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169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431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_第1页
第1页 / 共431页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_第2页
第2页 / 共431页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_第3页
第3页 / 共431页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_第4页
第4页 / 共431页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_第5页
第5页 / 共4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任务驱动模式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朱磊(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技工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教材配套 幻灯片 主 编 朱 磊 副主编 廖圣洁 付军 参 编 蒋潇秦 曹勇 欧汉德 主 审 黄 冰 机械工业出版社,模块一 冲模的装配,知识目标: 1、冲模的相关知识 2、凸、凹模的固定方法 3、凸、凹模的间隙控制方法 4、其他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5、螺钉及销钉的装配方法 技能目标: 1、掌握压入式固定方法的装配,凸、凹模的 间隙控制法 2、掌握螺钉及销钉的装配技能 3、掌握在固定板上的铆接方法 4、掌握较复杂的复合模拼块加工与拼块组合的装配技能,任务一 单工序冲裁模装配 一、任务描述,图1-1无导向单工序冲裁模,本任务主要介绍无导向单工序冲

2、裁模的装配工艺与要求以及各类模架的装配,检测方法,重点掌握如图1-1所示单工序冲裁模的装配工艺过程。 如图1-1所示无导向单工序冲裁模,该模具的结构特点为:上、下模 无导向,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以用边角料冲裁,有利于降低制件的成本。但凸模的运动是由压力机滑块导向的,不易保证凸、凹模的间隙均匀,制件精度不高,同时模具调整麻烦,容易发生凸、凹模刃口啃切,因而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低,操作不安全。这种模具主要适用于冲压精度不高、形状简单和生产批量不大的制件。,二、任务分析 根据任务描述,单工序冲裁模是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冲模,通过对本无导向单工序冲裁模的装配(如图1-1所示),了解

3、模具的整体结构、配合方式、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钳工装配工具的使用、装配间隙的调整方法。通过冲裁检测结果对制件的合格性进行判断。 从模具结构分析,影响模具装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冲孔凸模与凸模固定板装配基面的垂直度; 二是凸模与凹模的间隙均匀性; 三是定位销定位位置的准确性。,三、相关知识 1、冲模装配内容 (1) 模具装配过程是按照模具设计总装配图,将合格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直至装配成合格的模具,并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各零件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加工工艺。 (2) 它可以分为组件装配和总装配等。 冲模装配的内容有: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总装、研磨抛

4、光、检验和试冲(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的各项指标和技术要求。,2、冲模装配技术要求和特点 (1)冲模外观和安装尺寸要求 (2)冲模总体装配精度要求 (3)模具装配属单件小批装配生产类型,特点是工艺灵活性大,工序集中,工艺文件不详细,设备、工具尽量选通用的。组织形式以固定式为多,手工操作比重大,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艺知识。,3、冲模装配的方法 (1)完全互换法: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流水作业和自动化装配;容易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备件供应方便。 (2)修配法:应正确选择修配对象;应通过尺寸链计算,合理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公差,既要保证它有足

5、够的修配量,又不要使修配量过大;应尽可能考虑用机械加工方法来代替手工修配。 (3)调整法:能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零件可按经济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公差。,4、冲模装配工艺过程 冲模的装配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冲模在装配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熟悉装配工艺规程。 2)读懂总装配图。 3)清理检查零件。 4)掌握冲模验收技术条件。 5)布置装配场地。 6)准备好标准件及所需的材料。,(2)组件装配。 (3)总装配。 (4)检验和调试。 3、冲模装配要点及装配顺序选择 (1)冲模装配要点。冲模装配应遵循以下要 点: 1)合理选择装配方法。 2)合理选择装配顺序。,(

6、2)装配顺序的选择。冲模的主要零部件组装后,可以进行总装配。为了使凸凹模装配时间隙均匀,必须选择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其选择方法如下: 1)无导向装置的冲模。 2)有导向装置的冲模。其装配方法和顺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 装下模。 装配后的凸模与其固定板组合,放在下模上,并用垫块垫起,将凸模导入凹模孔内,找正间隙并使其均匀,然后用螺钉、销钉或压板紧固。 将上模板、垫块和凸模固定板组合用夹钳夹紧后,钻上模紧固螺钉孔并用螺钉轻轻拧一下,但不要拧紧。,上模装配后,再将螺钉拧紧。 间隙调整均匀后,将螺钉拧紧。 以上安装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冲模的结构、操作者的经验、习惯而采取不同的顺序进行

7、调整。,四、任务实施 单工序冲模可分为无导向装置和有导向装置的两种类型。对于无导向装置的冲裁模,可按图样要求将上、下模分别进行装配,其凸、凹模间隙是在冲模被安装到压力机上时进行调整的。而对于有导向的冲裁模,装配时先选择基准件,然后以基准件为基准,再配装其他零件并调整好间隙值。如图1-1所示无导向装置冲裁模,其装配工艺过程如下:,1、装配前的准备 2、装配模柄。组装上模板与模柄,将模柄拧入上模板中,如图1-2所示。 3、组装凸模与凸模固定板。 将凸模(过盈)压入凸模固定板,并磨平安装面和凸模的刃口面,如图1-3所示。,图1-2 模柄装配,图1-3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4、组装凹模、底板、固定板 5

8、、总装配 (1)装上模 将上模板、模柄组合件与凸模、凸模固定板组合件用螺钉固定在一起,配钻、配铰,加工出组合件上6 mm和5mm销钉孔并打入销钉。钻挡料销孔,打入销钉,如图1-6所示。 (2)配下模 将凹模、卸料板、底板组合在一起打入销钉,用螺钉固定,如图1-7所示。,图1-6 上模组件,图1-7 下模组件,五、检查评议(见教材表1-1) 六、问题及防治 在装配时注意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1、装配前要认真清理场地,并擦干净零部件,装配过程中要小心,不要碰伤工作刃口。 2、螺钉底孔要钻垂直,螺纹要攻垂直,否则会影响模具的后期装配与调试。 3、模柄与上模座装配时,模柄端面不能高出上模座的下平面,装配

9、后磨平,同时加骑缝螺钉防止松动。保证模柄与上模座垂直度不大于0.03mm。,4、在上模中,凸模与固定板装配采用H7/m6配合形式。同时,凸模固定端面不能高出其固定板端面,装配后要磨平,保证凸模与固定板垂直度不大于0.02mm,最后,以固定板底面为基准刃磨凸模刃口面。刃磨小凸模时,采用小吃刀量磨削,以防止其变形。 5、先加工凹模,然后按凹模配作凸模,保证合理的配合间隙, 6、为了方便后期的装配,在各个板上按装配顺序和结构关系打上标记(钢印)。,7、装配上模组件时,注意上模座上的螺钉沉孔深度要大于对应固定螺钉头部高度,凸模固定板与上模座用螺钉连接后,配钻、扩、铰两销钉孔,再压入两销钉定位。同时,螺

10、钉,销钉端面不能露出相应板面。 8、装配下模组件时,注意保证卸料板与凹模之间的相对位置,要兼顾冲压板料定位准确,冲压后漏料顺利,装配螺钉前先把卸料板、凸模与凹模间隙调整均匀后用夹钳夹紧,再钻、扩通孔和沉孔,同时攻出下模座相对应的螺纹孔,将卸料板、凹模与下模座用螺钉连接拧紧后,配作两销钉孔,打入销钉定位。同样,螺钉,销钉端面不能露出相应板面。,七、扩展知识 本次模具装配是无导向落料模的有关装配知识,对于有导向的冲裁模,装配导向结构时注意导柱与导套间隙要均匀,上、下模板沿导柱活动时,应无发涩及卡住现象,符合模架装配的技术要求,并尽量采用标准模架。装配弯曲模时要注意防止弯裂、回弹、偏移等缺陷,可采用

11、校正、压料装置、模具上定位销插入备料的孔定位等方法消除。拉深模装配时,根据拉深的特点是变形程度大,因此,要注意防止边沿部分容易起皱,拉深件各处厚度不均匀或者拉裂等缺陷,所以,在装配时要加压料装置,必要时采用分次拉深和整形工序来保证拉深件质量。,八、师傅说现场 冲压模具间隙的调整,关系到整副模具的装配质量,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控制模具间隙,采用什么方法控制间隙均匀性,下面看看师傅通常采用的几种方法: 1、垫片法与试切法 2、电镀法与涂层法 3、透光法与酸蚀法 4、用薄纸试模法,九、考证要点 1、模具装配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冲压模具装配原则是什么? 3、冲压模具装配间隙的保证方法有哪几种? 4、

12、怎样合理选择装配顺序?,任务二 复合式冲裁模的装配 一、任务描述 冲孔落料复合模,1-8冲孔落料复合模总装图,二、任务分析 冲孔落料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的冲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数道分离工序的模具。通过对本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装配,如图1-8所示,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推杆机构推力合力的中心应与模柄中心重合。打料杆工作中不得歪斜,以防止工件和废料推不出来,导致小凸模折断,下模中设置的顶出机构应有足够的弹性,并保持工作平稳,保证制件达到精度要求。,三、相关知识 1、模具装配特点 模具装配适合采用集中装配,在装配工艺上多采用修配法和调整法来保证装配精度。从而实

13、现能用精度不高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降低零件加工要求。 2、装配技术要求 冲裁模装配后,应达到下述主要技术要求。 (1)模架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80501999冲模模架技术条件GB/T80711995冲模模架精度检查)规定,模具的闭合高度应符合图纸的规定要求。,(2)模具装配后,上模座沿导柱上下移动时,应平稳且无阻滞现象,导柱与导套的配合精度应符合标准规定,且间隙均匀。 (3)凸、凹模间的间隙应符合图纸规定的要求,分布均匀。凸模或凹模的工作行程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4)压入式模柄与上模座采用H7/m6配合。,3、复合模的装配顺序 对于导柱复合模,一般先装上模,然后找正下模中

14、凸凹模的位置,按照冲孔凹模型孔加工出漏料孔。这样既可保证上模中推出装置与模柄中心对正,又可避免漏料孔错位。然后以凸凹模为基准分别调整冲孔凸模与落料凹模的冲裁间隙,并使之均匀,最后再安装其他辅助零件。 复合模装配分为配作装配法和直接装配法两种方法。使用配作法装配复合模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1)组件装配。包括模架的组装、模柄的装入、凸模及凸凹模在固定板上的装入等。 (2)总装配。先装上模。然后以上模为基准装配下模。 (3)调整凸凹模间隙。 (4)安装其他辅助零件。安装调整卸料板、导料板、挡料销及卸料橡皮等辅助零件。 (5)检查、试冲。,四、任务实施 装配工艺: 1、组件装配 (1)组装模架 将导

15、套与导柱压入上、下模座,导柱与导套之间要滑动平稳,无阻滞现象,保证上、下模座之间的平行度要求,如图1-9、1-10、1-11所示。,1-9 导柱装配,1-10导套装配,图1-11 上下模座保证平行,(2)组装模柄 采用压入式装配,将模柄压入上模座中,再钻模柄螺钉孔,要求模柄与上模座孔的配合为H7/m6,模柄的轴线必须与上模座的上平面垂直,如图1-12所示。,1-12安装模柄图,(3)组装凸、凹模 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装配在复合模中常用的是紧固件法和压入法。 将凸模压入凸模固定板,保证凸模与固定板的垂直,磨平凸模底面。放上凹模,磨平凸模和凹模刃口面,如图1-13、1-14所示。,1-13凸模装入

16、凸模固定板,1-14凹模装配图,2、总装配 (1)装配上模 1)将凸模、凹模、垫板、推件装置装入上模座。 2)按照外轮廓线,放正凸模固定板及落料凹模,初步找正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之间的位置。 3)装入垫板5和全部推件装置,用螺钉将上模部分连接起来,并检查推件装置的灵活性,如图1-15、1-16所示。,1-16上模分解图,1-15上模装配图,(2)装配下模 1)将凸凹模压入固定板,保证凸凹模与固定板垂直,并磨平底面,如图1-17所示。,1-17凸凹模压入固定板,2)将卸料板套在凸凹模上,配钻固定板、卸料橡皮螺钉孔,如图1-18所示。,1-18配钻螺钉孔,3)将装入固定板内的凸凹模放在下模座上,合上上模,根据上模找正凸凹模在下模座上的位置。夹紧下模部分后移去上模,在下模座上划出排料孔线,并配钻安装螺钉和卸料螺钉的螺钉孔,如图1-19所示。,1-19根据上模找正、划线、钻下模螺钉孔,4)加工下模座上的排料孔,比凹模的孔加大约1mm。 5)用螺钉连接凸凹模固定板、垫板和下模座,并钻铰销钉孔,打入销钉定位,如图1-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