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203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师郡主编 第2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行驶特性,为道路线形设计作准备。,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指标,有效功率N :单位时间内具有的做功的能力。(KW) 转速n :发动机曲轴单位时间内的旋转次数(n/min) 扭矩M :发动机产生于曲轴上的转动力矩。(Nm) 转动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曲轴转动的角度(rad/s),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指标,由图可见: 当n=nmin,为最小稳定工作转速 当n增大时,N,M都增大。 N=nM时,M

2、=Mmax 当n=nN时,N=Nmax 当nnN时,N下降。,2发动机曲轴扭矩及外特性曲线,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3.汽车动力的传递,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传递器,.汽车的传力机构,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3.汽车动力的传递,.汽车的传力机构,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3.汽车动力的传递,发动机扭矩传递,发动机扭矩M,万向节头上的扭矩。,驱动轮上的扭矩,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一、牵引

3、力(tractive force),3.汽车动力的传递,发动机扭矩传递,发动机扭矩M,万向节头上的扭矩。,驱动轮上的扭矩,例如:解放牌CA-10B i0=7.63, =0.80-0.85. r=0.482m(0.459) ik=6.24,3.32,1.9,1.0,0.81,6.7(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倒档,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4牵引力的产生和计算,把驱动轮上的扭矩Mk用一对力偶Ta和T表示。 T克服R,即为牵引力。,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一、牵引力(tractive force),4牵引力的产生和计算,可见: V,T。因

4、此,速度和牵引力不可得兼。故汽车采用几各排档。 低档时,ik较大,T较大,V较小。 高档时,ik较小,T较小,V较大 同一排档下,V/Vmax=N/Nmax。,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滚动阻力,1滚动阻力(rolling resistance):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是由于轮胎与路面变形引起的。,f 与路面的种类 、行驶车速、轮胎性质有关,路面种类:,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滚动

5、阻力,行驶车速:受车速影响较大。 V100时,f增加较快。 V=150-200时,f 急剧增大。,. 轮胎性质:胎压,轮胎材料,结构。,1滚动阻力(rolling resistance):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是由于轮胎与路面变形引起的。,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2坡度阻力(grade resistance):汽车爬坡时,重力的分力对行车的阻力。,由于公路纵坡较小(5) 所以,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

6、,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2空气阻力(aerodynamic resistance):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车后的真空吸力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对行车产生的阻力,总称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将车速v(m/s)化为V(Km/h)并化简,得,K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可查阅有关资料,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2惯性阻力(inertia resistance):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称为惯性阻力,惯性阻力,平移质量的惯性力 旋

7、转质量的惯性力矩,I - 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 旋转部分转动的角加速度。,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二汽车的行驶阻力(resistance force),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2惯性阻力(inertia resistance):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称为惯性阻力,惯性阻力,旋转质量组成部分较多,且各部分的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不同,计算比较复杂,为方便计算,一般给平移质量惯性力乘以大于1的系数,来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N),惯性力系数(或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三汽车的运动方程与行驶条件,1汽车的运

8、动方程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当驱动力与各种行驶阻力之代数和相等的时候,称为牵引平衡。其牵引平衡方程式(也称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为,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三汽车的运动方程与行驶条件,2.汽车的行驶条件,必要条件(即驱动条件),充分条件(附着条件),附着系数,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一汽车的动力因数,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其值主要与道路状况和汽车的行驶方式有关,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一汽车的动力因数,动力因数: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它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为使用方便,也

9、可用曲线表示 D与V的函数关系,称为动力特性图。,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二动力因数的修正,方法是给 乘以一个修正系数 ,即,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三汽车的行驶状况,由动力特性曲线可见 .每一排档都存在各自的最大因数Dmax,与之对应的速度称作临界速度,用Vk表示。,.若汽车以某一排档作等速行驶(D2)时,汽车可采用V1或V2的任一速度行驶,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三汽车的行驶状况,.当采用V1Vk的速度行驶时,若道路阻力额外增加,汽车可在原来排档上降低车速,以获得最大D值来克服额外阻力,待阻力消失后可立即提高到原V1的速度行驶。这种行驶状态称为稳定行驶,.当汽车采用V2Vk的速度行驶时,若

10、道路阻力额外增加,汽车减速行驶而D值随之减小,如果此时不换档或开大节流阀,汽车将因发动机熄火而停驶。这种行驶状态叫不稳定行驶。,.临界速度Vk是汽车稳定性时的极限速度。一般情况下汽车都采用大于某一排档的临界速度Vk作为行驶速度,以便克服额外阻力而连续行驶。,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四爬坡能力,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克服了其它行驶阻力后所 能爬上 的纵坡度。因 0,则,最大爬坡度系指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低档作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由于最低档爬坡能力大,坡道倾角也大,此时 , , 应该用下式计算 解此三角函数方程式,得,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纵向

11、稳定性,横向稳定性,纵坡、重心、先后,横坡、速度、弯道半径、先后,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产生纵向倾覆的临界状态是汽车前轮法向反作用力为零。 此时,汽车可能绕 点发生倾覆现象。对 点取矩,并 得,1.纵向倾覆,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纵向倾覆的稳定性主要与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 和重心高度 有关。 愈大, 愈低,纵向稳定性愈好。,1.纵向倾覆,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2.纵向滑移, 当道路纵坡度 时,汽车可能产生纵向滑移。, 对后轮驱动的汽车,根据附着条件,驱动轮不产生滑移的临界状态是:,因为, 则,第三节 汽车

12、的行驶稳定性,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保证纵向倾覆和滑移的条件分别是:,比较以上两式,发现 因此发生倾覆之前先发生滑移。,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结论: 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所以,汽车行驶时纵向稳定性的条件为: 由于重心高度 的增大而破坏纵向稳定性条件,所以,应对汽车装载高度有所限制。,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平曲线上受力分析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为:,将离心力与汽车重力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

13、横向力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即,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平曲线上受力分析,由于路面横向倾角 一般很小,则, , 其中称 为横向超高坡度(简称超高率),所以,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平曲线上受力分析,横向力是汽车行驶的不稳定因素,竖向力是稳定因素。,采用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单位车重的横向力,即,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即,因 比 小得多,可略去不计,则,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3

14、.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即,式中: 横向附着系数,一般=(0.60.7),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值的大小。,横向倾覆和滑移的条件分别是:,一般 ,即 ,而 所以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结论: 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 装载过高时可能发生倾覆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