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307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通信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作庭 李来胜 多媒体通信第5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5.1 通信网技术,5.1.1 IP网络技术 5.1.2 ATM技术 5.1.3 IP与ATM的融合,5.1.1 IP网络技术,1TCP/IP参考模型 2网际协议 3传输控制协议 4用户数据报协议,1TCP/IP参考模型,(a)OSI参考模型 (b)TCP/IP参考模型,图5-1 OSI与TCP/IP参考模型,(1)网络接口层 (2)网际层 (3)运输层 (4)应用层,1TCP/IP参考模型,2网际协议,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两个最主要协议之一。,2网际协议,(1)IPv4协议 (2)IPv6协议,2网际协议,(1)IPv4协议,图5-2 IP数据报的格式,2

2、网际协议,(1)IPv4协议,图5-3 分类的IP地址,2网际协议,(2)IPv6协议,图5-4 IPv6数据报的一般形式,3传输控制协议,TCP/IP运输层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都是因特网的正式标准。,3传输控制协议,(1)TCP的主要特点 (2)TCP的连接 (3)可靠传输,4用户数据报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几乎直接建立在IP之上 UDP与IP一样,提供无连接数据报传输 UDP是面向报文的 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得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 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5.1.2 ATM技术,异步传送模式是一种高速

3、分组传送模式,被国际电联推荐作为未来宽带网络的信息传送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5.1.2 ATM技术,1基本原理 2ATM协议参考模型 3ATM交换,1基本原理,需要传送的信息被分解成长度固定的ATM信元 信元产生信息的过程是随机的,2ATM协议参考模型,图5-6 ATM协议参考模型,2ATM协议参考模型,表5-2 AAL支持的业务类型,3ATM交换,ATM交换机包括: 输入处理 输出处理 ATM交换结构 ATM管理控制单元,5.1.3 IP与ATM的融合,1融合方式 2多协议标签交换,1融合方式,重叠模型 集成模型,2多协议标签交换,多协议标签交

4、换(MPLS)将路由控制和分组转发分离 MPLS组网的基本原理是在网络边缘对IP分组进行分类并打上标签,2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特点: 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 支持流量工程平衡网络负载 有效地支持虚拟专用网,第5章 多媒体通信,5.2 接入网,5.2.1 接入网概述 5.2.2 宽带接入技术,5.2.1 接入网概述,1接入网的功能与组成2接入网的特征 3接入网结构及特点,1接入网的功能与组成,电信网按网络功能分: 传输网 交换网 接入网,1接入网的功能与组成,接入网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传送到用户,具体而言,接入网即为本地交换机端口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网络,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交叉连

5、接设备或用户/网络终端设备。其物理跨度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2接入网的特征,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电话通信系统 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 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3接入网结构及特点,总线形结构 环形结构 星形结构 树形结构,5.2.2 宽带接入技术,1xDSL技术 2HFC网 3无源光网络接入 4无线宽带接入,1xDSL技术,xDSL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1xDSL技术,xDSL的技术指标,2HFC网,HFC网,是光纤同轴混合(Hybrid Fiber Coax)网的缩写。,2HFC

6、网,HFC网的特点: HFC网的主干线路采用光纤 HFC网采用节点体系结构 HFC网具有比CATV网更宽的频谱,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每个家庭要安装一个用户接口盒,3无源光网络,无源光网络是指在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DN)中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实现点对多点的宽带接入。,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3无源光网络,图5-8 PON接入示意图,3无源光网络,图5-8 APON分层结构图,3无源光网络,图5- EPON分层结构图,3无源光网络,图5-10 GPON分层结构图,3无源光网络,WDM-PON的3种方案: 每个ONU分配一对

7、波长,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传输,从而提供了OLT到各ONU固定的虚拟点对点双向连接 ONU采用可调谐激光器,根据需要为ONU动态分配波长,多个ONU能够共享波长,网络具有可重构性 采用无色ONU,即ONU与波长无关方案,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技术 WiMax是一种无线城域网(MAN)接入技术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是一种广域网技术,4无线宽带接入,第5章 多媒体通信,5.3 公众服务网络,5.3.1 因特网 5.3.2 公用电话交换网 5.3.3 有线电视网,5.3.1 因特网,1因特网的历史与现状2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 3关键技术及应用 4标准化工作 5发展趋势,1因特网的历

8、史与现状,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今天的因特网已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2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我国的公用计算机网络:,2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1)万维网 (2)电子邮件 (3)Usenet (4)文件

9、传输协议 (5)远程登录,3关键技术及应用,4标准化工作,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制定因特网标准:,(1)开发下一代网络结构 (2)使用更加先进的网络服务技术 和开发许多带有革命性的应用 (3)使用超高速全光网络 (4)对整个因特网的管理和保证信 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面进行 较大的改进,5发展趋势,5.3.2 公用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是一种主要提供电话业

10、务的公用网络。,5.3.2 公用电话交换网,1PSTN的发展 2程控电话交换机 3信令 4智能网,1PSTN的发展,PSTN主要由终端设备、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3大部分组成 PSTN是一个星形网络,2程控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就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分为运行软件系统、支援软件系统和数据库3部分,3信令,信令是电话网上用户终端与交换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与交换系统之间进行“对话”的语言。,4智能网,智能网是1992年由CCITT标准化的概念,是用于产生和提供新业务的体系。,5.3.3 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Cable Television,CATV)指的是利用同轴电缆或光缆来传送广播电视信号的网络,以一点对多点的方式传送业务。,5.3.3 有线电视网,1发展历史 2数字电视 3发展趋势,1发展历史,CATV是由共享天线的收视系统演变而来。当初设立CATV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信号接收不良地区的电视收视效果而设立的。,2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就是电视节目的录制、播放、传输、接收的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数字技术。,2数字电视,(1)数字电视的优势 (2)技术基础,3发展趋势,三网融合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大趋势,表现为在技术上趋于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连互通,业务层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