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8172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理论前沿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婵 (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介理论前沿,作者 :绍培仁,责任编辑:徐婵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IDPN: 308-2010-79 课件章数:19,第十八章 媒介失忆论:让人类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媒介永续传承,一、媒介失忆与传播科技革命 二、媒介失忆的主要责任者是人类自己 三、媒介失忆的幕后黑手是商业企业 四、媒介失忆也是制度层面的轻忽与遗忘 五、媒介记忆、历史记忆与世界记忆工程,学习目标:,历史是事实的记录,文化是智慧的珍藏。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就在于媒介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辉煌。作为一种历史传承与文化传播中的特殊疾病,媒介失忆是对媒介记忆的反动,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吞噬。更危险的是

2、,媒介失忆不仅会让人类无法认清当下,甚至会让人类无法设想未来。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着手研究和解决与“短命”相关的各种媒介失忆问题,思考媒介失忆产生的原因,分析其解决的路径,千万“不要等到10年或20年之后,才发现一代人见证历史的资料已经丢失”。其实,媒介失忆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一、媒介失忆与传播科技革命,相比以纸张为媒介的报纸、杂志、书籍和以有线、无线信号为载体的广播、电视,网络媒介有着传统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记忆优势,数字技术也成了当今人类最理想的信息传播与数据存储手段。 信息黑洞却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在数字化时代繁盛浮华的表面下悄悄地吞噬、消解人类的记忆、知识和历史。 综

3、观人类传播史上的历次变革,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每次传播革命的发生与演进无不依赖信息传播载体的创新与发展。,1.媒介失忆与存储介质多样化,人类传统的信息存储工具,尤其是在出现文字后从未出现过这样大的变化,在同一个时代同时存在着数个完全不同的信息存储技术。 对信息存储介质笼统分类,也许不能确切反映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信息存储技术的巨大变化。 光存储介质面临相同的困境,虽然光存储介质与其他存储方式相比绝对是一种非常年轻的存储方式,应用大约不足20年,但是其衰退与更替趋势却十分迅捷。,2.媒介失忆与存储信息抽象化,信息存储的抽象化,的确使得信息的大量存储成为可能。 在

4、这个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字、图像、声音都可以按照这种0和1的数字组合存储在我们的电子设备上,但是数字化存储技术和读写格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传播危机、文化断裂、知识碎片和媒介失忆由此出现。,3.媒介失忆与存储技术的不稳定性,我们纵览整个人类传播技术革命的历史,人类还从未使用过这样不稳定的技术来存储数据、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博物馆欣赏到古人遗留的甲骨文、石碑、篆刻、羊皮卷,依然能够看几百年前的报刊书籍,那是因为负载信息的媒介稳定可靠。但是,我们已经不敢向后人保证,因为今天的存储和记忆设备是一个让人无法放心的“保管员” 。,二、媒介失忆的主要责任者是人类自己,信息的传播与

5、接受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作为信息发布的主体,他们决定着信息发布的时间、地点、质量和数量,决定通过什么渠道、传给什么人群以及达到怎样的效果。 网络脚注的消失,那是因为网站终止服务了,网页被创建者转移了,网页被重新设计了,或者网页的信息被网站管理者删除了,等等。 进入网络时代,人类信息积累和知识生产也随之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状态。 更加严重的,造成媒介失忆、信息黑洞的真正凶手,是那些对信息存储设备和信息记忆载体进行有意无意破坏的人。,三、媒介失忆的幕后黑手是商业企业,出于赢利目的考虑,商业企业的运营也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媒介失忆、信息黑洞。 网络经济起伏震荡所引起的网站兴衰更替,也会导致媒介失忆,使这

6、些网站所负载的信息资源流失、废弃和格式化。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公司似乎已经集体挺过了网络经济的严冬,迎来了Web2.0 时代的春天,但是运营失败的“短命”网站依然不在少数,每每伴随这些网站的一个个消亡,媒介失忆随之产生,许多重要的甚至是珍贵的信息资源也与信息载体一起被埋葬了!,四、媒介失忆也是制度层面的轻忽与遗忘,直到现在世界各国都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媒介管理制度特别是网络管理制度来应对媒介失忆和信息黑洞问题。 新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媒介大国和传播大国。但是,我们不能重犯历史错误。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珍贵的文献遗产和精神成果已经遭到破坏或遗弃。,五、媒介记忆、历史记忆与

7、世界记忆工程,记忆即媒介,文化即传播。 没有媒介记忆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媒介记忆的国家是浅薄的。 文字是媒介记忆的法宝。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凭借其先进科技装备的武装和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不仅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 、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把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而且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撒播瞬息万里、充溢空间、流播全球,为信息共享、历史传承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无限可能。,媒介必须具有记忆的功能,并依此来建构自己的深度、厚重、影响和权威。 知识界曾经极端鄙视能说会道者和广播、电视媒介的诚信与内涵,认为这只是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口说无凭、缺乏记忆、没有累积和沉淀。 媒介记忆的最佳境界就是让它成为世界记忆和全球典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资产。 还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信息中心、媒介中心等文献资料保管运营机构的作用. 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媒介失忆就不会成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