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212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书号70-71 308-07173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责任编辑:徐婵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IDPN: 308-2010-79 课件章数:19,作者 :绍培仁,媒介理论前沿,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一、媒介空间论的研究对象 二、媒介空间研究梳理 三、媒介的空间想像力,学习目标:,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与技术相关。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房屋、道路、交通工具等可以视为广义的媒介,共同构筑了各种空间、地点与景观。尤其是道路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交通,对于空间格局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媒介空间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流动的模式。传播媒介中承载的信息,正是人们用以定义现实社会中地理空间的重要线索。因此,我们可以不依赖建筑或围

2、墙来圈定人们的空间位置,而是从媒介的信息中建构社会空间,并规范社会行为和交往准则。,一、媒介空间论的研究对象,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文本呈现中,基于阶级、种族、性别、民族、信仰等的差异丰富了传播理论和媒介文化的研究对象。社会权力、人际关系等影响着空间以及景观意义的形成。全球化的背景下,既有的空间秩序被发现,又再次被颠覆。所谓“中心”与“边缘”的界定,会随时因为经济格局的变动、传播手段的发展以及社会集群的重组等原因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流动性与差异性成为社会空间中不可忽视的特质。文化背景、社会差别、文本与话语、景观的隐喻与阐释等,以媒介为中介,使得空间的组成更为复杂。媒介的空间话语和秩序的建立总是一个变动

3、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以动态的视角去进行空间的解读。,1.对峙与跨越:公领域与私空间,根据戈夫曼和洛夫兰德的定义,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不特定的人群可以接触和进入的地方,与公共空间相对的是那些限制进入的和只有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私人地点。 私人空间使个人生活和隐私得以受到保护,公共空间的设立又为人们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隔,确保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公共领域之间的相对独立,互不侵扰。 通常情况下,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对立,不仅有物质的标志,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区别,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差异。,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由于媒介技术而导致各自领域的错位。 此外,对于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关注

4、,则表现在公共领域的探讨上。 哈贝马斯所担忧的那样,媒介的大众化使得公共领域虚有其表,媒介的商业特性导致公众只是消费媒介产品而不是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而且,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介中新闻与商业的无从区分,媒介的批判功能减退,所以,此时的公共领域也只是伪公共领域。 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使得公领域与私领域的界限不再明晰,它们总是试图让家庭或者个人的信息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2.中心 边缘:群体的媒介生存空间,在媒介未触及的地方,某些人群面目不清,或者远离人们的视线,处于暗处。 西方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一再将自己与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他者相区分。 洛文塔尔也认为空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指出:关于世界的最基

5、本的属性,我们所共享的见解仅限于健全、健壮、敏锐的成年人。 少数族群在媒介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处于弱势,总是脱离不了被刻板再现的命运。,少数族群往往选择小范围聚居的方式,在城市这个异质共存的地理空间中,不同的种族一定程度上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种族马赛克” ,十分贴切地形容了缘于不同民族与文化而形成的族群空间层理。 从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拥有各自不同的空间体验,他们的身体随着媒介“文本”的厚薄而起落。 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媒介在对社会空间的划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媒介空间的各种边界、领域的变化,塑造了流动的景观,也导致媒介空间内部话语权的转移与更新。如果不借助媒

6、介的多样化再现,这些社会群体空间的样貌将永远是刻板的形象(stereotype) 。可以这么说,媒介,是他者争取生存空间和身份认同的一种途径。,3.媒介技术带来的空间感的转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直接生存体验,是通过空间感和对场景不同程度的参与来实现的。媒介的介入,尤其是电子媒介的作用,使得空间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媒介技术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外,也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空间的建构与认知。鲍德里亚就认为意义是由诸如电视节目中的意象流(flow of images)所创造的。世界的大部分变成了一种虚构的领域。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是对媒介形象而不是真实的人或地点做出反应。,(1)地球村的隐喻 麦克卢汉

7、的媒介空间观。 电子媒介作用下的地理空间被麦克卢汉比作“地球村” 。 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 当“地球村”形成,原先依赖于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建立起来的一个个地理空间,变得不再边界分明。 地球村,正是对于当前媒介与社会交织所构成的传播格局的生动再现。,(2)地域消失:梅罗维茨的空间观。 约书亚 梅罗维茨认为,媒介对于空间的作用能够改变人的行为表现和角色扮演。 对于电子媒介影响下的场景与空间格局的变化,同样是一种基于地理状态的设想。 在戈夫曼所论述的媒介情境论中,梅罗维茨得到启发,并将其在电子媒介环境之下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如果说电子媒介作用下的空间感会发生变化,那么网络媒介的

8、出现,则会进一步加剧空间的重构,使得物理场所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4.媒介集群对空间的重构,媒介集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 媒介集群不仅是媒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模式,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当城市加速发展之后,媒介渗入到商业、文化、娱乐、工业当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多元化经营。 商业化的媒介集群极大地强化了媒介的话语权力,并建构了种种生活方式和象征性的空间,同时不断地吸引人们进入这种由媒介文化建立起来的现实与构想交织的世界。,二、媒介空间研究梳理,迈克 克朗在枟文化地理学枠一书中,以电影、电视、音乐、网络为例,描述了“成倍增长的媒体空间

9、”,实际上就是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具体来看,媒介空间的视角涉及人们观察事物的多个方面。 此外,科斯格罗夫还认为某些特殊的景观会提供给人们一种观看位置,而这种观看位置也是一种社会位置。 地理学的男性主义,宣称了一个全知的视角,以此对他人进行评判。,三、媒介的空间想像力,人们对于无法切身触及的地域的认知,一方面通过媒介影像信息的传达,另一方面便是通过社会文化所催生的思维模式去构建。 一些地理学家认为现象环境(真实的世界)与行为环境(我们根据文化代码和惯例所形成的对世界的感知)二者相结合,世界才获得意义。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提到某一地理场所时,往往不仅仅是指它所代表的某一自然环境和相关位置,还包含了该地区所拥有的社会文化、历史、民族、群体观念,以及在这一地域内所含有的关于“他者”的信息。 此外,不同的媒介样式对于相同的文化都会有迥异的再现方式与再现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