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575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二极管课程创新杯说课大赛国赛说课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二极管,四川省贸易学校 古克勇,特殊二极管,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1、选用教材,2、本课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特殊二极管的符号和外形,能够正确的区分出各种特殊二极管。 (2)掌握特殊二极管的工作条件及特性。 (3)学会判断特殊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 (4)了解特殊二极管的应用。,2、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测试特殊二极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 (2)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培养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本课重点、难点,重点: 难点:,万用表的熟练使用和特殊二极管 质量的正确判断方法。,2、特殊二极管的极性及质量判断,1、特殊二极管的符号、特性、工 作条件,二、说教法,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对比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教学法,多媒体,特殊二极管演示测试,板书,三、说学法,学法:,比较学习法,实作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一)新课导入 (5分钟),(二)课堂演示教学 (18分钟),(三)学生实作,教师指导(15分钟),(四)学生问题反馈及本节课小结(5分钟),(五)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MF47型万用表3

3、2只 二极管(稳压、发光、光电、变容、激光二极管)各32只,普通二极管1只,新 课 导 入,课前准备,复习,引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新 课 导 入,课前准备,复习,引入,教师,学生,提问,回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利用问题:普通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导通状态,那么有没有哪一种二极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二极管。引入新课,新 课 导 入,课前准备,复习,引入,教学过程(二):新课讲解,新 课,特殊二极管的符号、外形、实物,特殊二极管 工作条件、特性、应用的比较,特殊二极管的极性及质量判断,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习方法:比较学习法,教学过程(二):新课讲解

4、,新 课,特殊二极管的符号、外形、实物,特殊二极管 工作条件、特性、应用的比较,特殊二极管的极性及质量判断,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学习方法:比较学习法,教学过程(二):新课讲解,新 课,特殊二极管的符号、外形、实物,特殊二极管 工作条件、特性、应用的比较,特殊二极管的极性及质量判断,演示稳压二极管的 极性、质量判断方法,比较其它二极管 与稳压二极管极 性及质量判断的 异同点并板书,演示其它二极管的测试,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二极管测量 学习方法:比较学习法,教学过程(三):课堂练习,课 堂 练 习,任务布置,教师,学生,

5、学生测试各类二极管,判 断它们的极性和质量,并 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实作学习法、协作学习法,指导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巡回指导并规范 学生的操作技能,相互检查学习,教学过程(四):本节课小结,小 结,学生反馈提问,小结,对本次课所遇问题反馈提问,教师答疑,本节课内容小结并指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五):作业布置,课 后 作 业 布 置,作业量:教材第7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完成时间约20分钟,难度:适中,五、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1、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设计,2、五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与设计,六、说 板 书,1.2 特殊二极管,1、稳压二极管 2、发光二极管 3、光电二极管 4、变容二极管 5、激光二极管 主板书区 6、各类特殊二 极管的极性和质 量判断比较,副板书区,七、说教学反思,1、本课亮点: 2、反思:,(2)做中教、做中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融为一 体的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巡回指导,规范操作并及时答疑,起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1)比较学习法的应用,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 有更多的时间实践。,多一些师生互动,随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多一些动手操作,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