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508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沈明其 (8)(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作者:沈明其,责任编辑:周卫群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IDPN:308-2009-129 课件章数:18,第十五章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ISLMBP 模型 第二节 内外均衡 第三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四节 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第一节 ISLMBP 模型,一、BP 曲线,国际收支差额即为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差额之和,用公式可表示为: BP NX NF 式中BP 为国际收支差额;NX 为净出口,即一定时期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代表经常项目差额;NF 为资本净流出,即一定时期内从一国国内流向国外的资本量和从国外流向国内的资本量的差额。,(

2、一)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函数简化地表示为: 式中e 、Y 、E 、Pf 、P 分别为实际汇率、本国国民收入、名义汇率、国外价格水平和国内价格水平。,(二)资本净流出函数 净资本流出是本国利率与国外利率之差的函数,假定这一函数是线性的,则资本净流出函数可用下式来表示: 在国外利率水平既定时,本国利率越高,流出的资本就越少,流入的资本就越多,即净资本流出越少;反之,则相反。故NF 是本国利率i 的减函数,即NF( i) 。,(三)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与BP 曲线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 ,国际收支平衡条件是BP NX NF 2 54 或NX NF 。 当国际收支

3、平衡时,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相等,根据前面分析,净出口是本国国民收入的减函数,资本净流出是本国利率的减函数,所以有: NX (e+, Y) NF (i) 在式中,国民收入与利率符号相同,表明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 和利率的相互关系,成同方向变动。 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平衡时所有国民收入与本国利率的组合点构成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称作BP 曲线。,(四)BP 曲线的移动 在导出BP 曲线时,我们假定某些因素(如国内外价格水平、汇率、国民收入等)保持不变,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BP 曲线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 以汇率变动为例,当汇率上

4、升时即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就增加,为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平衡,资本的净流出必须相应增加,本国利率水平要相应降低,即国际收支在更低的利率水平下达到平衡,BP 曲线向下平移。,如图- 所示,假设初始国际收支平衡时的汇率为e ,此时净出口曲线为NX (e ) ,国际收支曲线为BP (e ) 。 假定某一时期,汇率由e 上升到e ,由于净出口是汇率的增函数,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曲线向上平移到NX (e ) ,在相同收入水平下,净出口比原来增加了。 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资本净流出必须增加,利率水平必须下降,即国际收支在更低的利率水平下达到平衡,国际收支曲线向下(右)

5、平移到BP (e )的位置。,二、IS LM BP 模型,将BP 曲线引入IS LM 模型,即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加入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便可以形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IS L M BP 模型。 开放经济均衡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均衡。在以利率i 为纵坐标、收入Y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用三条曲线,即IS 曲线、L M 曲线和BP 曲线来表示,如图 - 所示。,其中,IS 曲线给出了在现行汇率下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L M 曲线给出了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BP 曲线给出了在给定汇率下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和

6、收入的组合。 当IS 曲线、LM 曲线和BP 曲线恰好交于E 点的时候,便会有唯一的一组利率i 倡、实际国民收入Y 倡和汇率e 倡,使得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及国际收支均衡这三种均衡同时实现。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是此i Y 平面上的唯一的三重均衡点。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倡,则此时的均衡是充分就业的均衡。相反,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图中所示的,则此时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在资本不完全流动时,BP 曲线不一定经过IS 与L M 曲线的交点,i Y 平面中除E 点外的其他任何点都是非三重均衡点。 例如,如果BP 曲线位于IS 与L M 的交点E 的左方,如BP所示,由于

7、i 倡与Y 倡的组合点E 位于BP线右边,意味着在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时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如果BP曲线位于IS 与LM 的交点E 的右方,如BP所示,则意味着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存在着国际收支顺差。,第二节 内外均衡,一、内外均衡与米德冲突,开放经济下,对一个国家而言,一般要力争宏观经济达到如下两个均衡:宏观经济的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 所谓宏观经济的对内均衡,是指实现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充分就业,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上要达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并且是等于充分就业水平下的总供给,这样国内的资源实现了有效配置,并且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此外,还需要保持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8、所谓经济的对外均衡,是指使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状态,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流入流出均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米德冲突”的基本内容: 当一国处于失业和逆差并存的境况时,若政府采用扩张性的支出变动政策,总需求增加,就业增加,但国际收支逆差加剧了;若政府采用紧缩性的支出变动政策,这有利于国际收支改善,但失业加剧了。 当一国处于通胀和顺差并存的境况时,支出变动政策的实施也处于两难境地。 因此,一种政策工具难以兼顾两个政策目标,在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过程中,一个目标的实现总是以另一个目标的失衡为代价的。,二、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一)丁伯根法则 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一种

9、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 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N 种相互独立的有效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指出了应运用n 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来实现n 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二)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对于政策调控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 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最大优势的工具。,罗伯特蒙代尔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

10、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搭配的范例,(一)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搭配 斯旺曲线阐述了如何通过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搭配,来达到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的目标。,(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横轴表示表示政府支出水平,代表财政政策,离原点越远,表明政府支出水平越高,此时财政政策趋于扩张;纵轴表示利率,代表货币政策,离原点越远,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此时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第三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分析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是 世纪 年代提出的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

11、ing Model) ,简称M-F 模型。 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是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为假设前提的开放经济模型。它是一类特殊的IS LM BP 模型,其特殊性表现在BP 曲线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而成为一条水平线。,横轴为国民收入Y ,纵轴为利率i ,假设经济的初始状态处于E 点,这时国内利率水平i 与国际均衡利率i 水平一致,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BP 。 由于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所以BP 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我们仍假定经济最初处于均衡点E 。 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一国只需通过财政政策而不需任何货币政策就可以实现内外部平衡。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则

12、一国不可能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任何扩张或紧缩货币供给的企图都将被资本的迅速巨额流动及央行保持固定汇率的承诺所抵消;而财政政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却进一步扩大了。,第四节 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货币主义方法的基本假定是国际收支的任何不均衡都是基于货币不均衡,也就是人们所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同货币当局所供应的货币数量之间不一致。 其分析强调的是货币供求的决定,而这也将决定国际收支。 因此货币主义者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而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经济整体,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是由于人们分别对国内货币储备的过量需求或过量供应造成的货币现象。,过货币主义方法认为如果货币当局对国际收支失衡不采取任何抵消政策,那么这种失衡可通过货币机制自行消除,不可能长期存在。 货币分析法还能很好地解释在固定汇率机制下的世界性通货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