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8937843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x司质量成熟度评价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成熟度(QMM)评价标准一、质量成熟度分级:四个主级别品质检验级(QI)品质管制级(QC)品质保证级(QA)品质卓越级(QM)四个辅助级别准QI级准QC级准QA级准QM级    二、质量成熟度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配18的等级分:准QI级QI级准QC级QC级准QA级QA级准QM级QM级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分8分三、质量成熟度评分从1到5分为五个级别,可以评0.5分:差不明显一般好显著1分2分3分4分5分四、五个级别分的含义(从系统要求、执行情况、成果三个方面阐述):每一个条款的评价要从系统要求、执行情况、成果从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对于单一性的问题如“有没有”这类的问题从

2、一个维度进行考虑就可以。级别评分  系统要求(说)执行情况(做)  成果(做的结果)差11)无系统/程序要求,或系统/程序初步开始确定;2)管理阶层开始具有管理需要的认识。1)没执行,或零碎的执行;2)在个别业务区域内展开。1)无成果,或零星的成果;有个别证据;2)未实现或部分实现系统要求/质量目标。不明显21)系统/程序已确定;2)管理阶层给予广泛但不完全的支持。1)经常出现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2)在某些主要的业务区域内展开。1)在展开的区域内有确定性的成果,但成果的一致性比较差;2)主要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得到实现。一般 31)健全的系统/程序;2)某些管理层十分积极主

3、动。1)系统关键环节偶尔出现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2)在大部分主要的业务区域展开。1)在主要区域获得确定性且可测量的成果;2)绝大部分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得到实现。好41)具有精致化、改良、更新的能力,良好的、经证明的系统/程序;2)大部分管理阶层均十分积极主动;获得全部管理阶层的完全支持。1)从没发生系统关键环节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2)在主要的业务区域内普遍展开;1)显示出确定性和持续性的成果;2)所有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都已实现。显著51)超越常规的创新系统/程序;2)管理阶层具有热诚的领导力;认识到公司以外的状况。1)无论在内部或外部的所有主要业务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及一致性;1)显示出确定性

4、和持续性的成果;2)超越系统要求/质量目标的成果;3)成为其它部门/公司的楷模。五、结合检查表的得分情况,对每个关键过程进行等级评估。1、某过程在QI、QC、QA、QM四个等级下的评价变量分别设为I、C、A、M;2、若I0.4,则过程属于准QI级;若0.4I0.8,则过程属于QI级;若0.8I,C 0.4,则过程属于准QC级;若0.8I,0.4C0.8,则过程属于QC级,以此类推。3、在确定过程等级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等级。过程等级确定后,会得到相应的等级分,计算所有评估过程等级分的平均分,四舍五入后即为综合等级分,即可确定综合等级。六、质量成熟度模型等级综述:等级等级描述品质观念参考指标品质检验

5、级QI保证质量的主要方式是事后检验,成品里挑次品,质量功能与其它功能分离。最终产品容易出现重大缺陷。工艺、服务和设计质量甚至都未经检测,研究开发工作同生产几乎相互完全脱节。品质是检验出来的其百万件产品废品率约为4800件,次品率超过5,返工率超过3品质管制级QC质量目标主要通过生产部门实现。开始检测工艺过程的稳定性,服务质量已经明确,但设计质量的测定标准还没有确定。品质是制造出来的百万件产品废品量为900件,次品率和返工率分别为3.1%和2.7%品质保证级QA意识到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相互影响,更关注产品的设计,并以顾客为导向。品质是设计出来的百万件产品废品量为300件,次品率与返工率为1.5和

6、1.7品质卓越级QM每一名成员都意识到质量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都在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外部客户成为工作中心,最大限度地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过程中所有重要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百万件产品废品量低于100件,次品率与返工率都低于08,生产过程极为稳定七、品质检验级过程及评价指标过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关键能力关键活动质量体系1)作业过程可重复,某些重点工序有工作指引但没有针对流程的程序文件;2) 人的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很大(比如,感官性检验)1)文件体系:无2)管理职责:具有定义职责、权限、分工的能力;具有就质量问题实施有效沟通的能力;3)资源管理:具有满足生产需要的设备生产设备、测量设备,具有满足需要的人

7、力资源; 4)测量、分析和改进:无1)文件体系:没有文件控制体系,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只有部分环节有零散的文件、记录;2)管理职责:职责权限分工明确,分解落实到位,能够定期召开沟通会议处理问题。3)资源管理:设备得到调校、维护;有基本的技能培训,有相关记录;4)测量、分析和改进:对检验数据有收集、记录。采购1)几乎没有对供应商进行控制;2) 对来料的质量控制主要依靠产品检验。1)具有初步定义产品检验标准能力 功能方面、性能方面 ;2)具有对产品功能检验的能力;3)具有对不合格产品处理能力。1)来料检验2)成品检验研发1)基本没有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只具有一定的产品测试和验证能力。2) 设计验证的手段

8、有限,只能进行用户级测试(功能、性能);3)只能发现基本的设计问题1)具有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标准进行适当转化形成公司内控标准的能力;2)具有简单的测试平台(装置、环境);3)具有发现一般的设计问题的能力;4)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5)具有初步的产品测试能力(基于功能、性能、兼容性和标准符合性的标准)6)基于验证结果的问题定位能力;1)编写了简单的开发测试程序(流程)2)规格验证;3)测试活动制造制造过程可重复,主要依靠来料检验和成品终检来保证质量,人的因素对制造质量的影响很大1)具有制造过程可重复的能力,通过作业指导书等方法保证;2)具有来料检验和成品检验的能力3)具有剔除不合格成品的

9、能力4)具有在需要时对个别制造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的能力1)制订了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的质量要求;2)检验最终成品,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剔除或返工维修的方式解决,不作原因分析;3)人员质量培训不足,导致由于人员变动对制造质量的效果影响很大服务关注产品的合格与否,对客户的投诉往往是一事一议1)有对客户的服务接口;2)解决产品简单问题的能力;3)具有备件的检验标准1)有客户投诉处理活动,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方式是一事一议;2)备件来料检验最高管理层1)不具备基本的质量常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2) 将质量问题归咎与质量部门;3) 不愿投入时间或金钱等资源进行质量改进.无1)只设立质量检验岗位.2)只是追究质量事

10、故等责任营销营销环节没有质量意识。无无交付没有质量意识。无无八、品质管制级过程及评价指标:过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关键能力关键活动质量体系1) 有文件控制体系;2) 具有对质量过程进行控制的能力,能利用统计技术分析并解决质量问题;3)统计技术被广泛应用;4)纠正措施得到广泛实施;5)开始推进持续改进;6)QCC等品质改进活动广泛开展;7)通过ISO9001认证;1)文件体系:具有建立有效的文件化质量控制体系的能力;定义过程的能力;注重过程控制;注重体系的有效性2)管理职责:具有制定、分解质量方针、目标的能力;3) 资源管理:具有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能力状态识别、标识、定期校准等;具有对设备、工装进行改

11、造的能力;具有对各岗位人员资格定义的能力,有系统的人员培训机制;4)测量、分析和改进:具有过程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的能力;具有质量体系的测量分析的能力;具有对不合格实施1)文件体系:有文件控制体系,并被有关人员了解,作为过程活动的依据,设计、开发、生产、服务等过程被描述、监控,有相关记录;2)管理职责: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并被广泛理解,制定并分解质量目标;有固定的沟通渠道保证沟通的及时有效;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3)资源管理:明确识别设备及工作状态,定期维护、校准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有效,对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各岗位从业资格得到确定;对人员实施系统的培训;4)测量、分析和改进:充分收集过

12、程质量数据,利用统计工具进行质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作为解决质量问题的依据;实施质量体系内部评审及管理评审;对不合格广泛实施纠正措施,开始实施持续改善;纠正的能力;采购关注不合格品的纠正,充分与供应商进行产品信息沟通,并跟进供应商对不良的纠正,通过供应商考评等措施管控供应商,能与供应商一起对部分产品进行深入的联合测试性能上的测试等。1)具有定义重要產品检验标准能力 技术方面,尤其是应用技术方面 ;2)具有对产品性能检验的能力;3)具有对产品质量信息统计分析能力;4)保证产品质量信息向前端(供应商)及后端(制程、售后等)反馈通畅的能力1)对产品进行联合测试;2)产品技术变更等信息得到充分沟通; 3

13、)来料质量信息统计、分析;4)对不良品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5)向供应商抱怨产品不良并督促供应商改进;6)供应商考评 根据考评的结果对供应商实施相应的措施 ;7)考核结果与采购比例挂钩研发1)有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的意识;2)对研发过程进行流程化管理;3) 具有一定的产品规格定制能力,4) 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具有成体系的测试和保证能力;5)能对部分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具有对产品进行规格定制能力;2)具有对开发环节的评测(评审)点清晰定义的能力3)具有能力对评测(评审)环节依据的标准进行确定的能力4)具有保证产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能力5)具有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6)原

14、有产品基础上的简单定制开发能力;7)具有完备的产品验证体系和工程化体系;8)验证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1)编写了完善的开发测试程序(流程);2)对开发环节的评测(评审)进行验证;3)规格定义和定制开发;4)问题分析和工程化;5)有初步的产品质量策划;6)编写了较为完善的开发测试文档;7)调查客户的产品需求作为产品规划输入制造1)确定制造工序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并且制订明确的接受标准。2)同时利用制程质量数据,应用统计技术来监控制程质量状况,实施制程纠正措施。1)具有确定制造过程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能力,并进行重点监控首件确认、PQC;2)能够制定出制造的各工序间明确的接受标准的,如来料检验标准、首件确认标准等;3)具有应用制程数据、统计工具(SPC)对制程发生的问题实施纠正措施的能力4)具有不断改进制造工艺,优化制程的能力1)制订了制造部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过程目标;2)不合格产品主要通过制造过程发现和纠正;3)积累各种制造过程数据如来料状况、PQC状况、QA状况,并广泛应用质量改进工具或统计技术(SPC等)对制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4)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制造一线的工人成为制造部门质量改进的主要力量;5)进行工人工作岗位轮换和有目的的人员培训,但没有形成系统6)有时和供应商合作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