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062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实务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顾全根 刘洪海 项目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三 综合费用的核算,任务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任务描述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指按照辅助生产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对耗用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的过程。本任务要求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各帐户的设置,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程序,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知识准备 一、辅助生产认知 1辅助生产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有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劳务供应有运输、修理、供水、供电、供热等。 2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

2、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称为辅助生产费用。,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账户借方。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若辅助生产车间的规模较大、提供劳务或产品品种较多、制造费用在辅助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可分别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专门归集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并于月末时将归集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借方的费用由账户贷方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账户借方,其一般格式见表3-1。,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程序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生产成本辅

3、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账户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1)直接分配法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某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某受益对象分配额,2)交互分配法 第一步,交互分配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率 某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第二步,对外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 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归集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归集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量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总量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耗用量

4、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该受益对象耗用量或劳务量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3)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分配率)和各受益对象(包括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耗用量进行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在计划成本分配前归集的费用加上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时转入的费用)与各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追加分配或将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的方法。其特点是:费用的分配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计划分配;第二步:差额的追加分配或直接计入管理费用。,4)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5、是指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的多少(按价值量计算)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受益多的排在后,然后按顺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前序辅助生产车间将费用分配给后序辅助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而不承担后序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后序辅助生产车间将前序辅助生产车间分配来的费用加上本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再分配给下一顺序的辅助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对象,直至分到最后一个辅助生产车间为止。,5)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率设为未知数,根据辅助生产车间交互提供劳务的关系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再按各受益对象(包括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在内)的受益量分配辅助生产

6、费用的方法。其特点是:费用分配率需要通过解方程组计算,并且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需要交互分配费用。,任务二、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任务描述 本任务首先把制造费用分成三类,为了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还应按不同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重点讲述常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知识准备 一、制造费用的含义与分类 1. 制造费用的含义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内部各分厂或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2. 制造费用的分类 间接

7、材料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 其他制造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是指车间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1、生产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指以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实际(或定额)生产工时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是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以各

8、种产品耗用的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根据企业在正常经营条件下计算的各车间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任务三、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任务描述 本任务首先要求对废品损失进行确认,掌握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方式。 知识准备 一、 废品损失的的确认 废品损失是指由于生产原因产生废品而造成的损失。,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按实际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这种方法是在废

9、品报废时将废品和合格品实际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并将其从“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2)按定额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这种方法是按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和事先确定的工时定额和各种费用定额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修复费用并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净额。因此,对于可修复废品在返修前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仍保留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不必转出。对于返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修复费用,应根据

10、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分配表,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账户。如有回收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应分别根据残料交库凭证及有关结算凭证,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最后将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减去残值和赔偿后的净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任务四 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任务描述 本任务要求理解停工损失的确认,掌握单独核算企业的停工损失,“停工损失”总账的设置,并按车间分别产品品种设置账页,分别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停工损失的明细核算。,知识准备 一、 停工损失的确认 在

11、实际工作中,由于电力中断、原材料供应不足、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修理、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计划减产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停工,发生停工损失。停工损失一般应计入产品成本,但不是所有的停工损失都要计入产品成本。对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企业发生停工时,归集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借:停工损失车间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2.企业应收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停工损失车间产品 3.结转停工的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停工损失车间产品 如果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停工,其停工损失结转为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停工损失车间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