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812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邢以群 (7)(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作者:邢以群,责任编辑:朱玲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IDPN:308-2010-27 课件章数:15,第十三章 激励原理,组织的生命力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热忱如何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章将进行以下工作: 说明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 介绍主要的激励理论 探讨有效激励的方法,第一节 行为、动机与激励,人性、动机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不同的管理者在对待下属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一、关于人性的学说,1.理性的还是感情型的 理性模式认为,人是非常有理智的实体,人的行为依据于他们的理性思考 感情型模式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感情支配的,而且其中的许

2、多感情是不可控制的,是无意识的反应。,你对于人性有何认识?,2. 行为主义的还是人本主义的,行为主义认为人只能根据其行为来描述而其行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 人本主义则认为人是复杂的动物人能通过自觉的思维来克服非理性的冲动,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命运。,3. 追求个人利益还是追求自我实现,根据经济人的观点,人的行为受自我利益的支配。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在努力估算着他所采取的行动所能换来的最大收益努力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观点则认为,每一个人都渴望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人们要求提高其能力并且力求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4. X 理论和Y 理论,依照麦克雷戈的意思,关于

3、人的本性的传统假设都包括在如下的X理论之内: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他们厌恶工作并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普通人都没有什么抱负他们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他们也不喜欢负什么责任,而宁愿让别人领导。,4. X 理论和Y 理论,Y理论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阿吉雷斯的成熟一不成熟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像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使人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人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达到目标。 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需要的行动之间并不矛盾,对目标执着追求而取得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人是有责任心的在适当的条

4、件下人们不但愿意接受和承担一定的 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抱负和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 人们在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时有着较高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二、动机理论,动机是鼓励和引导一个人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的内在力量 了解动机对于管理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 动机的来源 动机的形成 动机的功能,三、激励机制,管理者可以通过外在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动机从而使其产生组织所希望的行为,激励机制示意图,三、激励机制,作为管理者你认为可以通过图中的哪些因素来影响下属的行为?,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众多的激励

5、理论可以相应地分成兰大类: 内容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从研究需求入手着重探讨什么东西能够使一个人采取某种行为,即着重于研究激励的起点和基础,包括需求层次理论、“ ERG “理论、成就激励论、双因素理论等。,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的需求归结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发展模式,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人的需要是分等分层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基础 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也就失去了对

6、行为的唤起作用,二、阿德弗的“ERG“理论,与马斯洛的理论相应的是阿德弗( c . Alderfer)提出的“ERG”理论。 阿德弗根据其对工人进行的大量调研,认为人的需要可归结为兰种,即生存需要(E) 、相互关系需要(R)、成长发展需要(G) 。 其主要观点如下所述。 人的需要可归结为三种: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 三种需要并不都是生来就有的有的是通过后天培养产生的 三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多样化关系,三、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 Davi d . Meclelland )经过对成就动机的几十年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成就激励理论。其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7、所述。 除了生理需要外,其他需要是友谊需要、权力需要与成就需要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培养人们高成就需要的方法,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0世纪50 年代末,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 Herzberg)对9 个企业中的203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1 844人次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赫茨伯格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双因素理论”。 其主要观点如下所述。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 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则主要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着重研究行为是如何产

8、生、发展、改变和结束的过程。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V . H . Vroom )在其1 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 期望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人;一个人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与这种行为能够带来什么、结果对他来说是否重要有关,人就是根据他对某种行为结果实现的可能性和相应奖酬的重要性的估计来决定其是否采取某种行为的。 公式表示即为: 激励力量(M) =效价( V ) x期望值( E ) 激励力量,即动机的强度 效价,是指某人对目标价值的估计。 期望值,指某人对实现某一目标的可能性的主观估计,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一个

9、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动机强度是由其对完成该项工作的可能性、获取相应的外在报酬的可能性(期望值)的估计和对这种报酬的需求程度(效价)来决定的,期望一效价模型,二、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 Stacy Adams) 在其1965 年发表的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一书中提出的。 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二、公平理论,员工评价自己是否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在一般情况下是以同事、同行、亲友、邻居或自己以前的情况等作为参考依据的。,亚当斯公平理论示意图,二、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指出,管理者必须对员工的贡献(投入)给予恰

10、如其分的承认,否则员工就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当员工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时,为了消除由此而产生的紧张不安他们往往会采取下列种种办法: 采取一定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情况 采取一定行动改变别人的收支情况 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自我安慰 在无法改变不公平现象时可能采取发牢骚、制造人际矛盾、放弃工作等行为。,现实生活中造成不公平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强化理论,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学习能力,通过改变其所处环境,可保持和加强积极行为,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O哈佛的斯金纳(B. F. Skinner) 据此提出了强化理论, 并提出了以下几种行为改造策略: 正强化 负强化 不强化 惩罚

11、 综合策略,三、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影响和引导员工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表扬和奖励可以使动机得到加强,行为得到鼓励;通过批评、惩罚等可以否定某种行为,使不好的行为越来越少 在运用强化理论进行表扬、批评时应注意: 以正强化为主 及时准确 方式因人而宜,第四节 激励的基本方法,激励的基本的方法是: 工作激励:指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成果奖励:指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奖惩以保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培养教育: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能力,一、合理设计、分配工作,根据激励理论,一个人的投

12、入产出率取决于其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与其所拥有的能力、动机相适应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分配工作,能极大地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业绩 在设计和分配工作时,做到分配给员工的工作与其能力相适应,所设计的工作内容符合员工的兴趣,所提出的工作目标富有挑战性。,二、针对员工的需求给予合理的报酬,管理者要引导员工的行为,使得它向着有利于组织目标的方向行动就必须把奖励的内容与员工的需求相结合,奖励的多少与工作业绩的高低相挂钩。 奖品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奖励的多少应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如果不按工作业绩来进行奖惩,会产生什么问题?,三、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员工自我激励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

13、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从增强其自我激励的能力是管理者激励和引导下属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与能力培训。 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教育培训工作在一个组织中应该由谁负责具体实施?,复习题,1. 对于人是怎么样的人,有哪几种典型的看法? 2. 需求、动机、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动机理论, 怎样才能使人产生某 种特定的行为? 3. 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 内容型激励理论与过程型激励理论有何不同? 5. 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 为什么“ 干多干少一个样“会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7. 根据强化理论, 怎样才能控制人的行为? 8. 常用的激励手段有哪些? 各自有什么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