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8732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教学课件 ppt 叶水春 第11章(090703)(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1章 常用电子线路的安装,晶体管放大电路 直流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 家用恒温控制器电路 用NE555制作的恒温控制器电路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 电路,2,11.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安装,1电路分析,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1、R2、RP、RE、 RC及电源电压UCC所决定。 利用R1、R2、RP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UBQ 当温度升高时,ICQUEQUBE IBQICQ,结果抑制了ICQ的变化,获 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C2为消振电容器,用于去除高频自激振荡,图11-1分压式电流负反馈晶体管放大电路,3,2元器件选用,表11-1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元器件选用列表,4, 按图11-1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检

2、查各元器件装备无误后,接通12V电源。 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基极上偏置电阻RP,使 VT发射极电压为1.5V左右,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直 流电压值,并计算出集电极电流。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让XD1B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1000Hz、 10mV正弦信号,加至放大电路输入端,放大器的输出端不接 负载电阻,用毫伏表分别测出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有效值,算 出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3安装调试,5,11.2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图11-2 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1电路分析,复合调整管VT1、VT2为调整管,起电压调整作用;VT3是比较放大管,与集电极电阻R2组成比较放大器;VD6是稳压管,

3、与限流电阻R3组成基准电源,为VT3发射极提供基准电压;R4、R5和RP组成采样电路,取出一部分输出电压变化量加到VT3管的基极,与VT3发射极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其差值电压经过VT3放大后,送到调整管的基极,控制调整管的工作。,6,稳压过程:,设RL恒定,当VIVOVTB3VTBE3VTC3VTBE2VCE1VO,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当RP调到最上端时,输出电压最小;当RP调到最下端时,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的范围在4.7V24.8V之间。,R1是VT3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又是复合调整管基极的偏流电阻。 C2是考虑到在市电电压降低的时候,为了减小输出电压的交流成分而设置的。 C3的作用是降低稳压

4、电源的交流内阻和纹波。,7,2元器件选用,表11-2 直流稳压电源的元器件选用列表,续表,8, 按图11-2正确安装元器件。 检查元器件安装正确无误后,接通220V电源。 将万用表拨至直流电压挡,表棒测在C3两端(注意表棒的极性),调节RP的电阻,使电压在36V变动。 接上负载调试。输出电压为3V时接上30负载电阻测试,负载电阻接入前和接入后,输出电压的变化小于0.5V就算合格。,3安装调试,9,11.3 家用恒温控制器电路的安装,家用恒温控制器其温度调节范围为3060,可用于家庭制作 酸奶、面粉发酵及其他方面的保温。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1-3所示。,图11-3 家用恒温控制器电路原理图,1电路

5、分析 该恒温控制器电路由温度传感器、差分放大器、矩形波发生器、 脉宽调制器、执行和电源等部分电路组成,如图11-3所示。,10,测温电桥,2只硅开关二极管VD1和VD2 串联后作为温度传感器,与电阻器 R1、R3、R4等组成测温电桥,D1 作为缓冲隔离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四运算放大集成电路IC1内部 的比较放大器D2作为差分放大器,D3作为矩形波发生器,D4作为脉宽调制器,执行和电源电路,R10、VD3、C3和VD4,产生+12V电压,经IC2稳压后成+5V电压,,晶闸管VS作为执行部件,控制着加热器EH的工作。,11,工作原理,测温电桥的输出信号经IC1内D2放大后,从IC1的脚输出后,再

6、加入IC1 的脚(D4的反相输入端)。,D3和其外围元器件组成的矩形波振荡器,产生的矩形波信号,从IC1的 脚输出,经电阻器R9和电容器C2处理成三角波信号后,再从IC1的 脚加 入。,IC1的 脚(脉冲调制器的输出端)输出矩形波脉冲电压,其脉冲宽度受脚输出电压的调制,,当IC1的 脚电压高于 脚电压时,IC1的 脚输出低电平,使VS截止,加热器EH不工作,VD5熄灭。,当IC1的 脚电压低于 脚电压时,IC1的 脚输出高电平,使晶闸管VS导通,加热器EH通电工作,同时发光二极管VD5点亮,指示恒温箱正处于加热状态,12,2元器件选用,13, 按图11-3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检查各元器件安装正

7、确无误后,接通220V电源。 将所有电子元器件安装在一块自制的印刷电路板上,并将其装入大小合适的恒温控制箱内,在箱前面板上开孔固定好电源开关SA和发光二极管。只要元器件良好、接线无误,通电即能正常工作。,3安装调试,14,11.4 用NE555制作的恒温控制器电路的安装,本恒温控制器具有用途广泛、精度较高、造价低廉、装调容易等 特点。,图11-4 用NE555制作的恒温控制器电路原理图,恒温控制器由热敏电阻RT1和RT2、NE555时基电路、温度范围调整电阻RP1和RP2及控制执行机构组成。电路原理图如图11-4所示,1电路分析,RT1、RP1为上限温度检测电阻,RT2、RP2为下限温度检测电

8、阻。当温度下降而使IC脚电位低于1/3UCC时,脚输出高电平,J吸合,LED(红)点亮,开始加热;当温度升高而使IC脚电位高于2/3UCC时,脚输出低电平,J释放,断开受控电热器的电源,停止加热。,15,2元器件选用,表11-4 用NE555制作的恒温控制器的元器件选用列表,16,3安装调试,首选应调整上限温度,把RT1置于所要求的上限温度环境中(用温度计监测),过1min后(RT1与环境达到热平衡),调整RP1到LED(绿)刚好发光为止,反复多调几次,可先将脚与地短接一下,使脚输出高电平,这样便于观察翻转状态。,然后调整下限温度,过程同上,调整RP2使LED(红)亮,也要反复调整几次,可先将

9、脚与电源UCC短接一下,以使脚输出低电平,观察电路翻转状态。,17,11.5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电路的安装,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一旦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报警器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的防盗报警。,图11-5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电路原理图,18,1电路分析,电路组成:,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工作原理:,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 经三极管VT1 、IC2A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IC2A的脚输出足够强的信号 IC2B为电压比较器,其脚由R10

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A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2B的脚时,2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2B的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IC2C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min。,19,当IC2B的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2C的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2C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2C的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2B的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2C的脚才变为低电平,时

11、间约为1min,即持续1min报警。,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min。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以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20,2元器件选用,表11-5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的元器件选用列表,21,表11-5(续),22,3安装调试,元件选用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m。 IC2采用运放LM324,具有高增益、低功耗。 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解电容器,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 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安装 制作时,在IC1传感器的端面前安装菲涅尔透镜,因为人体的活动频率范围为0.110Hz,需要用菲涅尔透镜对人体活动频率倍增。,调试 确认安装无误后,接上电源进行调试,让一个人在探测器前方710m处走动,调整电路中的R12,使讯响器报警即可。其他部分只要元器件质量良好且焊接无误,几乎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为10mA,接通电源约1min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min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他装置即可作为其他控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