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6782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某化工企业,在设备改造过程中,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53人急性工业中毒,直接经济损失68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的等级是( C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42.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 B )工作日。A.15000 B.30000 C.50000 D.450002.经统计,某机械厂十年中发生了1649起可记录意外事件,根据海因里希法则,该厂发生的1649起可记录意外事件中

2、轻伤人数可能是( C )。A.50人 B.130人 C.145人 D.170人31.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故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判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数是( B )起。A.20 B.580 C.1060 D.600080.某企业2011年发生了17起轻伤事故轻伤17人,根据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该企业在2011年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数量为( C )起。A.17 B.120 C.176 D.2463.某工厂在提高职工安全管理素质的培训过程中,提出“我厂危险源比较多,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所以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3、的观点,该观点符合事故致因理论的( C )。A.海因里希英国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系统安全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4.某禽业公司厂房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液氨储存设备和液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事故调查表明,导致该起事故的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工人安全意识差、随意堆放可燃物、车间作业环境不良。该公司采取了以下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符合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的措施是( D )。A.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持作业环境良好 B.改善车间作业环境,疏通安全出口 C.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D.增强短路保护装置,提高液氨系统的可

4、靠性5.某中央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安监总办(2015)27号)要求,进一步健全“五落实,五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采取的以下做法中,符合“五落实”要求的是( B )。A.董事长、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夫全部领导责任 B.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本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 C.定期向董事会和国家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D.定期向业务考核部门和所在省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6.某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到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核中,发现该企业上报的材料中缺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

5、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的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 )。A.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 B.受理,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 C.不予受理,暂扣所报文件 D.不予受理,要求企业负责人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说明7.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整体工作而言,下列要素中,属于检查阶段的工作是( C )。A.隐患排查 B.预测预警 C.绩效评定 D.持续改进8.某公司为了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

6、T9006-2012)。该公司下列作业活动中,需要作业许可证的是( B )。A.装卸作业 B.高处作业 C.运输作业 D.冲压作业9.某住宅小区委托甲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甲物业公司委托乙市政公司对小区内的污水井、化粪池、隔油池等进行定期清理。依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乙市政公司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C )。A.人员下井前到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作业许可证 B.要求员工佩戴过滤市呼吸器下井 C.在人员下井前,对井下含氧量及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D.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应急装备10.某工业园区自2008年7月8日开始规划建设,于201

7、0年5月6日建设完成。2014年1月请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一家安全评价机构对工业园区进行了一次安全评价工作。下列关于这次安全评价内容说法中,正确的有( C )。A.辨识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B.针对工业园区安全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行评价 C.针对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 D.给出工业园区建成后能否安全运行的明确结论11.甲企业委托乙安全评价机构对该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乙安全评价机构完成评价报告后。提交报告评审的内容摘要有:对甲企业是否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进行了验证;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事故后果模拟预测

8、;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上述评审内容摘要中,属于此次安全评价主要内容的是( B )。A. B. C. D.12.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某化纤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厂区内醒目位置设置有以下标志牌:历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情况牌;工作岗位安全操作牌;岗位风险告知牌;重大危险源处设置的标志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场所设置的治理标志牌;历年“安康杯”等安全生产工作竞赛获奖情况牌;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和整改结果牌。这些标志牌中属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内容的是( C )。A. B.

9、 C. D.13.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C )。A.清晰界定职工岗位安全责任 B.坚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C.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D.评估自我安全绩效,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14.为创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应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剖析企业安全文化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长远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安全文化评价指标的基础特征内容包括( B )等。A.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技术特征、安全承诺B.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文化环境C.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安全管理D.企业

10、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安全环境15.安全生产法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做出了规定。下列企业的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D )。A.某石材加工企业有160名员工,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某肉禽加工企业有98名员工,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C.某商场有115名员工,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D.某运输企业有67名员工,配备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6.某企业使用氯气作为循环冷却水的杀菌剂。为防止氯气遗漏事故,该企业改进了生产工艺,采用对人无害的物质作为杀菌剂。该企业采用的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属于( A )。A.消除危险源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隔离 D.故障-安

11、全设计17.某化工企业为改变生产条件,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计划投入资金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为保障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遵循的优先原则是( A )。A.考虑安全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B.考虑安全技术可行性与企业安全理念 C.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设备和设施 D.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8.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危行业企业的有关岗位人员要考核合格。下列矿山企业人员中,按照国家规定应持证上岗的是( B )。A.采矿长 B.特种作业人员 C.班组长 D.地测总工19.企业为了保证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需要做好

12、安全检查的准备工作。下列做法中,不属于企业安全检查准备工作的是( D )。A.某化工企业组织检查前准备了有毒气体检测仪等工具B.某施工企业组织检查前对相关检查人员进行培训C.某机械加工企业参考同行业厂家编制的检查提纲D.某发电企业针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约谈了相关人员20.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生产经营单位每季度应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有关隐患的内容。下列内容中,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是( D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B.隐患的治理方案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隐患管理的缺陷2

13、1.某水泥熟料生产线,在煤粉制备、水泥配料、生料粉磨工段存在矽尘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窑头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危害,在回转窑处存在高温、辐射热,设备运转中存在噪声危害。安全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矽尘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B.高温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C.噪声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一氧化碳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22.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给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下列职业病中,不属于法定尘肺病的是( D )。A.矽肺 B.石墨尘肺 C.电焊工尘肺 D.石棉所致肺癌23.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下列危险和有害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C )。A.激光辐射 B.机械性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