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166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红瑛 (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婚姻法与继承法(应用型本科),作者:吴红瑛,责任编辑:孙秀丽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IDPN:308-2009-043 课件章数:13,第九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一节 救助措施 第二节 法律责任,【本章要点】 本章着重分析了救助措施的概念和种类、基层组织的救助、国家机关和职能部门的救助以及违反婚姻家庭法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救助措施的概念、我国救助体系的特点、违反婚姻家庭法责任体系的构成。,第一节救助措施,一、救助措施概述 救助是一个法律含义极其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为了实现保护一定的权利或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必要的行为。在权利的行使过程中,常常离不开救助行为

2、和由此产生的救助措施。,二、基层组织的救助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家属委员会是最重要的基层救助组织,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法规对其功能加以保证;而当事人的所在单位也应按有关法规和社会习俗承担自己的救助义务。在我国,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国家机关和职能部门的救助 我国婚姻法第43条规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第二节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概述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某一自然人或者组织的权利受到损害,根据引致该损害的事实情况,法律规定其他的自然人或者组织在私法上或公法上应承担的

3、义务。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私法上的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则属于公法上的责任。,二、民事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44条规定:“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抚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三、行政责任 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四、刑事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

4、公诉。”,1.关于“重婚罪”。 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关于“虐待罪”。 我国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关于“遗弃罪”。 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章小结】 1.救助是一个法律含义极其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为了实现保护一定的权利或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必要的行为。在我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家属委员会是保护婚姻家庭利益最重要的基层救助组织,有一套相应的组织法规对其功能加以保证;而当事人的所在单位也应按有关法规和社会习俗承担自己的救助义务。公安机关是给予救助的主要国家机关,除了公安机关以外,其他的国家机关和相关部门应该在其工作职责的范围内,对涉及侵害婚姻家庭利益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或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帮助。,2.法律责任是指由于某一自然人或者组织的权利受到损害,根据引致该损害的事实情况,法律规定其他的自然人或者组织在私法上或公法上应承担的义务。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婚姻家庭法律责任的法律基本上涉及了我国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等所有的法律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