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5453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准确性。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3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教学重难点1积累语言,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准确性。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教学设想1准备一些宫殿式建筑、北京的宫廷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影音资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比较鉴赏,感觉苏州园林的“图画美”。2

2、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3指导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苏州园林文化的资料,体会其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作者。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的大成。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曾举办过世界遗产大会。沧浪亭、狮子林、拙

3、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他写的苏州园林从欣赏者的角度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4、。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老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

5、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鉴赏(jin)轩榭(xun)池沼(zho)镂空(lu)叠嶂(zhng)邱壑(h)斟酌(zhn zhu)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重峦叠嶂: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重重叠叠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闲适:闲静舒适。一、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概括大意1(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2(自然段

6、)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3(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点题:各地园林的标本总说: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大处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人如在图画中分说:每个角落的图画美细处着眼门窗雕镂琢磨工夫建筑材质颜色搭配结语质疑问难1本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明确:从整体到局部。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主要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7、明确: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3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明确: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的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相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在结构层次安排非常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言其共性: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出现一幅完美的图画。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从主到次,使文章条理清晰。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回顾一下上学年学习过的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明确:举例

8、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例子见书中批注)总结固趣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我们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要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第2课时教学目的研讨课文,深入探究;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准确性。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1930年月,朱自清在北平的清华园,写了一篇题为我所见的叶圣陶的小散文,内中提及1921年秋第一次见到28岁的叶圣陶时的感受,为他那

9、年纪并不老但“朴实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所感染。在其后的交往中,朱自清在叶圣陶身上,见到很多看似寻常却也崎岖的景象,并认定,叶氏的沉默寡言而不喜欢论辩、极为和易而从无怒色,是一种智慧之举;此外,提笔从容而文稿极清楚、生活随意却极有秩序、态度积极却不怎么浪漫,这些,均“出于天性”,出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这段说到了叶圣陶先为人与为文的特点,做到了文如其人,上节课我们了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从语言的角度,理解他如何在语言运用方面是如何做到语言简洁生动的。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1这篇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明确: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

10、印象是什么?应怎样理解作者说的总印象?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3作者是怎样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明确: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4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自然段)的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5理解

11、本文的语言。“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比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与“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这两个句子,说说表达效果为何不相同?明确:前一句用“大多”来说明比较客观,作者是仅在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内介绍苏州园林的,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而后一句用“

12、全”就太绝对了,如果没有一处一处的考察核实,就不宜这样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明确: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1你对本文有怎样与众不同的见解?2学习本文之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总结固趣本文语言特点首先是力求从观赏者的角度来体现园林之美,写游览者的感受恰切、精当,表明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其次语言精确简洁,用词妥当,含义丰富。布置作业:预习故宫博物园,要求基本读懂,列出不懂之处。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他是一位至诚者,一位“择善而固执之者”的

13、君子抓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把儒家的大道理用得具体而微,塌塌实实。他从如何编写语文教材入手,针对教材标准、教材性质、教材功能、教材归宿等环节,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措施,而这些见解和措施,却都以“实际”为鹄的,这,是无比的重要。“诚于中而形于外”,大的目标,总要落到实处,之于道德修养与礼仪实践的关系,叶圣陶先生独有会心。表里如一、内外一如,此时的人,便可以实现能量和智慧的最大发挥,实现最大的生存价值,这时他个人的价值,已不仅仅局限于其一人一身,而是扩展到社会性、永久性。在做小说编辑期间,叶圣陶先生发现并扶植过的作家有茅盾、巴金、丁玲、戴望舒诸人,遂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坛伯乐”,其功厥

14、伟。伟大出于艰辛。大凡伟大却看似寻常之背后,一定是蕴涵了非常之艰辛的。叶圣陶先生的看似寻常,其文、其人,却是埋藏了非常人所可知所可解的“艰辛”的内容的,那其中,乃有一种个人的大牺牲在焉。朱熹评圣贤之志,有云“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合流”,然而正是这种“乐其日用之常”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却因着其平常之极,便立即又与大多数的、普通的、一般世人生活着的“平常”拉开了距离,显得极不平常起来,所谓超群拔俗,正是此意。不媚于俗、不累于心,乐其日常、克念即圣,而终能与天地万物相往还,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叶圣陶先生,正是在平凡与伟大、真实与理想之间,走了出来。他是一位

15、至诚者,一位“择善而固执之者”的君子,在人生与艺术的净土上,他实现了精神的逍遥之游、永恒之旅。叶圣陶与苏州园林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一八九四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游过的园林达十多个。我们还可读到圣翁留下的有关苏州园林的诗文。叶圣陶出身清贫,幼年时在一家富家自设的私塾附读,后进苏州草桥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因无力升学,便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小学教书。叶圣陶酷爱文学,也钟情园林。中学时代他就开始文学活动,曾与同学顾颉刚、王伯祥等组织了诗社“放社”,创办了刊物课余丽泽。他们经常在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里举行文学活动,并向上海的民立报等报刊投稿。一九一三年夏天,叶圣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