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7646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 五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案1 冀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1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P67-68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二、教学准备1、1张经过设计只呈现一个数字的数字卡片2、幻灯片若干或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在学生已有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应更相信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我们常看到的往往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信息,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地选取,再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但再深入地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又在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学习呢?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不是真的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中来。在这样一个设想下,我觉得要让学生思维真

2、正地放开来,有自己的思维广度及思维空间,这样的思维才是积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思维。因此,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一)在比较数的大小中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二)通过探究讨论,并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三)初步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而本节课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则是采用简单而又实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因为,新课程不缺少新花样,而更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学数学”。以猜数激起学生对数的敏感,再以一个经过简单处理的数字卡片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思维在“浪尖”上活跃地跳舞,从而展开对数的大小的比较。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引入1、游戏激趣:用“

3、高了、低了”来提示,看谁猜中。(467)2、猜数质疑:(1)师出示一个遮着部分的只出示部分数位的数:()6()(2)质疑:哪个数大,为什么?二、展开1、进行猜测:这个数可能是个几位数?一位数:467大二位数:467大三位数:看情况预设:四位数大2、举例探究位数相同的:(1)分别举个例子(2)进行比较3、小结揭题:数位不同的两个数怎么比?(数位相同的两个数又是怎么比的?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较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先看它的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它的下一位,一直比下去。)板书课题:比较千以内的数三、练习1、比一比:931402302405606504077042

4、、写一写,再排一排:计数器图呈现304343404303、想一想,填一填:56254567806733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创设一定的情境,如:这个数的一部分被墨汁不小心弄脏了,能激起学生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思维空间。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重组,进行开放而灵活的思维活动,更有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数学思维的价值。这一练习能让学生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进行灵活地运用,并能够根据各题中数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地思考活动。五、教学片段实录片段:猜测师:这个数可能是个几位数呢?生1:两位数生2:还可能是三位数生3:还可能

5、是四位数师:那怎么比呀?生1:很简单嘛,467是个三位数,如果这个数是两位数,肯定就比467小嘛。生2:我知道了,如果这个数是一位数,也是肯定比467小。生3:如果是三位数,那怎么比呀?师:对啊,如果刚好是三位数,怎么办呢?(在学生已有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对预想到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比较,从而减少了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用到后面的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上。但,在多次教学中也发现,这一个环节对执教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执教者能够对学生的随机回答进行灵活地驾驭和组织,不致于出现散乱无集中主题的情况。)六、教学反思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直接进入这节课的主题,让一个看似

6、很容易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也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把眼光集中在“如果是三位数或是四位数,再或是两位数,结果会怎样?”的问题上,学生的思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深度。而这一切,更能考验教者对数学课堂的把握与驾驭。(一)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设计中,多处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理念。如,让学生对数进行猜测,并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预想中的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允许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设计比用给定的数来比较大小,要有趣得多,同时,学生也愿意表现自己,这有利于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二)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经历观察、猜

7、测、举例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类推出“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不同位数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这些设计都注重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知识云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三)简约中见实效这节课,从课的设计来看,我觉得更贴近于一节随堂课。我想在新课改轰轰烈烈的热潮中,我们可能也已有所反思。在这样的一个教育背景下,我们该要热热闹闹的课堂,还是要切切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后者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摒弃了一些浮躁的东西,而多了一些实在的。教学材料随手拈来,但觉绝不随便,教学过程简约但绝不简单,巩固练习形式少但绝不马虎。我想,这正是经典的“简约美”。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规律。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做到开放课堂、激活思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