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516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19486-6 会计学概论第三章PPT(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概论课件,会计学教研室 2008.11,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一节 复式记账 一、记账方法 记账方法就是根据一定的原理,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

2、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有三种: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及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增减变动及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 借贷法则为:资产的增加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则记入账户的贷方;与此相反,负债和资本的增加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账户的借方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具体结构是: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数,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资产的实有数。

3、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 . . .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期末余额 (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这类账户的具体结构是: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反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实有数额。 借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 . . . .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贷方期初余额 +

4、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期末余额,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三)成本类账户结构 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若有余额也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借 成本类账户 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 . . .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借方期初余额 + 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 借方期末余额 ,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四)损益类账户结构 1、益类账户结构 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

5、,即:贷方登记各项收入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或转出数,由于贷方登记的收入增加合计数在期末时一般都要从借方转出,因此益类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益类账户 借 贷 本期减少 本期增加额 或转出额 . . . 本期发生额 = 本期发生额 2、损类账户结构 损类账户的结构应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反,即:借方登记各项费用支出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支出的减少或转出数,由于借方登记的费用支出增加合计数在期末时一般都要从贷方转出,因此损类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损类账户 借 贷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 . 或转出额 . . 本期发生额 = 本

6、期发生额 综上所述,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其含义灵活,代表着账户记录的方向。初学时,切不可单纯地理解为“借记增加贷记减少”或“贷记增加借记减少”,借和贷究竟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要根据账户反映的具体经济内容(即账户的性质)来决定。就余额而言,一般说来,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因此,可以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断账户的性质,这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便于理解和掌握各类账户的结构,现将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概括表

7、示如下: 账 户 结 构 汇 总 借 贷 资产的增加 资产的减少 负债的减少 负债的增加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成本的增加 成本的减少 益的转出 益的增加 损的增加 损的转出 期末余额:资产或成本余额 期末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余额,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方 贷方 资产增加 负债增加 贷方 所有者权益增加 所有者权益减少 借方 资产减少 负债减少 贷方 借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归纳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四、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一)账户

8、的对应关系 采用借贷记账法,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关系。我们将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叫作账户的对应关系;将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二)会计分录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记账户名称、借贷方向和登记金额的记录。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是通过在记账凭证上编制会计分录来完成的。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列示如下: 1、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确定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及类别。 2、分析经济业务引起的数量变动。 3、根据前两步的分析,结合不同类别账户结构确定借贷方向。 4、确定登记金额。 5、检查借贷金额是否相等。,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

9、三章 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分录 一借一贷 会计分录 一借多贷 复合分录 多借一贷 多借多贷 五、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为了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本期全部账户的记录进行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验算方法 。 (一)全部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依据确定的。 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为: 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 (二)全部账户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余额试算平衡以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确定的。 公式为: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

10、= 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 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的试算平衡,是在每个月结束时,根据月末结出的各个账户的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第三章 借贷记账法,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经过试算后如果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查明原因,予以更正。但是如果借贷金额平衡,并不能肯定记账绝对没有错误,这是因为存在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的错误。如:漏记、重记、借贷双方金额同时错记(多记或少记)、应借应贷账户互相颠倒 、错记账户名称 、某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恰好被另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抵消。 综上所述,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2019年5月23日 下午10时2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