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261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牛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初三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义马市实验中学 牛红摘要: 初三是特殊的阶段,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个阶段,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加以指导,和学生共同奋斗,取得成功。 中考结束,三年来的工作凝结为最后的一次检验,学生上考场的时候,老师似乎如释重负,可又觉得还是沉甸甸的。如果说,三年的辛苦化为最后的奋力一搏,那么回顾整个过程,其价值何在?初三的硝烟刚刚散尽,我开始回顾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毫无疑问,初三是初中最关键最特殊的一年。它的特殊性在哪里?首先,对学生而言,经过中考要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实现阶段性的理想。既是阶段性的,又是长期甚至终生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老师而言,经

2、过中考要检验自己工作的成果。无论前期如何辛苦,最后树上没有结出果子,就谈不上收获。也就是说,初三的特殊性在于师生要共同面对最后的关头。用帕尔默的话说,“我们是共同体”。 其次,初三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学生心理的复杂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是常态的,有轻微波动也正常。一旦面临巨大的事件发生,心态就可能产生较大的波动。在初一初二谈中考,学生而言,那还是很遥远的事。当中考扑面而来,压的人喘不过气来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就显得很重要了。进入初三,任何来自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状态。往往有学习好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最终折戟沉沙,也有平常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却考得出人意料。种种差异,都有可能

3、发生。初三,是充满风云变幻的一年。班主任,不可不小心面对。 再次,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心理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不同。就可能存在一惯成绩好的忽然一落千丈,乖孩子忽然叛逆,离家出走,沉默寡言的学生更加孤独,失去信心的索性破罐子破摔。班级里奋发向上的积极因素和孤独,自卑,封闭,失落,沮丧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个人身上在不同阶段也可能交织着这两种因素,此消彼长。班主任,不可不慎思明察。 本人曾经在初三第一学期中间阶段利用班会展开过调查,了解有多少人存在焦虑,为什么焦虑。收到问卷后,非常吃惊。42个学生中,居然有一多半存在焦虑。焦虑的原因是:担心考不好,进不了好高中,考不到理想的大学,努力了总也赶不上

4、别人其中,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这种焦虑感越强。这让我忧心忡忡。如何趟过初三这条河?从班主任角度出发,我认为在工作重点和策略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整个初三工作要宏观把握,尽可能想的多一些,远一些,避免被动工作。既要看到当前的实情,也要能想到长远的情况。 2做好几个阶段性工作。 从初二升入初三的最初阶段,既从初二期末考试结束到初三第一学期开学一到两个月内,关注学生心理转换,节奏加快、作息制度变化带来的不适,尽快调动起积极昂扬的备战状态。 初三第一学期关注学生两级分化,关注部分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是否吃力;关注整个班级占主导地位的氛围是不是团结互助,是否互相关心,是

5、否是合理竞争。 初三第二个学期按照一模和二模划分,关注考前心理自我调试,关注学生的作息是否合理,关注学生的各科是否平衡,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正常。 中考前,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正常,备考工作是否充分,备考状态是否积极健康,休息是否充分。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贯穿整个初三阶段的思想工作。经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挥”,如果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偏差,而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极大。这种思想工作无处不在,但切忌变成唠叨,不要简单重复大道理,不要变成政治说教。 认清做好思想工作的长期性,要贯穿在整个初三一年。应该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各种教育方式都是在进行思想教育。只有从思想上影响到了学生,让学生发自

6、内心地接收,心悦诚服地转化为行动,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在思想动员的时候,一定要精心准备。不要让思想工作变成漫谈。我利用每周一的早晨班主任例会时间,充分动员学生,争取奠定一周的心情基调。我曾想,周一一大早学生和老师都是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的,就算有数不完的作业等着大家,可还有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奋斗吧。班主任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事破坏了班级的氛围。所以,每周一的例会,以表扬为主,尽量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心情。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扬。表扬的内容不限于学习成绩,更多关注同学们积极的心态。如在这么紧张的学习中,课代表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大家给予感谢等。学生们挤出时间拔河获得冠军,大力表扬,然后再转到学习

7、上来。 思想工作要具体可行,指点到位。如一模前,要做好动员工作。讲清一模的意义,让学生利用好一模,了解试题的难度。我给学生布置了要求:利用一模,根据自己情况,做好准备。如果上考场了,遇到难题怎么办?忘记带东西了怎么办?突然紧张,怎么办?题太容易了,怎么办?发现别人做得很快,自己的节奏被打乱,怎么办?自己的强项学科的题很难,怎么办?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这些问题是我从学生身上搜集来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些学生身上,我提出来,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万一真的出现上述情况,学生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只要沉着冷静,就有办法。类似这样的思想工作或者说方法指导很重要,也很必要。一旦学生有所准备,就会减少很多不利因素

8、。 4发挥环境影响的作用破窗户效应。如果人们看到某个屋子的窗户是破的,大家就会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无人的房子,拿走里面的东西。从反面思考,也就是说要想不遭到破坏,必须从内部维护共同的家园。班级也一样。进入初三,仍然要强调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合作的学习氛围。学习既是独立性极强的事,同时又是班级的事。一个强大的班级,充满凝聚力的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场会越来越强。初一初二在形成凝聚力更多的是靠集体活动:如体育比赛,文明班评比,歌咏比赛、辩论赛等,进入初三,大部分学校都会减少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这就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到相对孤立的学习状态中,班主任可能会紧紧盯着个体,忽视了班级整体的氛围的营造。

9、或者简单地认为每个人都在学习,只要不出事,各学各的,不就放心了吗?其实不然。班级不是图书馆,不是临时聚在一起各自学习的地方。以本人班级为例,因为时间紧张,早晨的值日就做得不够好,中午也有类似情况。为此,我再次强调了班级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和同学们达成了共识。我们希望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学习,这样心情愉快。无论学习怎样忙,班级的事情总有人负责,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总有人帮。这也让我们的学生感觉我们始终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家。5关注最需要帮助的群体。短板原理说,决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的是最短的那块板子。同理,决定班级成绩的是最差的那些学生。当我回顾整个初中三年来的工作后发现,班主任在后进生身上花的功夫

10、最大。进入初三,我鼓励优秀的学生不要等、靠、要,而要大踏步地前进,我只观察他们,需要的时候过问一下,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而中间程度及以下的,则是我关注的重点。即使最后考试成绩仍不理想,但做到问心无愧。班主任在初三放弃所谓的“差生”,甚至有的一进入初三阶段,就眼中只有几个优秀学生,这是不可取的。从长远来看,放弃一个学生,我们将怎样面对他的一生?6给予学生具体可行的指导,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指导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切实解决问题。忌模糊、空泛,大而无用。如在每次考试后,我都要和学生一对一地谈话。学生考好或者考砸,往往都是模糊的。忽上忽下的成绩,学生也搞不清怎么回事。一贯不错的孩子

11、下一步如何提升,自己也很困惑。这时就需要老师出手了。在班里泛泛而谈没有什么用,或者只对一部分学生有用。一对一谈话,能让每个学生都心中有数,明确当下存在的问题。以语文为例,我刨根问底地层层追问学生:“考的怎么样?”生答:“不好。”“为什么不好?是哪里丢分了?”“阅读还是基础,还是写作?”“是讲过的没听明白,还是听明白了没有掌握运用?”“为什么紧张?考前紧张排名还是怕挨家长的批评?”一定要问出深层次的原因来,在给予切实的指导方能见效。我尝试每次大型考完后都这么一对一谈话,下次考试中见效果。7和同学们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始终保持休戚相关的战斗状态。初三的学生,是最有战斗力同时又最脆弱的时期。一旦受挫

12、,就可能一蹶不振。此时,叛逆的学生也不太愿意从家长那里寻求帮助。可以说,班主任和老师是学生最强大的后盾,初三一年,班主任和老师是学生最可信赖的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也深以为荣。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很重要,保持旺盛的斗志,鼓足信心和勇气,学生就会跟着你走下去。如果班主任只是高喊口号,那学生的状态就不会好到哪里去。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8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班级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和课任老师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桥梁。如临近中考前,师生都全力以赴,学生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低级错误,老师都很恼火,难免语气重。此时,我就做学生工作,让其理解老师的苦心。整整一年,没

13、有发生一起学生和老师顶撞的事件。想想,学生也不容易,在背负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理想之下,咬牙苦学,老师又怎么能不全力以赴呢?了解班级动态,手段多样。其中,写班级日记是很好的办法。我们班的班级日志写了整整三年,很多班级事情我都是从日记里得知的。当学生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后,他们的坦率、可爱跃然纸上。课间,我经常看到日志在学生手中争相传阅,这也是班级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它也能很好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尤其在初三阶段,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时间、方式、途径都受到限制,有的学生会关闭与家长老师主动沟通的愿望,而记录和阅读班级日志,是非常不错的方式,能保证师生沟通的渠道。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当我们和学生同甘共苦之后,有过共同的战斗经历后,班主任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中考成绩是一时的,学生终身受益才是我们永远的成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悔”才是班主任和所有老师精神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