挖。如果没

13、有注意到,则易误将两个重量变化的绝对值相加作为光 合作用有机物的总合成量而做错题。实际上光照后的重量变化表示叶片进行了2个小时呼吸和1个小时的光合作用后的重量变化。,【例2】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 (1)依据上述数据,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 (2)这些膜的化学物质在组成的主要区别是_。,【解析】本题考查膜成分的相关知识。 解题方法为:“细看深挖法” 第一步:行的意义,膜类别:一、二、三、四、菠菜叶绿体片 层膜; 列的意义,物质种类:蛋白质(%)、脂质(%)、糖类(%)。 第二步:表中数据表示含量。 第三步:深挖。纵向看,这些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

14、成(共同点)。横向看,细胞器膜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较低,细胞膜则相反;细胞膜含有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有糖类(不同点)。,答案:(1)这些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2)细胞器膜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较低,细胞膜则相反;细胞膜含有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有糖类,【理论阐释】 1含义:结构示意图是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图,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系谱图、概念图等。 2常见类型 细胞结构型,&具体操作:,第一步:辨别图中的形态、结构; 第二步: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如图是一个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10的名称。,【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解题方法为:“辨别联想法” 第一步:分析1到10结构的不同点。 第二步:联想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相关知识可得到答案。,答案:1叶绿体 2线粒体 3 细胞核 4高尔基体 5细胞膜 6细胞壁 7细胞质基质 8核糖体 9液泡 10内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