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7648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教案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单元导读本单元让我们一起走进培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吧。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说明文,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这两篇课文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重点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和人类的重要关系。 9鲸知识与技能:(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学习运用

2、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3)学习本课生字词。(4)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二、直接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九课鲸。三、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同桌或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生字词。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四、检查自学情况1找生读课文,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3找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告诉人们要懂得用科学方法去认识世界,去探索其奥秘。第一部分(1):写鲸特别大。第二部分(2):写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以及它适应海洋生活的过程。第三部分(3):介绍鲸的种类。第四部分(47):写

4、鲸的生活习性。五、指导精读第1自然段,探究说明方法1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鲸的形体非常大,那么哪些句子具体说明鲸非常大?请你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鲸很大的有关句子,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1)出示课件,完成练习: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2读一读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回答,老师相机点拨。“列数字”。用过“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四万

5、公斤”“十七米”等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作比较”。以熟悉的实物对比不熟悉的实物,以象和鲸作比较,还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体形之大。“举例子”。用“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3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六、精读第2自然段1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呢?2小组讨论、交流鲸的进化过程。3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及相关图片,让学生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引导学生抓住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在很远的古代”“后来”“

6、又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抓住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陆地”“浅海”“海洋”,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学习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这种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八、作业设计1生字组词。肢、肺、判、获、应、乳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找出描写鲸的外形的段落,找学生朗读,回顾描写手法及说明方法。二、精读第3自然段,了解鲸的类

7、别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说鲸可以分为几大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学生讨论,教师明确: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是根据有无牙齿来分的。三、精读第47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1自由读第47自然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课件: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2齐读第4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3自学第57自然段,了解说明方法。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说明方法:打比方。(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

8、说明方法就不重复了。)4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要求简笔画即可。只要能画出几条鲸“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就行了。)这样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5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鲸用肺呼吸,在水中每隔一定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四、创设情境,理解重点1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最喜欢的哪种鲸,说出这种鲸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重点对鲸吃什么、怎样呼吸、怎样睡觉这几方

9、面进行引导。)2学生交流练习,全班讨论。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第三题。2小练笔(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鲸在教学鲸这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填表画水柱,展示鲸的睡觉过程这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基本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然后让学生找找本文的说明方法,最后在班上组织一个“巨鲸演讲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上完后,感觉到有些教学目标已落实了,如:学生已了解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几种说明方法,但有些教学目标却没有好好地落实到课堂中,具体如下:学生基本懂得列数字,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也明白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但对“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却理解

10、得不是很好,以后在上说明的文章时,说明方法一定要好好让学生再理解。10*松鼠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1个生字。(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

11、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0课松鼠。三、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四、检查自学情况1找学生读课文,发现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2找学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3学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12、4文章的段落结构怎样?各部分写什么?第一部分(1):从总体入手,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第二部分(24):从松鼠的活动范围、行动特点、搭窝的过程说明它驯良、乖巧。第三部分(5):介绍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5说说文章的中心。本文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驯良、乖巧,生育情况,换毛和喜欢洁净的特点,告诉我们要喜爱动物,热爱自然,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精读品悟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归纳。1外形的美丽。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面容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

13、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动作的机敏。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3搭窝时的聪明。假如你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4吃食时的有趣。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

14、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六、小结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看课文动画,加深了学生对松鼠的印象,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到之处,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得不太好,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该注意适当的引导。如果让学生课前

15、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许效果会更好些。11新型玻璃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教法与学法:教法: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2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法:自读自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学习,之后全班同学共同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