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383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理论与模拟训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贺宁 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 理论与模拟训练,贺宁 主编 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形式或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指会计凭证组织、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步骤。,它可以保证会计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及时、完整;可以保证所形成的财务信息,能够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合理地解决会计人员之间的分工,减少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和手续,避免重复,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二、设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原则,(

2、1)应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企业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相适应。,(2)应能够满足正确、及时、完整、系统地提供会计核算信息资料的要求。,(3)在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所选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应做到尽可能地简单,(4)应与记账手段相协调、配合。,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常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四、会计循环及其步骤,会计循环是指会计主体在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期内,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按其所归属的会计期间,重复地、连续地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以提

3、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1)分析原始凭证,(2)编制记账凭证,(3)登记日记账,(4)登记分类账,(5)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6)调整有关账项,并登记分类账,(7)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8)结转有关账项,并登记入账,(9)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10)根据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每一张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核

4、算组织程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核算组织程序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簿。,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二、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凭证、账簿的种类和格式,记账凭证可以是通用凭证,也可以分别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都采用借、贷、余三栏式的账户格式;总分类账的格式一般也采用三栏式,按每一总分类科目设置账页,而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则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三栏式、多栏式或数量金额式。,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三、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账务处理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中的收

5、、付款凭证,逐笔序时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期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分别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进行核对。 (7)根据核对无误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四、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简单明了,容易理解,总分类账可以比较详尽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缺点:是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对于经济业务多、规模大的企业来讲,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过于繁重。,适用范围: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般

6、适用于经济业务少、规模小的企业。,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一、科目汇总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1科目汇总表的格式,2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凭证、账簿的种类和格式,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时,其账簿设置及格式、记账凭证的种类和格式等

7、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相同,但在总分类账中不必登记“摘要”栏,另外须增设一张科目汇总表。,四、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账务处理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7)会计期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分别与总分类账中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 (8)会计期末

8、,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有关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五、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使用比较简便易学。根据科目汇总表一次或分次登记总分类账,大大减少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而且根据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通过编制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减少错账的发生,保证记账工作的质量。,缺点:不能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总分类账也无法体现各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根据账簿记录检查、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核对账目。,适用范围:所有类型的单位,特别是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9、,一、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格式。它们的编制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将各种记账凭证按账户的对应关系定期(通常是5天或10天)在汇总记账凭证中汇总一次,月末计算出合计数。,1汇总收款凭证及其编制方法,2汇总付款凭证及其编制方法,3汇总转账凭证及其编制方法,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主要特点: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

10、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凭证、账簿的组织形式,除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外,还要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并以此作为总分类账的依据。,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与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基本相同。,总分类账采用在借、贷两栏内设有“对方科目”专栏的三栏式账簿,以便清晰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细分类账根据需要设置。,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四、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账务处理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

11、证。 (3)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汇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6)根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7)期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余额与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相核对。 (8)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五、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大大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可以清晰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查对和分析账目。,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缺点: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如果转账凭证较多,则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特别是收、付款业务多而转账业务较少的单位。,本章结束 谢谢!,第七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