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331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技术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青 阮芸星 郑世珏 第3章_美学基础(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第3章 美学基础,多媒体课件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它的艺术性,也就是要求多媒体课件要讲求美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阅读习惯。这就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美学问题。美学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美术设计的基础课程。而多媒体课件也必须满足人们美学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运用美学理论知识,设计出符合人们视觉审美习惯的软件界面。本章从美学的角度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美学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课件的美学设计法则。,本章学习重点: 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平面构图的相关相关知识和内容 掌握色彩的相关知识和内容,3.1美学基本概念,美学不是抽象的概念,

2、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项工程。通过绘画、对两个以上色彩的运用与搭配、设计多哥对象在空间的拜访关系等具体的艺术手段,增加多媒体课件的人性化和美感。这就是美学中常说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段: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图。,3.1.1美学概念,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种心态刺激了美学的发展,也构成了美学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美是什么?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正是这一关于美的好奇与思考就导致了美学的产生,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们进行不懈的努力。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单地

3、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学是通过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图展现自然美感的学科。其中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称为美学设计的三要素,而自然美感则是美学运用的最终目的。,3.1.2

4、美学的作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使用美学的知识和方法,能达到以下一些作用: 1视觉效果丰富、更具吸引力。通过运用绘画、版面的布局和色彩渲染,使课件的界面更加美观,人性化,课件的主题内容更鲜明,从而给使用者留下更深的记忆。这就是刺激人们视觉神经的效应又称为“眼球效应”。眼球效应可以加深人们对课件的注意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2内容表达形象化。美学不仅是解决外在美观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人们的生理、心理习惯问题。所谓生理习惯就是人们日常的本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听写习惯等。心理习惯是指人们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如阅读的心态、操作的感觉、对课件知识的接受程度等。而事实上,最容易被人们所接

5、受和认识的事物就是形象化事物。 在课件的设计中,要依据美学观念中知识,尽量采用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信息表达方式。,3.1.2美学的表现手段,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即美的表现手段。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美学的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 绘画是美学的基础,通过绘画,使线条、色块具有了美学的意义,从而构成了图画、图案、文字以及形象化的图案。,色彩构成是美学的精华,

6、色彩历来是美学研究中的敏感部分,研究两个以上的色彩关系、精确的色彩组合、良好的色彩搭配是色彩构成的主要内容。 平面构成是美学的逻辑规则,主要研究若干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随着人们对平面构成的深入研究,已经把平面构成归纳为对版面上的“点”、“线”、“面”现象的研究。,3.1.3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人类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以及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美的尺度、标准等诸多规定的总和。 美的规律成为美学专门术语,是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世以后。该书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

7、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马克思没有具体阐释什么是美的规律,人们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很不一致。,一般认为,美的规律有以下五个规定性: 它只是属于人的规律,只能对自由自觉地活动的人类适用。 只对能确证人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的产品有意义。 美的规律不但同客体的尺度有关,而且更同主体的尺度有关,是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 尺度主要是外在感性形式的尺度,所以美的规律主要也是指形式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本身也有一个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封闭系统。美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人的对象化劳动的产品(包括艺术品),只要其外在具体的感性形状、形象、形式既符合这产品

8、的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又符合人对该产品的衡量尺度,这就具有审美意义;这两种尺度的统一的客体表现就是美,主体表现就是美感。,美的规律在自然、生活、生产、工艺及各类艺术各种体裁形式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并随时代、社会、场合的不同而变化,而不是单一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它有客观标准,又有多样表现。美的规律不能任意违背,也不能随意创造,而只能发现、遵循和利用;但它不是一下子暴露出来的,也不能一下子发现和掌握,而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探索。在审美欣赏和创造中,美的规律有极其广阔丰富的内容,有千变万化、无限多样的表现。对它的发现和运用,是永远没有穷尽的。,美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齐一律 各构成要素保

9、持高度的一致性,色彩单一,给人以秩序感。例如阅兵仪仗队的画面等。 2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例如北京故宫全景、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这类画面的结构一般较为均衡,即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其审美特征是庄重、稳定、可靠;但又显得静止、生硬、单调、呆板。,3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以黄金分割比例为标准设计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分析比例美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尺度是指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物体与

10、人相适应的程度,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尺度感的事物,具有使用合理,与人的生理感觉和谐,与使用环境协调的特点。 例如人民英雄记念碑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对比图等。,4节奏与韵律 (1)节奏是指一种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的律动形式,反映了条理美、秩序美。节奏的特征是形式诸成分和这些成分之间的间隔的重复。但重复的类型又包括静态重复和动态重复 (2)韵律及其形式 韵律是以在节奏为前提,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倾注情调于节奏之中,使节奏强弱起伏、悠扬、缓急。,韵律的形式有以下4种: 连续韵律: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的一种韵律。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则

11、的逐渐增减所产生的韵律。 交错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纵横穿插或交错而产生的韵律。 起伏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而产生的韵律,动感强烈。,5对比和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在画面的各要素间强调异性和共性,以达到变化和统一的形式法则。对比是取得变化的手段,通过强调差异性,突出个性,以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通过强调共性,加强要素间的联系,使对象获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对比与调和是线、形、体、色、质、方向、虚实、繁简对比与调和。其种类主要有以下4类: (1)各种线、面、体的对比与调和。 (2)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及其综合对比与调和。 (3)不同质地对比与调和。 (4)不

12、同方向的对比与调和。即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线、形、体、色、质等的对比与调和。,6多样统一 美的规律也可以是以上各种规律的统一。例如苏州园林、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多样与统一代表。,3.2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平面构成的具体形式,主要针对平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设计和研究。,3.2.1平面构图的分类,平面构图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不对称的对称构图。 1对称构 在对称构图中,视觉形象的各组成部分是对称安排的:所有各部分可以沿中轴线划分为完全相等的两部分,如图3-1所示。 可以认为对称构图是一种匀称状态,这种构图使得由于不同视觉形象的对比而产生相互对抗的力处于视觉上的

13、平衡状态。可以把握并运用这种平衡特性,来获得一种预期的知觉效果,并传达给受众。对称构图总是表现出静止、稳定、典雅、严峻、冷漠,有时也会显得刻板或是千篇一律。,图3-1 对称图,2不对称构图 在不对称构图中,版面的所有组成部分或者是其中的大多数的排列,不能由一条中轴线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3-2所示。 不对称构图所具有的视觉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几乎与对称构图完全相反。不对称构图显得活泼和具有动感,视觉感受强烈而骚动,能使人感到兴奋、激动或是狂热。这种动态表现的特征,能使人感到变化、发展或活力。正因为如此,不对称也是一种适应很强、极富变化的构图方式。大多数的对比构图是不对称构图。,图3-

14、2 不对称图,3不对称的对称构图 不对称的对称构图既不是严格的对称,也不是绝对的不对称。不对称的对称是在同一构图中结合了对称与不对称两者的特性。当一个构图的一部分符合对称特性,而其余部分却符合不对称特性时,就产生了不对称的对称构图,如图3-3所示。因此,不对称的对称可以看成是一种构图排列,这种排列中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组成部分),是能够由一条中轴线来进行等同划分或定位的。在实际的构图设计中用得最多且最富变化的,算是不对称的对称这种构图形式。它还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和有意识的不对称对称。,图3-3 不对称的对称构图,(1)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 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15、不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因而原来构想的对称图形制作成了不对称图形。很多时候,作者本想造成对称构图,但由于缺乏机械辅助手段或是测量工具,“随手”画来,因而造成了无意识的不对称。这种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在儿童的作品中和原始时期艺术家的视觉表达中,是屡见不鲜的。 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似乎同时取得了好几种效果。在这种构图中,诸如平衡、形准性或稳定性之类对称所具有的特性,可以用来使人产生力量、强度、永恒性等感受。同时,不对称又能导致充分的视觉变化,从而使形象能激起人们的热忱、自发性等多方面的反应。,(2)有意识的不对称对称 设计人员有意识地改变对称构图,就形成了有意识的不对称。它能根据设计人员的愿望突出某些

16、构图上的特征。它既能突出对称特性,也可以突出不对称特性。用这种构图方法,可以均等地使用对称与不对称,也可以强调某一种,使其比另一种更占优势。总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变化两者间的强弱。例如,一定程度的对称性,加上一点不对称的动态特征,就能够创造一种力量感。当然,动态的不对称性无须大肆渲染,只要能增强对称图形的力度,并能避免对称构图的呆板就行了。,3.2.2平面构图的法则,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称之为平面构图的法则。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