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6011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专业知识药理学汇总版1(共3份)(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药师考试辅导 专业知识 药理学课程特点:强化冲刺班,课时约13个小时;课程要求:听课考点、重点、难点;记忆表格、结构图、顺口溜;练习做题目课前导入:第一节 绪言第二节 药效学第三节 药动学第一节绪言考纲:单元细目要点要求绪言1.药理学的任务及内容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药理学熟练掌握2.新药的药理学临床前药理研究,临床药理研究掌握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药物机体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机体:有机整体;离体组织器官;培养的细胞;病原微生物。(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2、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二、新药药理学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1)主要药效学;(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一般毒性;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4

3、)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1)I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2)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3)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4)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第二节药效学考纲二、药效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治疗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

4、分类及概念: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2.受体理论(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2)受体学说3.药效学概述(1)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作用强度、效能、最小中毒量、极量、量反应、质反应、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续表药效学4.影响药效的因素(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种属差异等(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3)耐受性、抗药性、依赖性、成瘾性等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5、机体各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另外一些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选择性是相对的,选择性高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广,但不良反应较多。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

6、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首次用药很少发生;过敏性终生不退;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蚕豆病。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乐定或普萘

7、洛尔突然停药,都可引起反跳现象。 依赖性:心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戒断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和特点ADR种类用药发生人群严重性发生原因副反应治疗量多数病人轻度不适药物选择性较低,治疗目的不一致毒性反应较严重长期大量使用急性毒性短期过量少数较严重损害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慢性毒性长期蓄积少数较严重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系统致畸作用孕妇用药妊娠早期难以判断胚胎细胞基因突变致癌作用重复用药极少病人严重体细胞基因突变后遗效应治疗量停药后后遗效应短暂或持久阈浓度下残存效应续表继发反应连续用药少数严重治疗矛盾停药反应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多数原有疾病加剧受体上调、受体增敏变态反应任何剂量极少较严重过敏体

8、质特异质反应 任何剂量 少数较严重遗传变异依赖性连续用药少数严重精神依赖性心理渴求身体依赖性 生理适应二、受体理论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等)结合并产生效应。2.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的总称。3.受点(位点):受体上能与配体结合的活性基团;4.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受体被饱和时,达到药物的最大效应;竞争性与同一受体结合的药物之间产生互相影响特异性特定的受体与特定的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结构专一性受体只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结合立体选择性同一药物的不同光学异构体与受体的亲和力相差很大可逆性配体与受体可以结合,

9、可以解离;高亲和性(灵敏性)极低的配体可引起显著的效应;多样性可有多种亚型,可有动态变化;区域分布性决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配体结合强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结合能力越强,药物活性越强5.受体的类型按受体所在位置不同细胞膜受体: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胞浆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胞核受体:如甲状腺激素按受体蛋白结构和信号转导的机制不同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如:GABA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 如:M-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等酪氨酸激酶受体 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 如:甾体激素、甲状腺激素6.受体的调节: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为受体的调节向下调节(受体

10、脱敏):长期使用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耐受性如: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疗效下降向上调节(受体增敏):长期使用拮抗剂,使受体数目增加反跳现象如:普萘洛尔,突然停药,表现为敏感性增高三、药效学概述(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1.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药物亲和力不同。2.内在活性:或称效能,药物激动受体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内在活性以表示:=1 =0013.激动剂与拮抗剂:(1)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特点比较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机制与激动剂竞争同一结合位点,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 与位点以外的基团结合,影响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药物相互作用(狭路相逢勇者胜) 可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

11、度而达到单用激动剂时的水平 不可通过增加激动剂的浓度而达到原有水平对激动剂的影响 影响激动剂的亲和力但不影响内在活性既降低激动剂的亲和力,又降低内在活性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见下图)阈剂量增加、曲线平行右移曲线效能不变阈剂量增加、曲线不平行右移、效能下降例题A.患者服用治疗量的伯氨喹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苷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毒性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1【正确答案】B2.后遗效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2【正确答案】E3.继发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

12、239101203【正确答案】C4.特异质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4【正确答案】A5.副反应是 答疑编号700239101205【正确答案】D【A型题】有关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蛋白质B.有饱和性C.有特异性D.只能与药物结合E.与药物结合是可逆的 答疑编号700239101206【正确答案】D(二)药物的作用机制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如:改变渗透压(甘露醇脱水,硫酸镁导泻)、改变pH(抗酸药治疗溃疡病)、络合作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络合剂解救重金属中毒)。 2.特异性药物作用: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

13、受体)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1.构效关系:药物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2.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1.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包括基本骨架、侧链长短、立体异构、几何构型)的改变均可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效及其毒性。2.量效关系概念: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或减,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量-效曲线(浓度-效应曲线)横坐标:药物剂量,以血药浓度表示;纵坐标:以药理效应,有质反应、量

14、反应两种表示形式(四)量反应和质反应 药物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量反应在个体上反应的,以连续变化、量的分级表示的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称为量反应。如:心率的增减、血压的升降、尿量的多少等质反应在一群体中反应的,某一效应的出现是以阳性(或阴性)反应出现的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的量效关系,称质反应的量效关系。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及相关参数 参数相近名词定义最大效应(EMAX)效能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是药理效应的极限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是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效价强度效价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效价越大。反应药物的亲和力效价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