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36101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

2、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

3、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2,犯罪不

4、是合法的行为。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4,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制裁。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该吸毒者没有客观原因。试题2一、填空

5、题(每空1分,共10分)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和()的逻辑根据。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错误。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 ),“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A M ( ) O ( ) S( )P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 )决定的。A变项 B量项 C质 D量项和质2

6、“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 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3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4“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

7、OPPOS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8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这是属于( )推理。A必然性 B假言 C完全归纳 D简单枚举归

8、纳10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 )。A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三、图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A强制措施 B逮捕 C取保候审2设S真包含于P,M与P交叉,M真包含S,用欧拉图表示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关系。四、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54分)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

9、?为什么?3某企业财会科大量现金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备作案的条件,或者是李某所为,或者是赵某所为;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企业财会科的现金,所以不可能是赵某所为。”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体内检出了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5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6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

10、被害人的妻子说:“凶手一定是李某,因为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而且他当过兵,枪打得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 关系或 关系的判断假。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5、选言判断可分为和两种。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杭州人是

11、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负概念D、单独概念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差等关系B、矛盾关系C、反对关系D、下反对关系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12、A、SAPB、SIPC、SOPD、SEP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A、p并且qB、p或qC、如果p那么qD、p要么q8、“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从( )来说明的。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9、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正确结论的是()A、PASB、PISC、PESD、POS10、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 )。 A、都是必然的 B、都是或然的 C、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

13、的 D、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2、当p假q假时,下列复合判断为假的有()(1)pq (2)pq(3)p要么q (4)pq(5)pq3、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1)受贿(2)末犯法(3)末受贿(4)犯法(5)并非没有犯法4、不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1)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2)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3)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4)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5)具有可同真但不可以同假的关系的判断5、下列判断作为推理结论,可用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