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7390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功能(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职能与功能,回答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问题,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 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对高等教育的PEST分析,对大学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其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猕猴桃的功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它的低钠高钾的完美比例,可补充熬夜加班所失去的体力 。,职能和功能是不是一样呢?,政府的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职能:某一部门或单位应该

2、发挥的作用 职能是你必须做什么,是你的本份,是设立其存在的理由,功能:事物本身具有的作用 功能是你能做什么,能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是其本领,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一、“职能”概念,“职能”虽然已成为常用术语,但关于这个词的解释却十分含糊。外文中,至少在英文中找不到相应的专有名词,而 Function 常被译成功能,有时也译成职能等。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把Function 解释为:Special activity of a person or thing(人或事物的特有的活动或目的)。 其中文解释是职责,作用,功能,机能。大多数中文辞书的解释也不尽一致。汉语大词典将“职能”

3、解释为: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将“职能”解释为: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新华词典将“职能”解释为:人、事物或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有的作用。中文大辞典认为“职能”是职务上之能力。,直线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职能”一词在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的我国教育理论著作中比较常见,人们对职能多理解为作用。如张安民、谢景隆在“从教育的社会职能论教育重点的转移”一文中指出,“所谓教育职能,就是教育的社会职能,即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潘懋元在区分职能与功能词义的同时,提出了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区别。他认为,“功能是指作用;而职能有职务、

4、职权、职守、职责之意。高等学校是一个具有一定职责的实体,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无职可言。” 也就是说,高等学校才有职能,高等教育就只有功能。从构词法上讲,职能是一个由“职”和“能”两个词素构成的合成词。根据辞书上解释,“职”有:职务、责任,职位,掌管等含义。“能”有:能力、能够(做某事)等含义。由此我们把职能的完整内涵表述为:人、社会组织(或系统)、机构(或部门)等所应该承担的工作的能力。,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高等学校职能也可以表述为高等学校依据其社会分工所应该承担的工作及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应该做什么,其二是做到什么程度。从第一层含义上来说,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学校这一社会机构

5、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据;从第二层含义上来说,高等学校的职能又受社会现实需要的制约。由于职能与社会分工有关,所以,高等学校职能也就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是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职责或效能,主要用于描述社会现象,往往是人为赋予的,带有一定的价值色彩。 功能:是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可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存在的,基本上不带有直接的价值判断色彩。,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二、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学校的职能,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三项,分别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

6、,并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但是从历史来看,三大职能并不是从大学产生之日就同时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的。,第一节 职能和功能概说,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教育职能是教育所应具有的职责和效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职能也日渐完善。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职能:教学。 近代大学中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柏林大学。 走出“象牙塔”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一、 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中心,自中世纪大学产生直到18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培养神职人员、官员,抑或是绅士阶层,培养人才一直是大学的唯一职能。除了保存和传递知识的教学活动之外,大学没有把科学研究纳入自己的活动,1718世纪自然科学兴起

7、,新的科学知识未能进入大学的课程,研究和发展科学的工作无法在大学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大学在它所在的国家的创造型知识生活中并不起大作用,许多重要的引起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都与大学无关。,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纽曼,二、作为科学研究的学术中心,1809年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揭开了德国大学历史上新的一页。柏林大学明确了以研究作为大学的首要使命,提出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目的,柏林大学建立了讲座制(Chair)和研究所(Institute)相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取代了中世纪大学的学院制。,第二节

8、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洪堡认为, 大学是从事科学的机构, 科学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的核心是发现知识,而非仅仅是培养律师、牧师和医生的工匠式机构。大学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通过研究进行教育,只有通过对科学的探究,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他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统一”作为柏林大学的办学原则,要求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讲授那些正统的教科书,而要传授自己的研究思想、研究成果;并要求学生组织

9、研讨班,以研讨课(seminar)的形式来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不只是讨论消化现成的理论,学生还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和自己搜集的材料参加研究讨论,一起探讨真理。,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需要注意的是,柏林大学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其出发点主要在培养人才,即从科研是为教学服务这个角度出发的。大学作为从事纯科学的机构,目的在于探求真理,而不是满足于社会的实际需要。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或能在实践中产生实用效果那也仅仅是第二位的。因此,柏林大学虽然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但它偏重的是纯理论的学术研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心智,培养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研究的实用性及其在实际

10、生产中的应用并不理会。,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三、作为服务于社会的服务中心,始于17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起初为按照英国古典大学学院模式建立的殖民地学院,如哈佛、耶鲁等。然而,奉行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的美国并未止步于单纯的模仿,而是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出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推广到社会中去的思想。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由国会议员莫里尔提出的议案莫里尔法案,该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从而引发了高等学校第三项职能的出现。,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亚伯拉罕林肯,洛特迈里克莫里尔,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一

11、名国会议员赠送3万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6.07亩)土地给所属的州作为建立或资助一所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经费,专为发展当地的农业和地方工业服务。 法案的颁布直接导致了一批农工学院的建立,以及把自由教育与实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州立大学的出现,此后几乎在每一个州都兴起了赠地拨款兴建大学或在原有大学中资助农业、工业和其他实用学科的运动。,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莫里尔法案在美国的实施,标志着高等教育不再是贵族和富人的特权,也不仅仅是培养牧师和文职官员的场所,它使大学成为人民的大学。 1904年范海斯(Charles R. Van Hise)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威斯康星计

12、划”, 确定大学三个方面的任务,即 (1)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 (3)传播知识,把知识传授给广大民众,使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威斯康星大学,18,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里尔法案。规定每州(共50个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到1922年,共新建了69所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以“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 康乃尔大学是一所著名赠地学院,其办

13、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康乃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开出了上万门课程。,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19,莫里尔法案带来的革命,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了大门,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大学向更加综合化、多科化方向发展。 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至此,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大学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1.历史渊源 胡锦涛总书记

1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高等教育思想和大学职能的新发展。,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是高校发展的新职能,2.原因 一是大学在创新文化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人才、知识、学生、教师、科研、环境) 二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三种职能的内在联系,培养人才是基本的,否则就不能成为学校 发展科学是重要的,否则学校质量和水平就不能全面提高 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必要的,否则会脱离社会实际,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中心是培养人才,第二节 教育职能的历史演变,总结,1、高

15、等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系统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作用和影响。 2、高等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有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第二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主要是对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批判和创造功能。 第三种,从哲学的角度看,是探究高深学问、传递高级文化、培养高级人才的功能。,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是育人功能 首先,任何高等教育的形式都应当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内化,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过程。 其次,高等教育要赋予个体谋生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力

16、资源。 最后,高等教育要赋予个体享用的功能。要使其学会“求真”“向善”“粹美”,在人格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和自由超越的本性,实现人性的丰富和人生的幸福。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农业、工业、知识)中,高等学校职能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上述高等学校当前的主要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其基本职能和中心环节是培养人才。,不同的见解:,1.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第四职能)国内外学者均提及将此职能作为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其积极意义,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对高等教育的PEST分析,功能: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 职能:某一部门、单位应该发挥的作用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26,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2,3,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4,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