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491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通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晓菲 (1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法理论技法与作品欣赏,作者:范 斌,责任编辑:陈晓菲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DPN:308-2009-176 课件章数:16,第五章 篆 书,第 五 章 篆 书,一 概 述 二 小篆的技法特点,一 概 述,(一)甲骨文 甲骨文的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二) 大 篆,1.金文 2.石鼓文,(三) 小 篆,小篆的传世作品,以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和后人翻刻的峄山碑为代表。,二 小 篆 的 技 法 特 点,(一)小篆的特点 小篆的特点主要是体正势圆,结构均衡婉转,时有对称,线条环曲勾连,典雅平和,形体长方,字取纵势。 小篆的笔法比较简单,基

2、本保持中锋用笔,藏头护尾,不外乎横画、竖画、弧画和圆环等四种。,(二)小篆的运笔方法 运笔方法是:藏锋起笔;提笔裹锋运行;回锋收笔。,1.横,(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竖,(1)笔尖向上逆入引至顶端;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轻提锋颖; (4)顺势提收。,. 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竖弯,(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转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 上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

3、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得自然不留痕迹。,. 下弧,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 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 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 弯 曲 弧,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笔锋,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腕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三) 小 篆 的 笔 顺,.先中间后左右,.先外包后里头,.先主笔后副笔,.先副笔后主笔,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即可。,(四) 小 篆 的 结 构,.独体结构,2.向背结构,3.相让结构,4.排叠结构,.包裹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