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352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二)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在此此卷卷上上 答答题题无无效效 ) 绝绝密密 启启用用前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语 文(二)文(二)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

2、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的差异性是本质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万物作为认识对象。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主客对立,这便是 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逻 辑学。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这种思 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人与 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中国人关注的如何做到“知天” “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

3、界。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 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如 窦娥被迫害致死,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窦娥申冤,悲情被逆转了。 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但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 烈的挑战,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 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而中国人看来,悲剧形成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 理想社会秩序,也因小人存在,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也在

4、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现实社会变 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但中国人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惩奸除恶,仍有 希望、机会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像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 西方人希望超越现实世界,通达绝对生命,最终理想要实现生命的超越。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 精神”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极;可置身的现实世界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 实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西方悲剧思想正是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与西方传统悲剧思想相比,中 国思想家的理想在道家看来便是“物我两忘”通达自然天地,在儒家看来是“人

5、皆可为尧舜”,在佛家看来则 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国人更关注的是人的德性要求、人格磨练和品质修养。忠、孝、侠、义几乎成 为大多中国传统悲剧弘扬的主题。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张生以偷情始,最终考上状元,正 大光明将莺莺迎娶,回归至传统道德体系。 西方的歌舞很早就从戏剧中分裂出来,分别形成了“歌剧”和“舞剧”,“话剧”则以对话为主,语言主 导着整个戏剧。西方哲学从来就有语言崇拜的传统,认为“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具有抽象、概 括的语言有其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 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6、对于中国人来说,“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歌、舞、白不曾分离,歌舞成为中国传统戏剧 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摘编自蹇河沿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西方悲剧具有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是因为西方人侧重关注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 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 B中国哲学虽有主客体之分,但强调主客交融,物我感应,物我相知,“天”“人”一体,这构成了中国传 统悲剧艺术的认识基础。 C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使人情感振荡;中国传统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尾,给人情绪安抚

7、,这表现出 中西不同的审美追求。 D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它倡议一种追求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和理想 化的社会道德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二段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悲剧最基本的区别,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的则是“天 人合一”。 B第三段论述了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在追求中的生存焦虑,而中国传统悲剧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 间的巨大差距。 2 C文章开头提出中、西传统悲剧有本质性差异观点后,分别从审美追求、悲剧根源、悲剧理想和戏剧表现形 式的角度加以论证。 D文章论证手法多样,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例论证综

8、合运用;引用毛诗序是为了论证歌舞在中国传 统戏剧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从来没有像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因而中 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 B中国传统悲剧一方面揭露社会邪恶势力,鞭挞奸臣贪官、污吏屑小:一方面呼唤良好社会秩序的出现,张 扬忠臣良将、侠道义士。 C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 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 D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多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因为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 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

9、)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第四次零售革命”是由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由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直接触发的一场新的零售革命, 其本质是消费者主权的确立、流通生态的再造和零售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零售业的优势观、时空观和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一步改 变了零售的理念。电商成为这次零售革命的先驱和主力军,推动零售业产生颠覆性改变,消费者也受益颇大。 针对传统零售的弊端和电商的瓶颈与问题,有人提出“新零售”“智慧零售”等概念,这与“智能零售” 概念从内涵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均是对“第四次零售革命”当下先进的

10、零售模式的一种概括。 尽管零售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但传统的实体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众多电商都渴 望得到并拼命抢占实体店资源,争做智能零售先锋;传统零售店也在探索或寻找机会触网上线。发展智能零售, 首先应是零售理念的彻底变革,即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必须对消费者出于真心。 (摘编自王成荣第四次零售革命:从电商到智能零售) 材料二: 1.单渠道阶段 (1990-1999 年) 巨型实体店连锁 时代到来,多品 牌化实体店数量 减少。是砖头加 水泥的实体店铺 时代 2.多渠道阶段 (2000-2009 年) 网上商店时代到 来,零售商采取 了线上和线下双 重渠道。是鼠标 加水泥的零售

11、时 代 3.跨渠道阶段 (2010-2011 年) 实体店铺和虚拟 店铺交织,虚拟 店铺显得重要。 是砖头加鼠标加 移动网络的零售 时代 4.全渠道阶段 (2012 年-未来) 关注顾客体验, 有形店铺地位 弱化。是鼠标 加砖头加移动 网络的零售时 代 零售渠道变革的路线图 (李飞全渠道零售的含义、成因及对策) 材料三: 学者和实践者对于“全渠道零售”的理解,还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存在着诸多模糊的问题,特别是营销 学者和零售学者的反应,与实践相比,显得迟钝和冷漠。 “全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端到客户端之间所有形态的流通环节的总称,从形态上包括实体渠道、电子渠 道和直销渠道;从归属上分为自有渠道和

12、合作渠道;从级别上包含卖场、批发商、专营店、便利店等;从职能 上包括宣传、发展和服务。 从主体看,从事零售行为的可以是专业零售商,也可以是制造商、批发商,甚至消费者个人;从行为看, 零售行为和批发行为常常交织在一起;从范围看,一次大规模零售活动可能是全社会多个部门协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李飞全渠道零售的含义成因及对策 材料四: 电子商务服务的本质是满足消费。21 世纪以来,商业信息传递突破时空障碍、物流网络逐步实现全通联, 制约消费的一系列障碍正在逐渐消失,为此,消费亦得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基于现代信息互联技术,以 无限扩展的云为基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消费方式就是“云消费”。“云消费

13、”在技术层面具有三大核心 特征:“云内容”“云终端”“云支付”。 “云内容”即消费突破传统店铺限制,突破有形与无形的界限,突破商品与服务的界限;“云终端”即凡 是消费者接触的任何店铺或智能电子平台都可以作为提供消费的便捷终端;“云支付”指消费者可以利用任何 支付工具,无障碍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便捷安全,且资金互通共享。 “云消费”时代,信息成本逐渐成为交易成本中比重最大的成本。“云消费”以消费者为核心。当前随着 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智能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主流消费群消费模式表现出 三大基本属性:消费的体验化、专属化和社群化。 (摘编自赖阳、韩凝春(论“云消费”时

14、代的零售革命 4下列对材料中“零售”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信息技术变革是“第四次零售革命“的主要推手,而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则直接触发它确立了市场主权, 造成了消费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B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零售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消费者为主力军 的浪潮,推动了零售业的变革。 C20 世纪以来,“零售渠道”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全渠道零售”阶段,其时更关注顾客的亲 身体验,实体店铺地位被弱化。 D电子商务服务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在“云消费”时代,“零售”要满足消费者无障碍 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资金互通共享。 5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传统零售向智能零售跨越的时代,经营者应集中于理念与技术的创新,彻底变革零售理念,以消费者为 中心,必须以真心对待消费者。 B“全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端到客户端之间所有形态的流通环节的总称,目前,学界对此研究尚不够深入, 与现实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 C本世纪以来,基于现代信息互联技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消费方式的“云消费”得以突破时空障碍, 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云消费”以消费者为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智能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主流消费群消 费模式表现出体验化、专属化和社群化等特征。 6在“云消费”

16、时代,“智能零售”给消费者带来了怎样的便利?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花工 刘庆邦 盛夏。正午。阳光炽白,树影发黑。在原煤炭工业部大楼东侧的花园里,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正在花丛中锄草。他穿一件半袖汗衫,敞着怀,头上戴一顶已经发黄的草帽。他的裤腿向上绾着,绾得一只高 一只低。他没穿袜子,赤脚穿一双塑料凉鞋。 无风,天气很热,他锄一会儿,脑门儿上就出一层汗。好在他左肩上搭有一条毛巾,为避免汗水流进眼里 模糊了视线,他不时地抽下毛巾擦一擦。擦完了汗,塌下腰接着锄草。 他的穿戴和干活儿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着怎么觉得有点儿熟悉呢?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习惯性 的穿戴,我老家的父兄们夏天在地里干活时不就是这样的穿戴嘛!他手中使用的锄板让我进一步认定,这位养 花人就是从我的家乡来的。我走过全国许多地方,知道只有我们家乡的农人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