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478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2012上海市,1,4分)在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 )A. xy2 B. x3-y3 C.x3y D.3xy【答案】A考点剖析:本题考察了单项式的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单项式的次数概念才能够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单项式次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过程:由单项式次数的概念: 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xy2. 所以本题选项为A.规律总结: 单项式的定义:由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关键词: 单项式、单项式

2、次数2.(2012上海市,2,4分)数据5,7,5,8,6,13,5的中位数是( )A.5 B.6 C.7 D.8【答案】B考点剖析:本题考察了中位数的求解方法,需要学生掌握中位数的求解方法才能够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根据中位数的求解方法.解答过程:由中位数的求解方法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整齐排列;进行中位数求解; 数据排列:5,5,5,6,7,8,13 数据个数:7个 中位数是:6 所以本题选择B规律总结:中位数求解的前提是有顺序地将数据排列清楚,然后按照数据的个数进行求解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 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关键词:

3、中位数3.(2012上海市,3,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x-3 B. x-3 C.x2 D. x2【答案】C考点剖析:本题考察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方法,需要学生掌握不等式组的求解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根据不等式组的求解方法解答过程:先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单独求解出来,然后结合数轴把答案表示出来 由,得 由,得 所以本题选择C规律总结: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最后的结果要取两个不等式公共有的部分关键词: 一元一次不等式4.(2012上海市,4,4分)在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是( )A. B. C. D. 【答案】C考点剖析:本题

4、考察了有理化因式的定义,需要学生掌握有理化因式的定义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有理化因式的概念解答过程:由有理化因式的定义,所以本题选择C规律总结:判断是否是某个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选项分别和这个二次根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此题的误导答案是,关键词: 有理化因式5.(2012上海市,5,4分)在下列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B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需要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判定解

5、答过程: 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观察图形,可以发现选项中B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本题选项为B规律总结: 把一个图形绕其几何中心旋转180后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的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关键词: 中心对称图形6.(2012上海市,6,4分)如果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6和2,圆心距为3,那么这两圆的关系是( )A.外离 B.相切C.相交 D.内含【答案】D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需要学生掌握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根据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解答过程: 根据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 .所以本题选项为D规律总结: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已知大圆半径为,小圆半径为,圆心距为 两圆外

6、离: 两圆外切: 两圆相交: 两圆内切: 两圆内含: 关键词: 两圆位置关系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7.(2012上海市,7,4分)计算:|-1|= .【答案】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绝对值的定义,需要学生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解答过程: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 .所以本题答案为规律总结: 绝对值的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关键词: 绝对值8.(2012上海市,8,4分)因式分解xy-x= .【答案】x(y-1)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因式分解中提取公因式方法,需要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提

7、取公因式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运用因式分解中提取公因式方法解答过程: 提取公因式,得 .所以本题答案为规律总结: 找准公因式,一次要提净;全家都搬走,留1把家守;提负要变号,变形看奇偶关键词: 因式分解 提取公因式9.(2012上海市,9,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点(2,-3)在函数上,则y随x的增大而 .(增大或减小)【答案】减小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正比例函数的和图像性质的关系,需要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和图像性质的关系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和图像性质的关系解答过程: 将点(2,-3)代入y=kx(k0),得到,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8、.规律总结:正比例函数y=kx(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关键词: 正比例函数10.(2012上海市,10,4分)方程=2的根是 .【答案】x=3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无理方程的求解,需要学生掌握无理方程的求解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无理方程的求解解答过程: 等号两边平方,得,所以规律总结: 无理方程的基本解法是:两边平方;注意点:代入检验关键词: 无理方程11.(2012上海市,11,4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c=0(c是常数)没有实数根,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c9考点剖

9、析: 本题考察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定,需要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定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定的求解解答过程: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得,所以规律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当没有实数根时,;当有两个实数实数根时,;当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关键词: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定12.(2012上海市,12,4分)将抛物线y=x2+x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答案】y=x2+x-2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需要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的规律解答过程: 由上“”下“”得,

10、y=x2+x-2规律总结: 上“”下“”;左“”右“”关键词: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13.(2012上海市,13,4分)布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如果从布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所摸到的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是 .【答案】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概率的求解,需要学生掌握概率的求解的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解题思路: 熟练掌握概率的求解解答过程: 规律总结: 看清所求的具体情况关键词: 概率14.(2012上海市,14,4分)某校500名学生参加生命安全知识测试,测试分数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100,分数段的频率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分数段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结

11、合表1的信息,可得测试分数在80-90分数段的学生有 名.分数段60-7070-8080-9090-100频率0.20.250.25【答案】150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学生处理统计图表的能力,涉及到的有频率和频数解题思路: 由于四项的频率和为1,那么可以求出空出的频率解答过程: 80-90的频率是;80-90的频数=频率数据总数=规律总结: 频率的总和为1 频数=频率数据总数关键词: 频率 频数15.(2012上海市,15,4分)如图1,已知梯形ABCD,ADBC,BC=2AD,如果,那么= .(用,表示)【答案】2+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向量的加减法及涉及到梯形的特殊辅助线解题思路: 过A点

12、作DC的平行线,建立一个三角形进行向量的加减解答过程: 过A点作DC的平行线AE,交BC于E点,那么,而 所以规律总结: 梯形的辅助线,将所求线段放在一个三角形中关键词: 向量加减法 梯形辅助线16.(2012上海市,16,4分)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AED=B,如果AE=2,ADE的面积为4,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5,那么边AB的长为 .【答案】3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相似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解题思路: 易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将已知的面积转变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使用相似比求解解答过程: 且 所以规律总结: 两个三角形相似,则其它们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关键词:

13、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17.(2012上海市,17,4分)我们把两个三角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叫做重心距,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如果当它们的一边重合时重心距为2,那么当它们的一对角成顶角时重心距为 .【答案】4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一个新的定义“重心距”解题思路: 通过对于解答过程: 且 所以规律总结: 两个三角形相似,则其它们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关键词: 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18.(2012上海市,18,4分)如图3,在RtABC,C=90,A=30,BC=1,点D在AC上,将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如果ADED,那么线段DE的长为 . 【答案】-1考点剖析: 本题考察了“翻折”题的作图,以及引申的等角、等边解题思路: “翻折”的折痕并延长,出现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过程: 且且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所以规律总结: 涉及到翻折题,折痕一定要连接,构成我们想要的等腰三角形关键词: 翻折 折痕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2012上海市,19,10分)(-1)2+-()-1【答案】3考点剖析: 混合计算解题思路: 逐一化简,认真计算解答过程:原式=+1+-=规律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