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936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资格考试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复习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1.女婴,胎龄36周出生。其母担心小儿营养缺乏,向护士咨询有效喂养方法。护士告知早产儿喂养方法是A.首选母乳喂养B.争取20分钟内开奶C.采用鼻饲喂养D.选静脉高营养液E.喂乳量应恒定【答案】:A【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喂养方式考点,需掌握。由于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最好用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2.早产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500g。查房时护士长提出早产儿的首要护理措施是A.维持有效呼吸B.合理喂养C.预防感

2、染D.密切观察病情E.保暖【答案】:E【解析】:考察早产儿的护理重点。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低体温,在护理中尤其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如置于暖箱中、头戴绒布帽等,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3.某胎龄36周出生的早产儿,体温不升,护士将其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的调节主要是根据早产儿的A.体温和呼吸B.体重和心率C.日龄和血压D.呼吸和心率E.日龄和体重【答案】:E【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保暖措施的依据,需掌握。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及特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如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使用婴儿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保暖,箱温的设定与早产儿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应越高。4.早产儿的定

3、义是胎龄未满A.28周B.37周C.38周D.40周E.42周【答案】:B【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早产儿概念的考点,需掌握。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5.关于足月新生儿的外观特点中错误的是A.胎毛少,四肢屈曲B.皮肤红润,肌肉有一定张力C.乳晕不清,足底纹少D.指甲达到或超过指尖E.乳房扪到结节【答案】:C【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足月儿的外观特点,需掌握。正常新生儿外观除A、B、D、E的描述外,乳晕清晰,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哭声响亮,男婴睾丸降至阴囊,女婴大阴唇可覆盖小阴唇,故答案C为错误选项。6.某新生儿,其母哺乳时发现该小儿皮肤、巩膜发黄。经向家庭访视护士咨

4、询,了解此为正常现象。生理性黄疸开始出现的时间是A.23天B.57天C.810天D.1114天E.2周以上【答案】:A【解析】:考察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此为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的标志之一。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胆红素代谢掉,因此,在出生后4872小时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7.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AC.IgED.IgGE.IgD【答案】:D【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免疫系统的特点。应记住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使新生儿不易感染如麻疹等传染病,而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易致新生

5、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8.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胎便的时间是A.24hB.12hC.10hD.8hE.6h【答案】:B【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关于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的考点,需掌握。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墨绿色胎便,34天排完后颜色转为黄绿。如24小时未排胎便要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9.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占体重A.40%50%B.30%40%C.20%30%D.10%20%E.5%10%【答案】:D【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特点。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10.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内尿液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其主要原因为A.肾小球滤过率低B.肾功能受损C

6、.尿酸盐结晶D.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答案】:C【解析】:考察正常新生儿泌尿系统特点。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内尿色深、稍浑,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此为尿酸盐结晶,不需处理。11.正常新生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是A.消化面积相对较大,不利于营养的吸收B.胰液淀粉酶活力较高C.胎粪呈黑色,一般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泄D.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较高E.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幽门括约肌差【答案】:E【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关于正常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的考点,需掌握。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

7、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症状。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墨绿色胎粪,34天排完,粪便转为黄绿色。12.新生儿,女,足月顺产。出生后第3天家人为其更换衣服时发现乳腺肿大。即询问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立即汇报医生,及时诊疗B.将内容物挤出,以免病情恶化C.按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D.无需处理,并告知家长正确认识E.对患儿乳房进行消毒【答案】:D【解析】:考察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的认识与护理。乳腺肿大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生理性乳腺肿大一般发生在出生后35天,乳腺可触到蚕豆到鸽蛋大小的肿块,此因母体的黄体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体内

8、所致,多于23周消退,不需任何处理。13.新生儿,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5kg,4天时再测体重为3.1kg,家人询问医生得知此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不符合生理性体重下降特点的是A.常发生于生后1周内B.生后头几天母乳摄入不足C.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D.水分丢失及胎粪排出较多E.常在生后14天内体重恢复【答案】:E【解析】:考察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的分析判断。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之一,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而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14.新生儿,足月顺产,生后母婴同室。母亲感觉小儿呼吸较快,即向医生反映。经观察呼吸频率和节

9、律均正常。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为A.2530次/分B.3035次/分C.3540次/分D.4045次/分E.4550次/分【答案】:D【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是需掌握的生命体征数值之一。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次数在4050次/分。15.胎龄35周出生的男婴,体重2500g。为预防早产儿出血症,医嘱常规使用的药物是A.维生素DB.铁剂C.维生素KD.维生素CE.止血敏【答案】:C【解析】:考察早产儿预防出血的方法。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连用3天,预防出血症。16.女婴,胎龄35周出生,体重2400g。护士制定护理计划

10、按早产儿护理常规予以护理。早产儿护理中不妥的一项是A.预防窒息B.尽早输液输血C.预防感染D.合理营养E.注意保暖【答案】:B【解析】:考察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中常规措施包括预防窒息和感染,注意保暖,合理喂养,维持有效的呼吸等。但早产儿如无其它并发症不需要输液和输血。17.某胎龄35周出生早产儿,生后有口周发绀,时有呼吸暂停,给予氧气吸入。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A.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B.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C.肺泡数量相对少D.肋间肌不发达E.横膈位置高【答案】:B【解析】:考察对早产儿呼吸观察的依据。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功能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易发生呼吸暂停,护理中应注意维持有效

11、呼吸。18.早产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500g。有口周发绀等缺氧症状和呼吸暂停,给予氧气吸入。如早产儿高浓度、长时间吸氧易引发病变的部位是A.睫状体B.玻璃体C.视网膜D.脉络膜E.角膜【答案】:C【解析】: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9.患儿,男性,日龄2天。上腭中线和齿龈部有黄白色斑点,称为“马牙”,护理的方法是A.挑破B.用软布擦净C.抗炎治疗D.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E.用制霉菌素甘油【答案】:D【解析】: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马牙”

12、,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又称“上皮珠”,数周后可自然消失,不需处理。20.患儿,胎龄38周,出生体重2 900g,身长50cm,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此婴儿最可能是A.小于胎龄儿B.过期产儿C.早产儿D.足月儿E.足月小样儿【答案】:D【解析】:考察足月新生儿的概念。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为足月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为正常出生体重儿。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均为足月儿表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1.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不规则,心率减慢。诊为轻度窒息,立即进行抢救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的表现是A.发绀窒息B.苍白窒息C.Apgar评分

13、3分D.心率80次/分E.喉反射消失【答案】:A【解析】:此为记忆性题目,考察轻度窒息的临床特征,需掌握。轻度(青紫)窒息Apgar评分47分。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则且有力,心率减慢(80120次/分);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屈。2.新生儿,生后1天。表现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是A.头颅CTB.临床表现C.脑电图D.血清CPK-BBE.Apgar评分【答案】:B【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方法。该病以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为主要表现,临床依病情不

14、同分为轻、中、重度。3.新生儿,自出生后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今晨突发惊厥,医生用药物加以控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控制惊厥时应用苯巴比妥的负荷量为A.10mg/kgB.20mg/kgC.30mg/kgD.15mg/kgE.25mg/kg【答案】:B【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治疗的用药剂量。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于1530分钟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10mg/kg。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4.足月儿,有窒息史,出生后第2天嗜睡,面色微绀,呼吸频率32次/分,心率95次/分,前囟紧张,心音低钝,四

15、肢肌张力差,拥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吸入综合征B.湿肺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D.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E.低血糖【答案】:D【解析】:考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根据该患儿嗜睡,面色微绀,前囟紧张,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差,拥抱反射消失等表现,基本符合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5.新生儿,出生后皮肤苍白,无呼吸,心律不规则,心率慢且弱。诊为重度窒息,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抢救新生儿窒息中,不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保暖B.头低脚高位C.吸痰D.吸氧E.严密观察【答案】:B【解析】:考察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措施。胎儿出生后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仰卧在3032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中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耗氧最低,有利于患儿复苏。确认呼吸道通畅后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应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无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