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8741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自动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主讲人:侯志菲(信息学院),1,讲师介绍,侯志菲,硕士,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实践。现任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专业辅导员。,2,课程性质:是一门崭新的通识类必修课程,它集理论性、经验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共24学时,1个学分; 课程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大模块课程,每个模块各12学时,贯穿大学四年,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第23学期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于第67学期实施; 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应使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层面上都获得提高。不但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意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进行生涯探索、职业决策、求职

2、择业的技能,进而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竞争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介绍,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第一讲 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 第二讲 探索自我探索兴趣和性格 第三讲 探索自我探索能力和价值观 第四讲 探索工作世界 第五讲 生涯决策明确生涯选择 第六讲 生涯管理行动与实操,4,第一讲 生涯认知 理解生涯规划 2+4+1+2,5,一块石头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随后他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接着,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头,认真地一块

3、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时间管理专家第二次问道。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一位学生应道:“可能还没有。”专家说:“很好!”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沙砾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拿起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一个性急的学生举手发言:“无论你的时

4、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头,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头呢?”,第一节 理解生涯规划的内涵,7,一、生涯的含义,生涯,英文为Career,大陆也称为职业生涯; 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与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生涯事业职业职位 特点:综合性;终身性;发展性;独特性,8,扩展理解:内生涯和外生涯,内生涯: 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经验、能力、身体健康、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

5、合及其变化过程。 外生涯: 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生涯的发展是外生涯发展的前提;,9,二、影响生涯的因素,1、个人因素 (1)心理特质。如性格、兴趣、价值观念等。 (2)生理特质。如生理天赋、健康、性别等。 (3)能力。如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 (4)个人的家庭背景。如家族成员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 (5)其他状况。如种族、宗教、风俗习惯等。,10,二、影响生涯的因素,2、环境因素 包括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职业变化趋势、技术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面临的国家政策等。 3、不可预期的因素 包括政局

6、变动、战争、地震灾害、疾病等难以预期事件。,11,三、生涯规划的意义,课堂小游戏:小小心理实验 请闭上眼睛,回忆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红的这时你能数出的东西可能不多; 请睁开眼睛,看看周遭有哪些东西被遗漏; 与周围其他成员交流一下,别人注意到的,可能正是我们所疏忽的。,12,何谓生涯规划?,个人在充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愿景、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环境、行业、职业及组织环境等外部因素,进行理性决策,从而确定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路线和计划,并采取有效行动来达成目标的过程。 因此,生涯 工作 生涯规划 找工作,13,小故事/寓言,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

7、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上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

8、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长,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 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14,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 二十岁之前,我们活

9、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许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 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Compain,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

10、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 职业生涯规划,15,缺乏职业规划的毕业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毕业生,摘自2009-04-03第一财经日报核心提示:在昨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力争招聘人数不低于去年。据了解,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未

11、就业的250万人,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生涯规划 = 人生战略管理(个人科学发展观) 对个人来说,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有: (1)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2)突破内外部障碍,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最大限度开发潜能,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 (4)收获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生涯规划的意义/作用,18,第二节 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19,帕森斯(Parsons)特质因素理论,1909年,出版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 职业辅导之父 主要观点: 每个人均有稳定的特质(包括能力倾向、兴趣、

12、价值观和人格等),而职业亦有一组稳定的因素(工作所需的条件、任职资格)。 职业选择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了解工作要求、做出两组事实的真实推理 目的:达到人职匹配。,20,霍兰德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 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格类型理论,也被称为职业兴趣理论。,21,霍兰德的基本观点 (注:在兴趣探索中补充讲授),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Personality)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 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分为6类: 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 职业环境

13、亦可区分为上项6类; 人们倾向于寻求足以发挥其能力与技术,展现其兴趣特质以及足以解决问题并适当扮演其角色的职业环境;,22,金斯伯格(Eli Ginzberg)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909年,出版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 较早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的学者代表。 主要观点: 职业的选择经历从模糊的空想走向现实。 空想阶段(11岁以前) 尝试阶段(11-7岁) 现实阶段(17岁至成人),2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Donald E.Super) (1910-1994),整合了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汇聚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14、体系。 195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生涯”的概念,成为生涯理论的代表人物。,24,主要概念,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是舒伯的核心概念 ,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对客观经历的主观评价)。生涯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工作/生活满意的程度与自我概念实现程度成正比。 生活广度(Life Span):生涯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任务,属于时间的向度。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生活空间(Life Space):在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中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属于空间的向度

15、。 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个人面对及完成发展任务的准备程度。,25,生涯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26,人生生涯彩虹图,27,第三节 生涯规划的原则、步骤,28,生涯规划的原则,(1)适时性原则 (2)挑战性原则 (3)清晰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个性化原则 (6)阶段性原则,29,忌讳“便捷”的生涯规划方法:,自然发生法 目前趋势法 最少努力法 刻板印象法 假手他人法 拜金主义法 橱窗游走法,30,生涯规划的步骤,理解生涯规划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愿意付诸行动。,知己: 兴趣 性格 能力 价值观,知彼: 职业 行业 组织 地域,决策与管理 明确生涯选择 制定行动计划 监督与调整,31,生涯规划思考: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困惑?,32,生涯规划练习:,画出你的生命线 绘制你的生涯彩虹图 画出你当前的生涯角色饼图(子女、学生、工作者、休闲者、公民等),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