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7638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4.1 认识角教案 冀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认识角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2页,认识角。教学提示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过程与方法: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画角等活动中经历认识角、了解

2、角的特征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动手做角 、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教学难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活动角材料学具准备:小棒、活动角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来看大家了,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 )生1:正方形生2:三角形师:正是它们呢,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小棒,你能用小棒摆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吗?和同桌一起试一试吧!(学生同桌结对子一起摆图形)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

3、快就都摆出来了,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摆这些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生1:我用了4根小棒摆出了正方形生2:我用了3根小棒摆出了三角形师:刚才小朋友们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出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用2根小棒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在拼的过程中悄悄的讨论着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生1:老师,我们发现用两根小棒拼不出图形,两根小棒只能有一头连接在一起,另一头拼不到一块生2:是啊,拼出这个图形叫什么呢?师:小朋友们,2根小棒可以拼成图形,但是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设计意图:

4、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而且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性。】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 拼出大小不同的角。师:小朋友们在小组内每人用两根小棒拼一个角,再观察一下,能发现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拼角并讨论)生:我们拼出的角大小不一样,有的开口大些,有的开口小一些2.做角。师:小朋友们请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学生拿出活动角材料,小组内制作活动角,教师巡回指导)师:观察你们做出的角,你发现了什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1:角由两条线组成生2:这两条线是在同一个点上的师:(课件演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小朋友们观察的很正确

5、,从同一个点引出的两条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这个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师:请小朋友们转动活动角,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活动角的变化,画出大小不同的角。3211(学生在纸上画角,老师选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角投影展示)师:观察这几位同学画的角,同桌讨论一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是怎样判断的?生1:角1最小,角3最大师:角1和角2比较起来,哪个比较大呢?生2:角2大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生3: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师: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有关系吗?生4:没有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学生可以直观的形成对角的认识

6、,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刚才我们用活动角画出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吗?在小组内试一试吧!(学生小组内用纸折角。)师:哪位小朋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折的角?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生:这是我折的角,这是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它的另一条边3.画角。师:刚才我们利用活动角画了许多角,现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用直尺画出角吗?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画?试着画一画吧!(学生同桌合作,画角)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角的?生:先确定一个点,然后用直尺从这个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啦!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用直尺在课本第31页上试着画出3

7、个大小不同的角吧!(学生试着画角)师: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的角?(指名学生投影展示)师:你能说一说你画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吗?生:这个最大,这个最小4. 找角师:(投影出示红领巾和钟面)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的红领巾,还有一个时钟,你从图中找出角吗?(学生指出红领巾和钟面上的角)师:你还能在哪里找到角?生1:黑板有4个角生2:窗户上有很多个角【设计意图:通过找生活用品上的角,让学生体验角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1.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 教材“练一练”第3题。3.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任意两条线都

8、能组成一个角。( )用纸折角,纸越大,折出的角越大。( )一块正方形木板,锯掉1个角,还剩3个角。( )正方形有4个角,三角形有3个角。( )4.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 ( ) ( ) ( )答案:1. 3. 4. 4 5 8 5四、达标反馈1. 教材“练一练”第2题。2. “问题讨论”师:小朋友们观察课本第32页“问题讨论”中的图形各有几个角?你能标出来吗?生1: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它有3个角生2: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有4个角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一个角3. 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在一个角内画三条线,现在总共有( )个角。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一把三角板有(

9、 )个角,课桌桌面有( )个角。4. 以下面的三个点为顶点,分别画三个大小不同的角。 . . . 答案:3. 10 1 2 3 4 五、课堂小结师:本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角这个新朋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生1: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生2:我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的角生3:我会画角了六、布置作业。1.教材“练一练”第1题。2.教材“练一练”第3题。3.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4.分别以下面的两条线为一条边,各画一个大小不同的角。5.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板书设计认识角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就越小。边顶点边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10、: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为了让学生形成角的认知表象,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用童化语言“欢迎老朋友”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呈现出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这两个图形,然后在用两根小棒试着摆图形,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两根小棒无法摆成封闭图形,引出角,为后续学习做准备。二、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角的“原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

11、的数学。认识了图形中的角后,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用品中找角,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体会到角的现实存在,原来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体验、经历”这些用语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在画角环节中,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画角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然后汇报讨论各自的方法,最后统一意见: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两边角的方法比较好控制。这种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到指定物体上找角师:现在有几个角朋友要和我们见见面,欢迎它们来到我们的课堂。(实物呈现:剪刀

12、、三角形纸片、钟面)师:哎!角在哪儿呢?原来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出它们吗?找到了就上来指一指。(生指一指,说一说)师:这3个物体上都藏着角。这是剪刀的开口形成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形上的一个角。这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一个角。(多媒体显示:从实物图中闪现出隐藏的角,并抽象出这几个角)这些都是数学上的角。(画上角的标记)二、教学资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锐角(acute angle)

13、: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right angle):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obtuse angle):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flat angle):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优角(reflex angle):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劣角(Inferior angle):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round angle):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负角(negative angle):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positive angle):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零角(zero angle):等于0的角。三、资料

14、链接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