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629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 课件 第3章 人的差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5/24,1,第3章 人的差异,个性差异与管理 人的知觉、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人的行为及其塑造,2019/5/24,2,3.1.1 个性概述 指个体在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稳定性和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集合,个性倾向性包括一个人的志向、兴趣、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心理成分。,2019/5/24,3,3.1.1 个性概述 个性的基本特点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共同性与独特性的统一,2019/5/24,4,3.1.1 个性概述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时期 学生时期 社会时期,2019/5/24,5,3.1.2 气质 正确理解气质 气

2、质的动力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外部特征上,而不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容。 所谓的心理过程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弱、意志等;所谓心理活动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等;所谓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2019/5/24,6,3.1.2 气质 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四种典型气质分类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2019/5/24,7,3.1.2 气质 气质差异的管理 正确理解气质的类型 根据不同气质安排适宜的工作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

3、工作,2019/5/24,8,从看戏迟到后的反映辨气质,争吵型 边门溜入型 安静等候型 自认倒霉型,2019/5/24,9,3.1.3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结构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2019/5/24,10,3.1.3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的类型 从心理机能上划分 从人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 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 从个体独立方式上划分,2019/5/24,11,3.1.3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性格是指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条件不同,人的性格特点亦有

4、明显的区别。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动力特征,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决定的,具有先天性。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人的气质可能表现出相同的特点。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即使有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较易发生变化。再次,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优劣之别。因为性格特征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可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评价。,2019/5/24,12,3.1.3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 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例如,一个胆汁质的人和一个粘液质的人均有勤劳和热爱劳

5、动的性格特点,前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精力充沛,动作迅速,后者则表现为踏实肯干,沉稳细致。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更易形成自制力、忍耐等性格特点;而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则比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更易形成果敢、坚强的性格特点。再次,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使之服务于生活实践的要求。,2019/5/24,13,3.1.3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差异与管理 性格对每个人的行为往往能起主导作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核心问题。性格与气质不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在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中,员工性格的好坏,直接

6、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性格不同的管理者,采取的管理方式往往不同,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不同。,2019/5/24,14,3.1.4 能力差异与管理 能力的类型 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按照活动的性质,还可把人的能力分为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2019/5/24,15,3.1.4 能力差异与管理 能力差异 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2019/5/24,16,3.1.4 能力差异与管理 能力差异与管理 用人之长 能力搭配,优化组织内能力结构 科学、客观地进行岗位测评和人员能力评价,2019/5/24,17,3.2.

7、1 知觉 就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或者简单地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2019/5/24,18,3.2.1 知觉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恒常性,2019/5/24,19,3.2.1 知觉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对象的组合 主观因素 人们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 动机也会影响到知觉 个人过去的经验以信息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并形成信息系统而对当前知觉的选择产生影响 个性特征也影响着知觉的选择性,2019/5/24,20,3.2.1 知觉 社会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角色知觉 自我知

8、觉,2019/5/24,21,3.2.1 知觉 对人知觉中的错觉 知觉的防卫 刻板印象 晕轮效应 第一印象 投射作用,2019/5/24,22,3.2.1 知觉 社会知觉的过程 寻找意义 注重显著性信息 对信息进行类比在社会知觉中,个体往往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 运用图式,2019/5/24,23,3.2.2 价值观 价值观的分类 反应型 部落型 自我中心型 坚持己见型 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 存在主义型,2019/5/24,24,3.2.2 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 企业成员在参加企业之前都有着各自的经历,都带了形形色色的价值观进入企业。在同一个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

9、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同一个规章制度,认为其合理的人就会认真贯彻执行,认为其错误的人就会拒不执行。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2019/5/24,25,3.2.3 态度 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意向成分,2019/5/24,26,3.2.3 态度 态度的作用 态度与人的行为 态度与社会性判断 态度与工作效率 对于一般员工来说,工作效率并非个人的主要目标,它只是借以达到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 人们具有归属于某个群体、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性需求。每个人都愿意保持和大家一致的工作效率。,2019/5/24,27,3.2.3 态度 态度的形成 欲望和需求 信息

10、与知识 群体的期望与规范 个性特征和个体经验,2019/5/24,28,3.2.3 态度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态度本身的特性 个体的特点 智慧能力 性格 集体观念 环境的因素 宣传因素,2019/5/24,29,3.2.3 态度 管理中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培训 宣传 利用群体的影响,促进态度改变 参与活动,改变行为,2019/5/24,30,3.2.4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 美国组织行为学者洛克(EALocke)对工作满意度的维度所作的归纳和分类较具代表性。,2019/5/24,31,3.2.3工作满意度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报偿 工作特点 组织特点 合作的同伴,2019/5/24,

11、32,3.2.3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报偿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也有一些已经证实的结论,这就是,满意度虽不能直接带动绩效的改善,但却可以降低缺勤与离职率,且满意度肯定能借奖酬的发给而提高。同时,按现有绩效的高低发给相应的奖酬,也肯定能改善随后的绩效。借助这些已搞清的规律,管理者在面对绩效与满意度这两个棘手问题时就不会束手无策,相反可以给这两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施以巨大影响,使之为我所用,实现既改进绩效,也提高员工满意度的目的。,2019/5/24,33,3.3.1 人的行为 行为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积极反应,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无意识。无意识的行为受习惯、生理

12、因素(如遗传、疾病等)、心理滞结支配,常常表现为最充分最直接的应激反应。在社会生活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有目标、并受人自主控制的行为,即有意识的行为,那也是人类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包括言语及脸部肌肉动作表示出的表情。,2019/5/24,34,3.3.1 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 刺激 人的机体及其心理 行为反应 行为目的的达成,2019/5/24,35,3.3.1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的主要特点 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 人的行为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 人的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2019/5/24,36,3.3.1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的动力 压力 诱惑力 驱力,2019/5/24,37,3.3.2 人的行为塑造 人的行为的改变 行为改变的层次 行为改变的步骤 解冻期 改变期 冻结期,2019/5/24,38,3.3.2 人的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的方法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巩固员工的正确行为 教育和培训 当应用行为矫正方式 营造良好的群体环境,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