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556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洪涛 孙天泽 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操作原理及实验(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嵌入式系统技术与设计,第6章 S3C2410系统接口 操作原理及实验,在第5章接口电路的基础上,本章讲解该系统的各接口原理,并辅以实验代码加以说明。通过本章,读者能掌握S3C2410处理器的常用接口开发。,本章主要内容: (1)I/O接口实验 (2)串口通信实验 (3)中断实验 (4)键盘控制实验 (5)实时时钟实验 (6)看门狗实验 (7)串行通信实验 (8)A/D转换实验 (9)Nand Flash读写实验,6.1 I/O接口实验,ARM内核采用RISC体系结构。RISC技术的主要特点参见1.3节。 ARM体系结构的主要特征如下(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将对这些特征做详细讲解): (1)大量的寄

2、存器,它们都可以用于多种用途; (2)Load/Store体系结构; (3)每条指令都条件执行; (4)多寄存器的Load/Store指令;,(1)掌握S3C2410X芯片的I/O控制寄存器的配置。 (2)通过实验掌握ARM芯片使用I/O端口控制LED显示。 (3)了解ARM芯片中复用I/O接口的使用方法。,6.1.1 实验目的,(1)硬件:Embest ARM教学实验系统、ULINK USB-JTAG仿真器套件、PC机。 (2)软件: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6.1.2 实验设备,编写程序,控制实验平台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

3、,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和熄灭,具体顺序如下:LED1亮LED2亮LED3亮LED4亮LED1灭LED2灭LED3灭LED4灭全亮全灭,如此反复。,6.1.3 实验内容,S3C2410X芯片上共有71个多功能的输入/输出引脚,它们分为7组I/O端口: (1)1个23位的输出端口(端口A)。 (2)2个11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B、H)。 (3)4个16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C、D、E、G)。 (4)1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F)。,6.1.4 实验原理,在运行程序之前必须对每个用到的引脚功能进行设置,如果某些引脚的复用功能没有使用,可以先将该引脚设置为I/O端口。,(1)端口控制寄存器(G

4、PACON-GPHCON)。 (2)端口数据寄存器(GPADAT-GPHDAT)。 (3)端口上拉寄存器(GPBUP-GPHUP)。 (4)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EXTINTN)。,1S3C2410X I/O口常用的控制寄存器,表6-1 端口F控制寄存器,表6-2 GPFCON寄存器,表6-3 GPFDAT寄存器,表6-4 GPFUP寄存器,2电路设计,图6-1 LED接线原理图,1准备实验环境 2串口接收设置 3打开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6.1.5 实验操作步骤,6.2 串口通信实验,(1)了解S3C2410X处理器的UART相关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2)熟悉ARM处理器系统硬件电路中UA

5、RT接口的设计方法。 (3)掌握ARM处理器串行通信的软件编程方法。,6.2.1 实验目的,(1)硬件: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ULINK2仿真器套件、PC机。 (2)软件: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6.2.2 实验设备,(1)编写S3C2410X处理器的串口通信程序。 (2)监视串行口UART0动作。 (3)将从UART0接收到的字符串回送显示。,6.2.3 实验内容,1S3C2410X串行通信(UART)单元 2波特率的产生 3UART通信操作,6.2.4 实验原理,(1)UART行控制寄存器ULCONn (2)UART控制寄存器UCO

6、Nn,4UART控制寄存器,表6-5 UCONn的含义,(3)UART MODEM控制寄存器UMCONn(n = 0或1),表6-6,(4)发送寄存器UTXH和接收寄存器URXH (5)波特率分频寄存器UBRDIV,5UART初始化代码 6RS232接口电路,图6-2 UART0与S3C2410的连接图,6.2.5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1)把光盘CodeChapter6文件夹的内容复制到主机(如果已经复制,跳过该操 作); (2)使用EduKit-目标板附带的串口线连接目标板上UART0和PC机串口COMx,并连接好ULINK2仿真器套件。,在PC 机上运行Windows自带的超级

7、终端串口通信程序(波特率为115 200Bd、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无硬件流控制)如图6-3所示;或者使用其他串口通信程序。,2串口接收设置,3打开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图6-3 Embest ARM教学系统超级终端配置,6.3 中 断 实 验,6.3.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S3C2410X的中断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2)通过实验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中断响应过程。 (3)通过实验掌握不同中断触发方式下中断产生的过程。 (4)通过实验掌握ARM处理器的中断方式和中断处理过程。 (5)通过实验掌握ARM处理器中断处理的软件编程方法。,(1)硬件:Embest EduKit-实

8、验平台、ULINK2仿真器套件、PC机。 (2)软件:Vision IDE、Windows 98/2000/NT/XP。,6.3.2 实验设备,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下列功能。 (1)通过UART0选择中断触发方式,使能外部中断EINT0、EINT11。 (2)在不同的中断触发方式下,使用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的按钮SB1202触发EINT0,同时在超级终端的主窗口中显示外部中断号。 (3)在不同的中断触发方式下,使用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的按钮SB1203触发EINT11,同时在超级终端的主窗口中显示外部中断号。,6.3.3 实验内容,6.3.4 实验原理,1S3

9、C2410X的中断,图6-4 S3C2410X的中断控制器,(1)程序状态寄存器的F位和I位。 (2)中断模式(INTMOD)。 (3)中断挂起寄存器(INTPND)。 (4)中断屏蔽寄存器(INTMSK)。,2S3C2410X的中断控制,3S3C2410X的中断源,表6-7 S3C2410X的中断源,(1)源挂起寄存器(SRCPND)。,4S3C2410X的中断控制寄存器,表6-8 SRCPND描述,(2)中断模式寄存器(INTMOD)。,表6-9 INTMOD描述,(3)中断屏蔽寄存器(INTMSK)。,表6-10 INTMSK描述,(4)中断挂起寄存器(INTPND)。,表6-11 IN

10、TPND描述,(5)IRQ偏移寄存器。,表6-12 INTOFFSET描述,(6)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EXTINTn)。 (7)外部中断屏蔽寄存器(EXTMASK)。,表6-13 EXTMASK描述,5电路原理,图6-5 S3C2410X中断实验电路图,6.3.5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2串口接收设置 3打开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图6-6 Vision IDE中断控制器窗口,6.3.6 实验参考程序,1中断初始化程序 2中断服务程序,6.4 键盘控制实验,6.4.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键盘控制与设计方法。 (2)熟练编写ARM核处理器S3C2410X中断处理程序。,(1)

11、硬件: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Embest ARM标准/增强型仿真器套件、PC机。 (2)软件: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6.4.2 实验设备,(1)使用实验板上5x4用户键盘,编写程序接收键盘中断。 (2)通过IIC总线读入键值,并将读到的键值发送到串口。,6.4.3 实验内容,6.4.4 实验原理,1常规键盘电路设计原理 2使用ZLG7290的键盘电路设计原理,图6-7 ZLG7290 引脚图,6.4.5 实验设计,1键盘硬件电路设计,(1)键盘连接电路 (2)键盘控制电路 (3)工作过程,图6-8 54键盘连接电路,6.4.6 实验操

12、作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2串口接收设置 3打开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图6-9 54键盘控制电路,6.4.7 实验参考程序,1键盘控制初始化 2中断服务程序,6.5 实时时钟实验,6.5.1 实验目的,(1)了解实时时钟的硬件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RTC模块程序设计方法。,6.5.2 实验设备,(1)硬件:Embest ARM教学实验系统、ULINK USB-JTAG仿真器套件、PC机。 (2)软件: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6.5.3 实验内容,学习和掌握Embest ARM教学实验平台中RTC模块的使用,编写应用程

13、序,修改时钟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以及使用Embest ARM教学系统的串口,在超级终端显示当前系统时间。,6.5.4 实验原理,1实时时钟 2S3C2410X实时时钟单元,图6-10 S3C2410X处理器的RTC功能框图,6.5.5 实验设计,1硬件电路设计,图6-11 实时时钟外围电路,(1)时钟设置 (2)时钟显示,2软件程序设计,6.5.6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2串口接收设置 3运行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图6-12 Embest ARM 教学系统超级终端配置,6.5.7 实验参考程序,1RTC报警控制程序 2时钟设置控制程序,6.6 看门狗实验,(1)了解看门狗的作用。 (

14、2)掌握处理器S3C2410X处理器看门狗控制器的使用。,6.6.1 实验目的,6.6.2 实验设备,(1)硬件: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ULINK2仿真器、PC机。 (2)软件:RealView 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6.6.3 实验内容,通过使用S3C2410处理器集成的看门狗模块,对其进行如下操作。 (1)掌握看门狗的操作方式和用途。 (2)对看门狗模块进行软件编程,实现看门狗的定时功能和复位功能。,6.6.4 实验原理,1看门狗概述,图6-13 S3C2410X的看门狗的功能框图,(1)看门狗定时器控制寄存器(WTCON)。,2

15、看门狗定时器寄存器组,表6-14 WTCON描述,表6-15 WTCON的标识位,(2)看门狗定时器数据寄存器(WTDAT)。,表6-16 WTDAT描述,(3)看门狗计数寄存器(WTCNT)。,表6-17 WTCNT描述,6.6.5 实验设计,1软件程序设计 2看门狗在函数delay()中的使用,6.6.6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环境 2串口接收设置 3打开实验例程 4观察实验结果,6.6.7 实验参考程序,6.7 IIC串行通信实验,(1)通过实验掌握IIC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的使用。 (2)掌握EEPROM器件的读写访问方法。 (3)通过实验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IIC控制器的使用。

16、,6.7.1 实验目的,6.7.2 实验设备,(1)硬件:Embest EduKit-实验平台、ULINK2仿真器、PC。 (2)软件:RealView IDE、Windows 98/2000/NT/XP。,6.7.3 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对实验板上EEPROM器件AT24C04进行读写访问。 (2)写入EEPROM某一地址,再从该地址读出,输出到超级终端。 (3)把读出内容和写入内容进行比较,检测S3C2410X处理器通过IIC接口,是否可以正常读写EEPROM器件AT24C04。,6.7.4 实验原理,1IIC接口及EEPROM,图6-14 IIC总线内部结构框图,图6-15 AT24系列EEPROM的DIP8封装示意图,2IIC总线的读写控制逻辑,图6-16 IIC总线信号的时序,(1)AT24C04结构与应用简述。 (2)设备地址(DADDR)。 (3)AT24CXX的数据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