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214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黄卫平 等 著 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一)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BOP) 狭义国际收支: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广义国际收支: 在特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几点说明:,今天各经济体多使用广义概念,这是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强调居民概念。 经济交易大多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金融资产与商品贸易、无偿的金融、商品服务的转移,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

2、济交易分为五类, 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 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 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 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 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居民和非居民,只有居民(resident)和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 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居民则是一个经济概念。 IMF作了如下规定:自然人居民,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3、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二)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BOP Account),基本编制方法:复式记账法 权责发生制,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0年IMF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地位, 作为IMF的成员,我国需要按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定期向它报告国际收支状况。 1985年我国首次公布了19821984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 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 甚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

4、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须保 密,不宜公开),平衡表实际上就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净 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基于会计上的需要,一般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 上述统计偏差,即“净错误和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科目。 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 贷方;反之,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一 项则放在借方。,补充信息构成国外当局储备的负债(如欠国外的债务和其他证券、存款)、特殊融资交易(如国际赠款、债务减免、债务重新安排、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央行借款)、其他交易(如证券投资收入、其他投资)、服务的子项目 (如因私旅游、其他商业、专业

5、和技术服务) 国际头寸资产、负债 资产:在国外的直接投资(股本资本和再投资收益、其他资本等)、其他资本(股本证券、债务证券等)、储备资产(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SDR、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外汇等) 负债:经济体的直接投资(股本资本和再投资收益、其他资本等) 、其他股本 (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负债等),非国际收支表标准组成,国际收支指标解释,1、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及经常性转移。 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 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其中,出口和进口金额均按离岸价格统计。 服务:包括运输、

6、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收益和支出,直接投资的收益再投资也包括在此项目内)。 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工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官方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其他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国际收支指标解释(续),2、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资本项目: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 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

7、它投资。 直接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 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进行的投资。 证券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 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其它投资:包括外国提供给我国和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它资产。 储备资产增减额:反映我国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贷等方面在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差额。储备资产增加用负号表示。,1999年我国国际收支账户,二、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

8、间的关系,(一)国际收支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净余额+储备资产交易 (二)国际收支的盈余与赤字 进出口余额 金融账户流动余额,三、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 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决定一国货币与汇率的变化方向 决定一国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 反映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 影响一国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的失衡,类型 临时性失衡 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型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型国际收支失衡 投资环境性国际收支失衡,二、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理论,弹性调节法 研究本币贬值对进出口产品相对价

9、格的影响,通过本币贬值刺激出口、限制进口从而来调节中、短期国际收支失衡。 吸收调节法 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从宏观关系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问题。 货币调节法 从长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仅照顾到经常项目,而且也考虑到资本与金融项目。通过调整国内货币供给调控国内需求,进而调整国际收支变动。即:国内货币供给是国际储备与国内信贷额之和,于是便有国际储备的变动是国内货币供给减去国内信贷额的结果。,(一)弹性调节法,1、分析的假设条件 该经济体国民收入不变 出口与进口的供给弹性无限 分析的变量仅仅是汇率,其余是常量 弹性法分析不考虑资本流动,本币对外贬值的货币效应忽略不计 汇率

10、变化是有限的,(一)弹性调节法,2、调节国际汇率的机制 贸易逆差本币对外贬值本国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出口量上升(进口量下降)国际收支改善 贸易顺差本币对外升值本国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下降)出口量下降(进口量上升)国际收支改善,(一)弹性调节法,3、发挥作用的条件 (1)贸易对手国对于上述流程这样的结果表示接受 (2)本币的对外贬值速度快于对内贬值 (3)商品及出口的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程度要大(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弹性调节法,4、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 DX、DMSX、SM,贸易条件在贬值时好转 DX、DM=SX、SM, 贸易条件不变 DX、DMSX、SM,贸易条件

11、恶化,(一)弹性调节法,5、缺陷 (1)局部分析 (2)商品种类很多、难测算 (3)现实假设前提排除货币影响不实际,(二)吸收调节法,、理论模型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 Y = C + I + G + (X-M) X-M = Y- (C+I+G) X-M即国际收支状况,令其为B; C+I+G为总吸收,令其为A, 则有 B = Y - A 当YA时:B为正值,国际收支顺差; 当YA时:B为负值,国际收支逆差; 当Y=A时:B为零,国际收支平衡。,(二)吸收调节法,、经济含义 以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来讨论国际收支的变化。当国民收大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将处于顺差状况;当国民收入小于总支

12、出时,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况;当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况。通过改变收入和吸收来调整失衡的国际收支,同时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以达到内部与外部的共同平衡,经济的均衡发展。,(三)吸收调节法,、基本评价 吸收法的基础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它将国际收支的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克服了局部均衡分析固有的局限性。 调整国民收入Y,是改善国际收支较好的办法,但这隐含着资源的重新配置或进一步提高总体生产能力。 国民收入本身受资源总量和资源重新配置难度的限制,若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就业,短期内收入没有办法提高。 减少A或提高收入Y,在经济实践中都有时滞效应的问题。 吸收法侧重了商品市场

13、的均衡,完全忽视了货币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如果货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在逆差时调整较为困难。,(三)货币调节法,、假设条件 该经济体处于长期的资源充分就业状态,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函数。 在国际市场中存在着同一价格律,即经济体的价格与利率接近于世界市场的价格与利率。 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物生产。,(二)货币调节法,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以及货币市场均衡的角度来讨论国际收支失衡与恢复均衡的条件。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体的货币供给会恒等于货币需求,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当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与名义货币需求不相等时,便会出现国际收支的失衡。 如果经济中的名义倾向供给超过名义货币需求,会出现国际收支的逆差。反

14、之,如果经济中的名义货币供给小于名义货币需求,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如果国内信贷规模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则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简单模型,(三)货币调节法,、政策意义与评价 货币法相信国际收支的自动恢复机制。 货币法提醒人们注重一个经济体内部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法主张采用灵活的汇率措施。 从理论的角度看,货币法将国际收支调整从过去的注重经常项目转移到整个国际收支,这具有很好的意义。,三、现实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调节措施,外汇管制 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政策措施 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汇、进口许可、进口审批、卫生检疫制度、进口垄断、国内歧视性采购、征收歧视性国内税收等 进出口的严格审批制 国家对进口实行逐笔审批,对于不同意进口的项目一律禁止进口,这对于恢复国际收支失衡具有特殊的效果,而且见效较快,但随意性较大。 实行贸易超保护主义 倾销、补贴 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从资本账户的角度来平衡国际收支。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而且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也具有好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