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099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桂云(7)(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产业概论,作者 :李思屈,责任编辑:李桂云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IDPN: 308-2010-76 课件章数:9,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产业,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一、什么是“文化” ?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教化。 从一般概念对文化的理解来进行归纳整理,文化的五种含义:(1)文化即知识;(2)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素养;(3)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4)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文化是精神文明对人本身的影响和塑造过

2、程,即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二、什么是“文化产业” ? 1.“精神产品和服务”说 2.“意义内容”说(三个层次) 3.“版权产业核心”说 4.“工业标准”说 5.“文化娱乐集合”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 、“外围层”和“相关层”(图1.1) 。,图1.1,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一个社会的文化生产,既有产业性质,又有事业性质。 产业性质主要指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流和消费这些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是指从事文化生产、流通的主体可以通过资本或劳动的投入获得利润。 文化事业指的是文化服务于人类的公益性特征,文化事业的运行并不以取得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以精神旨趣和社会效

3、益为目标。文化事业体现了文化的超物质功利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活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方面,都是国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危及文化体系的健全完善和健康发展。 一方面,文化的产业化有助于极大地提高文化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文化的事业性质又使文化活动不能简单地、一概地产业化,否则就会伤害文化本身。,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一、产品的精神性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产品的精神性,是人类的精神构成了产品的基本内核。 精神的内容才是文化产品的本质。 正由于文化产业的产品具有精神性的特征,它具有意识形态性。,二、消费的娱乐性 在

4、消费形式上,文化产业提供的价值主要是娱乐功能,我们把文化产业的这种特性称为消费的娱乐性。 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娱乐功能。 如何既照顾商品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规律,又照顾到文化产业产品精神性的原则,使大众的娱乐层面不断提高,这是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特殊矛盾。,三、产业的依附性 产业的依附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文化产业对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政策、制度环境有更大的附属性和依赖性。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 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 当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国家的政策制度环境时,就能得到快速发展;而当其与一定的政策

5、制度环境不相适应时,发展就会减缓,甚至停滞。,第三节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生产的角度看 从生产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从技术的角度看 从技术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属于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投资的角度看 从投资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属于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从消费的角度看 从消费的角度看,文化产品的消费是正在形成的消费热点,正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基础。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00% 恩格尔定律用食品支出占消费

6、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中国政府为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助推器 当代文化三方面的变化: 存在形态的变化:“书”的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 “书”的含义大大扩展 。 消费方式的变化:普通家庭正在成为大众文化产生的重要场所。 整体格局的变化:文化形态消费方式的变化,冲击着相关文化的种类。传统上以“阅读”为主的文化格局的变化。,三、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的产业化实际上意味着把商品经济的机制引入文化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生产力,而且也使文化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得到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

7、力。 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集中体现现代经济、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全球性新兴产业。,从国内看,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生产、制作、传播等新型产业链已经形成,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财富。 人们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文化产业将成为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第四节 文化产业理论的创建和发展 一、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观点: 金钱是文化

8、工业运转的枢纽和动力,是它存在的目的和根源。 文化工业消除了人的个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文化工业已丧失了艺术的超越性精神,立足于世俗基础。 就艺术技巧论,所有文化工业的作品都是以完善的技术为后盾的。,由上述可见:文化工业中的创作必然走向程式化,程式化的创作又必然带来语言的限制。 它首先表现在个人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包围、改造下,日益失去自己的头脑和判断能力,成为纯粹被动的文化受众和消费者。 法兰克福学派,一直关注大众文化在消费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他们分析了文化产业和消费社会稳定当前资本主义的方式,并相应地寻求新的政治改革的措施、政治变化的机制和政治解放的模式。法兰克福学派的

9、贡献在于,最早提出了文化产业模式在当时的资本制度下对大众文化的重要社会作用。,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一方面,英国文化学派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他们的观点反其道而行之,为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高声叫好。 霍尔认为:制作文化产品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受众对文化产品进行消费,是“解码”的过程。 受众的接受模式三种立场:“支配 霸权立场” 、“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和“对立码。,霍尔指出大众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完全被媒介及主流意识形态操纵。从此,伯明翰学派形成了对于大众文化的乐观态度。霍尔的这一理论深化了前期的文化批判理论。 在文化产业化时代,文化的概念具有两层含义:

10、第一种是用大写字母开头的“总体性文化”(Culture) ;第二种是用小写字母开头的各民族的“具体的文化”(culture) 。伊格尔顿既反对片面的精英主义,也反对片面的大众文化,他的理论是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辩证批判。,三、美国文化产业理论 美国文化产业理论是对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继承和创新。 费斯克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文化工业促成的。”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重新解读文本,生产出自己的文化。约翰 费斯克还提出“两种经济” 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特点五种差异的消失。,四、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兴起 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1979年,广州东方

11、宾馆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 与此同时,关于文化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关于“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事实上一直被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关注。 中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人首次全面阐述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意见。,随着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时代” ,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对文化产业的政策也进一步明朗化。 练习、思考与案例 (1)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大体包括哪些门类?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案例分析:阅读课后文章,谈一谈你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建中国文化产业自主品牌的战略意义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