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330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十)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在此此卷卷上上 答答题题无无效效 ) 绝绝密密 启启用用前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语 文(十)文(十)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 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阅读读题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 13 题。 艺术对于自然,是否应该持“依样画葫芦”的态度呢?艺术美是否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呢? 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长在藤子上的葫芦本来很好看,如果你的手艺不高明,画在纸上的葫芦就不很雅 观。许多香烟牌和月份牌上面的美人画就是如此,以人而论,面孔倒还端正,眉目倒还清秀;以画而论,则往 往恶劣不堪。毛延寿有心要害王昭君,才把她画丑。世间有多少王昭君都被有善意而无艺术手腕的毛延寿糟蹋 了。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 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 家大半都怕

3、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融自然丑于艺术美,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欢喜画老 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欢喜拿死尸一类的事物作诗题,雕刻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在自然中为丑的人 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可见,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然而,一般人大半以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不同,而其为美则一。自然丑和艺术丑也是如此。 这个普遍的误解酿成艺术史上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在都是错误的主张,一是写实主义,一是理想主义。在表面上 看,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似乎相反,其实它们的基本主张是相同的,它们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 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

4、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它们的艺术主张都可以称为“依样画葫芦”的主 义。它们所不同者,写实派以为美在自然全体,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作画的模型;理想派则以为美在类型, 画家应该选择一个最富于代表性的葫芦。严格地说,理想主义只是一种精练的写实主义,以理想派攻击写实派, 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所以,要明白艺术的真性质,先要推翻它们的“依样画葫芦”的办法,无论这个 葫芦是经过选择,或是没有经过选择。 我们说“艺术美”时,这种“美”都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我们在欣赏一片山水而觉 其美时,就已经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里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 好:“

5、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 ”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作出诗文, 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画家没有艺术手腕致使美好事物在画作中呈现出丑陋形象,就是自然美化为艺术丑。 B自然丑化为艺术美,是指在具有高超技艺的大画家笔下,原本丑陋的事物成为杰作。 C艺术史上的写实主义,认为美在自然全体,艺术家可以拿任何自然事物作创作模型。 D理想主义是一种精练的写实主义,认为美在类型,应该模仿最有代表性的自然事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

6、章在开篇连用两个问句,引起读者注意,提出了艺术是否要模仿自然的论题。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艺术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C文章指出艺术史上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错误的,并就二者关系进行了论证。 D文章由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到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质,论证层进,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自然美丑与艺术美丑虽对象和成因不同,但其美丑一致,融自然丑于艺术美,可以突出美。 B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主张完全相同,认为艺术的任务是模仿,艺术美来自对自然的模仿。 2 C只要推翻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在艺术创作中机械模仿自然的做法,就能明白艺术的真性质

7、。 D艺术美由艺术家凭情趣和才学创造出来,自然是原料不是艺术,仅模仿自然得不到艺术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于是之 陈丹青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 ,出台的都是目下 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但是不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所以更不见佳。一句话:话剧腔。这才想 到二十年前看茶馆 。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顺溜了:富裕票! 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仰头看,蓝天野

8、、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 我瞧得清清楚楚。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 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一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 动经久不息多少年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 ” 是了。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将退了,就看不 到这阵势了。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 信。信的内容,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场茶馆 ,太棒了

9、!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 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戏看!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信寄出,我睡踏实了。只是往后好些天 走进走出的,我总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 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么不起眼地撩几下 子,绝了! 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信封吧。字迹清 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 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大师回信,大师谦逊,诚

10、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 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实 话说,也有点儿失望。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他真的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 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真的谦逊,真的相信。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 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 民!于先生开过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 因为他是“于是之”!我

11、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 翌年我出国去。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他说,他每次出台前就对自己念叨 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豁出去,反而演好了。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 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一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 回没演砸。 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 ,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得住他的戏。在 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中, “体验”着, “生活”着。可是 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 ,一边流泪,一边庆幸“没演砸”那一

12、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 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选自多余的素材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中开头写观看话剧阮玲玉这一内容,是为了反衬茶馆的表演本色当行,同时引出下文看话剧 茶馆的故事。 B第段写到作者在聚光灯下连几位话剧演员的“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 ,这个细节表现了 作者对话剧演员的喜爱及对传统话剧的狂热之情。 C第段结尾处写到一位小姑娘朝着于是之喊道:“永别啦,王掌柜” ,这表达了观众对于是之表演成就的赞 叹之情和对于是之告别舞台的遗憾之

13、情。 D文章两处都有写到作者对于是之的失望之情。失望的原因是他认为于是之不够诚心,不够自然。 5作者在文中称于是之为“大师” ,请结合全文分析“大师”的具体表现。 (6 分) 6第段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对于是之赞赏之情?请找出并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3 京口漫笔 岑桑 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镇江。镇江古称京口,是南京的外卫,在历史上与南京 同兴替。三国时,孙吴在此起家;南北朝时,刘宋据此立业。历代江南有事,这个形势险要的滨江城镇,往往 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带的自然环境也可谓得天独厚,

14、大江奔流至此,浩浩滔天,气度无涯,直让四周景色大 增瑰奇。走马观花,穷一日之游,也只浏览了江边的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 游到焦山,有个遗迹却曾使我感慨万端。 “焦山山里寺,金山寺里山” 。与金山的江天寺凌驾于山上不同, 焦山的定慧寺是藏在山的怀抱之中的。要到定慧寺,须通过山门。山门迎面有一堵墙,墙上嵌有一板黑油油的 碑石。在这块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碑石在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周散开。我 问那位渡我们过江的老艄公。老艄公答道:“这伤疤,比我还要老多啦!从前听人家说,这是夷鬼打的呢!” 老艄公的答话,使我把碑石上的伤疤,同一百二十多年前鸦片战争的镇江之役联系起来。18

15、42 年 6 月间, 英国侵略者攻陷吴淞后,两江总督牛鉴望风而逃;英寇继续攻陷宝山、上海,随即溯江而上,追逼江宁(南京) 。这时牛总督逃至镇江, “劝谕”城内百姓捐银十二万两向侵略者进贡,请他们手下留情,免使镇江“生灵涂 炭” 。可是当这个卑鄙之徒还来不及施展他的“抚夷”之计,海盗们的兵舰已把炮口对准镇江了。牛总督眼见 形势危急,慌忙逃命,直跑江宁,上奏力主投降。朝廷里的那些被侵略者的凶恶形象吓得心慌意乱的统治者, 正在筹划如何顶礼加额向英国侵略者乞求和平的时候,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役,便在镇江这个山明水秀的 小城打响了。 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役啊!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在老百姓的支援和

16、配合下,只凭弓箭、刀剑、 矛戟和少量的土枪土炮,与拥有七八十艘兵舰和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万五千余英国侵略者,进行了激烈的 战斗。勇士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表现得无比英勇顽强,使侵略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连那个狂妄至极的著 名刽子手英国海军大佐义 J义律宾汉也不得不承认:镇江守军“做了一次最顽强的抵抗,他们寸土必 争,因此每一个城角都是短兵接战而攻陷的” ,守军的勇敢的确“令人心悸” 。可见这一役,镇江军民拼死奋战, 让侵略者尝到的味道是够苦的。那时英寇中的一个头目,在事后还犹有余悸地招认,他们在镇江之役所遭受到 的损失,比起侵华战争的以往任何一役都要惨重。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当年中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和无可估量 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朝廷里没有膝软善媚的当权派,那么,鸦片战争的结局,就不会是后来史书 上记载的那么一回事了。 还是把文章回到那弹痕累累的碑石上来吧!记得那天游罢,已近黄昏,我迎着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