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675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志坚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第一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的科学方法。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兰德公司的配合下,提出运用图解理论的方法来制订计划。这种计划明确地表示出各工序及各工序所需时间,并且表示出各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给这种方法定名为“关键线路法”(CPM)。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在研制“北极星”导弹的过程中,也研究出一种以数理统计学为基础、以网络分析为主要内容、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的新型计划管理方法,即“计划评审技术”(PERT)。这两种方法基本原理相同,即编制计划都是用网

2、络图表示,所以被称为网络计划。 1965年,我国华罗庚教授开始推广和应用这些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将其定名为“统筹法”,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一、网络计划技术的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用网络计划对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网络计划则是在网络图上加注工作的时间参数等而编成的进度计划。,图11-1 镗床大修各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图,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示一项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及

3、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在计划的执行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计划目标。,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三、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范围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在设备管理中也经常被应用。对于那些任务规模很大,需要多种不同来源的大量资源(人员、机器设备、运载工具、原材料、资金),协调频繁、时间紧迫的工程任务,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管理,效果最为理想。具体来说,它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船舶制造、新产品研制、设备大修、单件小批生产和一次性的工程项目。,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

4、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 网络图是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图形,是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的基础,是计划任务或工程项目及其组成部分内在逻辑关系的综合反映。 一、网络图的构成 网络图一般由工作、事件和线路三个部分组成。 1.工作,图11-2 工作在网络图 上的表示方法,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事件 事件是指某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在网络图中是指两项工作的衔接点,通常用“”即节点来表示。事件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只表示某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若将两个节点用箭线连接,箭尾的节点称开始节点,用来表示,箭头的节点称完成节点,用来表示。

5、网络图中第一个节点叫做起点节点,它表示网络图的开始;最后一个节点叫做终点节点,它表示网络图的结束;介于两者之间的节点叫做中间节点,它既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又表示后面工作的开始。,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3.线路 线路是指在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和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所经过的通路。在网络图中,线路有很多条,每条线路上各工作持续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所需的时间周期。其中周期最长的线路叫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周期也就是整个计划任务或项目所需的时间,简称工期。关键线路一般用双线标注在网络图上。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往往不止一条,越是科学合

6、理的计划,其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就越多。,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二、网络图的绘制 1.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进入某一节点或从其引出的箭线可能有很多条,但相邻两个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代表一项工作,不能同时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如图11-3a所示。 2)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如图11-3c所示的回路即闭路循环线路,箭线方向应该自左至右,不能逆向。 3)网络图中每一项工作都应有自己独立的编号,应遵守箭尾小于箭头的原则,如图箭尾节点编号大于箭头是错误的,正确的画法如图11-3e所示。 4)箭线必须从一个节点开始到另一个节点结束,其首尾都应该有节点,不允许从一条箭线中引出另一条箭线来,如

7、图11-3f所示,正确的画法如图11-3g所示。 5)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如果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工作同时开始或同时结束时,其所有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都应汇合成一个起点节点或一个终点节点。,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图11-3 网络图绘制规则图示,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绘制步骤 (1)项目(任务)分解 任何一个项目(任务)都是由许多工作组成的,在绘制网络图前,首先将项目(任务)分解成各项工作。 项目(任务)分解一般可按其性质、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等来划分。如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解;按全局与局部分解;按专业或工艺作业内容分解;按工作

8、责任或工作地点进行分解等。如在编制镗床大修计划时,将任务分解为拆卸、清洗、试车等10项工作。 (3)绘制网络图,进行节点编号 根据项目(任务)分解及逻辑关系表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关系,按网络图的规则画出初步网络图,并进行节点编号。,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表11-1 镗床大修项目分解及逻辑关系表,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三、时间参数计算 计算时间参数是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确定整个任务的工期;确定关键路线;计算时差,为网络计划的检查、调整和优化做准备。时间参数包括工作持续时间、节点最早时间、节点最迟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

9、最迟完成时间、时差和工期等。 1.工作持续时间 工作持续时间是指对一项工作规定的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一般用符号Di-j表示节点编号为i和j的工作的持续时间。对于一般网络计划的工作持续时间,其主要计算方法有:参照以往实践经验估算;经过实验推算;查有关标准,按定额进行计算。,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节点时间参数 (1)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该节点后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以ETi表示。 ET1=0(111) (2)节点最迟时间 节点最迟时间是指该节点前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以LTi来表示。 LTn=ETn(113),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3.工作

10、时间参数 (1)最早开始时间 在紧前工作和有关时限约束下,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就称为该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一般以ESi-j表示。,图11-4 工作时间参数的网络图标识示例,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最早完成时间 在紧前工作和有关时限约束下,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就称为该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一般以EFi-j表示,在网络图上的标识示例如图11-4所示。 (116) (3)最迟完成时间 在不影响任务按期完成和有关时限约束的条件下,工作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称为该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一般以LFi-j表示。 LFi-j=LTj(117) (4)最迟开始时间 LSi-j

11、=LFi-j-Di-j(118),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5)总时差 也称为富裕时间或机动时间,是指在不影响工期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一项工作从其最早开始时间到最迟开始时间,或从最早完成时间到最迟完成时间,中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一般用TFi-j表示。 TFi-j=LSi-j-ESi-j(119) (6)自由时差 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和有关时限的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一般用FFi-j表示。 FFi-j=ESj-k-EFi-j(1111) 例11-1 根据表11-1镗床大修项目分解及逻辑关系表绘制网络图并计算时间参数,确

12、定工期,指明关键路线。,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最早开始时间ESi-j可根据式(11-5)算出,并将ESi-j标注在网络图上。 3)节点最迟时间LTi可根据式(11-3)、式(11-4)算出 4)最迟完成时间LFi-j可根据式(11-7)算出,并将LFi-j标注在网络图上。 5)EFi-j可根据式(11-6)计算;LSi-j可根据式(11-8)计算;TFi-j和FFi-j可根据式(11-9)、式(11-10)、式(11-11)计算,并将上述时间参数标注在网络图上。 6)将总时差为零的工作连接起来便是关键线路,即-。 7)计算工期,图11-5 镗床大修网络图及时间参数,第十

13、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表11-2 时间参数计算表,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第三节 网络计划的检查、调整与优化 初步的网络计划编制结束后,需要从项目的工期、资源、成本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调整,重新编制可行网络计划。可行网络计划一般要进行优化,方可编制正式网络计划。 一、网络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网络计划检查的内容有:工期是否符合要求;资源配置是否符合资源供应条件;成本控制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网络计划的优化 网络计划的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缩短工程进度的优化,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任何项目都要求合理地使用劳动时间以缩短总工期,如果长期不能完工

14、,不仅积压大量的资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所支付的劳动和投资也会相应增加。因此,缩短工期能节约资源,应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有限制的条件下,使工期拖延最少。,图11-6 优化后的镗床大修网络图,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2.资源均衡利用优化 编制网路计划时,在考虑工期和工程费用的同时,也要尽量合理地安排人力、设备和材料等有限的资源。资源均衡利用优化即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生产周期,或当一项任务的总工期确定后,要对整个任务的各个工作上的资源合理利用,使投入的资源最少。 1) 在规定日期内,计算出该项任务的每一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并作出日程上的进度安排。 2) 当资源有限

15、制时,应全面统筹规划各项活动,以保证总工期的完工。 3) 必要时适当调整总工期,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4) 优先保证关键线路上各关键工作对资源的需要,充分利用时差,平衡协调各活动所需的资源。,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3.最低成本优化 在网络计划中,时间和成本的均衡分析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实现一个系统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使整个系统以最短的期限和最少的成本来完成计划,即从时间长、成本少和时间短、成本多的两个极端出发,寻求期限较短而成本最少的合理方案。最低成本优化就是寻求总成本支出最少的最佳工期。,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表11-3 工作持续时间及工作相互关系表,表11-4 工作持续时间及工作相互关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