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7649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教案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导读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本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深情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述了父母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

2、学会看病。学习时,我们要认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17地震中的父与子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父爱。教学重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

3、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齐读课题)三、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

4、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12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四、检查反馈,初入情境1听课文录音或者播放课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汇报:(1)生字:洛杉矶(shn j) 混(hn)乱昔(x)日废墟(x) 疾(j)步 阿曼(mn)达爆(bo)炸 瓦砾(l) 砸(z)着颤(chn)抖(2)新词。昔日:往日,从前。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绝望:毫无希望。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指打开。3讨论交流:(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课文主要讲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一定能救出儿子的坚定信

5、念,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同学的事。)(2)分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着划分课文的层次,并概括每层主要的意思。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父亲强忍悲痛,赶去学校救儿子。第三部分(第511自然段):父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非常伤心。第四部分(第1224自然段):父亲奋不顾身挖了38个小时,终于发现儿子,并救出儿子,两人紧紧相拥。(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

6、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而且同学们能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五、课后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父亲和儿子各有什么了不起?2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这种浓浓的爱。(板书,齐读课题)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三、预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

7、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6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四、品读感悟,体会亲情(一)了不起的父亲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2学生汇报:(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A引导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B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

8、去。A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B分小组练读,展示读,评读。(4)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引导学生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危险。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3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呢?(板书:不论总)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

9、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板书:爱的诺言)(二)了不起的儿子1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4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5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谈感受。(板书:父爱)五、激情升华,拓展延伸过渡:从这对父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朴实却又

10、伟大、深沉的父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孩子们对父亲爱的宣言。让我们把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语,写下来。六、课堂练习1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2这感人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他们赞叹,媒体竞相报道这件事,他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最想问的是什么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描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

11、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12、。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

13、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了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18*慈母情深知识与技能: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

14、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母亲生活的辛苦,从而进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崇高,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老师朗诵一首描写母爱的小诗,引入课文。二、预习要求1大声读,读准生字词;细细想,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2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理)10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三

15、、检测学习效果1课文中有些句子,最能反映母亲的苦,最刺痛作者和我们的心,请你仔仔细细地再读一下全文,划出来好好读读。2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些片段想象成一个个画面,哪个画面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预计从两三个画面中去深刻体会,主要是画面一、三、四)3引导汇报形式:学生在汇报中,教师主要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细细感受。画面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切入点:震耳欲聋(1)什么叫“震耳欲聋”?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是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2)可是,妈妈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停止过吗?你怎么知道?(从书中找证据)(3)指导朗读:从我进入,到我离开,母亲一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孩子,你知道母亲昨天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那么明天呢?去年、今年、后年(4)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即使这声音震耳欲聋,穿透云霄,为了孩子,她依然工作着,慈母的情深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