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302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4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历 史 第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 。下列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 没有体现这一思想的是(D) A楚 B宋 C陈 D晋 【解析】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意谓新王朝成立,要先做好三件大事:兴 灭国,分封灭亡之国,如周初封夏、殷二代之后于杞、宋;继绝世,承继绝祀的世族,如周初立舜之 后于陈,颛顼之后于楚;提拔隐逸的人才,授之官爵。如此,就会天下归心。而分封成王弟于晋,不 在三件大事之中,故

2、选 D。 2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伯利克里说:“我们 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两 个“民主”的意思(B) A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C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解析】 尚书多方中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的、有德行的君主,主体是指统治者个人,内 涵是一种专制制度;古希腊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 ,是一种政治制度,主体是公民,内涵是奴隶 制民主制度。故选 B。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 尚黑,并为

3、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 本质上说明秦始皇(A) A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2 C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解析】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 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 对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出解释。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 者的信奉,以证明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故选 A。君权神授理论系西汉董仲舒提出, “阴阳五行”是 材料现象的描述,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治国理论

4、,故排除 B、C、D。 4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 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 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 【解析】从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流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而非篆书,不能单从两枚印章字体得出 A 的结论;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B 不

5、对;佛教传入时间是西汉 末年,D 错。只有 C 对。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 手条,当时称为“御札” ,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这从本质上说明(C) A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C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群臣对宁宗“时时下手条”而“事不出中书”表示愤慨,说明当时决 策体制完善,中书门下仍有一定的决策权,C 对;即将亡国不是材料关键所在,A 不对;D 仅为对材 料所反映出来的现象的解读,而非本质的解读,排 除;B 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为 C。 3 6在

6、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可也就 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 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C) A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重视理学,以备顾问 【解析】答题的重点在元朝“科举考试把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 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 ,这说明元朝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要用儒家宣扬封建礼教,毒害和 控制人的思想,以维护统治,选 C。 “民族歧视” “制度矛盾” “以备顾问”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A、B、D

7、。 7有学者认为,纵观二十四史,围绕皇位继承人而展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 堂悲剧的源头。由于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继承人,这使得各皇子及其母 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C)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古代中国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君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遭破坏,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 继承人”和“各皇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实质上都是君权至上的表现。所以答案 为 C。 8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 25 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

8、如下表 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 1841 年 1 月 5 日贵州1000广东 1842 年 3 月 24 日甘肃1000浙江 1842 年 6 月 1 日山西1000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解析】由表格的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 4 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符合史实;C、D 两项题目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A 项。 9恩格斯 1894 年 11 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

9、国以致命的打击。 ”然 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 场战争(C) A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B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10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 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 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根本原因是(C) A性格怯懦 B角色意识 C君主制度 D宗法制度 【解析】材料明确说明皇帝的

10、传统使命,是“君临天下,做忠臣孝子的表率” ,所以问题不在皇帝 之决心,而在于不能“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是制度问题。A、B 两项非主要原因。D 项迷惑性 大,但宗法制度服务于君主制度,慈禧也是依据君主制度“垂帘听政”的。故选 C“君主制度” 。 11学者易中天说,实际上,历史的进步往往因于妥协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下列史实 能够诠释上述观点的是(C) A版籍奉还 B公车上书 C清帝退位 D一票共和 【解析】日本倒幕运动中,幕府将军为了保住实权以退为进,实行版籍奉还,表面上是一种妥协, 实质是为了抵制维新和社会进步,不符合题意,排除 A;1895 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是一场爱国救 亡

11、的政治运动,不存在妥协,不合题意,排除 B;同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是以一票的优势 险胜,是斗争的结果,不合题意,排除 D;清帝退位,是三方(革命党、袁世凯、清皇室)妥协三方共赢 的结果,而且成功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避免了一场内战,有利于社会进步,选 C。 12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 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李欣淑的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 A李欣淑积极向上的心态 B临时约法对自由的规定 C新文化运动的

12、思想解放 D女校等新式 教育的发展 5 【解析】社会现象是指“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 ,而非李欣淑本人,A 错;B、D 是条件不是 主要原因;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使中国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从而 就有李欣淑等人追求女性解放的举动,C 对。 13美国学者林蔚说:“北洋时期的中国并不(完全)是病态的时代。 ”下列观点与材料冲突的是 北洋时期(D) A经济有实质性增长 B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C文化有较高的成就 D民主有长足的发展 【解析】北洋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实业,加上一战列强忙于欧战,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由于军阀割据,政局混乱,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较松,资产阶

13、级民主、自由、科学、天赋人权、法 治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都得到广泛的传播,出现思想大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 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标志着无产 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虽然保留了国会政治,保留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形式,但由于袁世凯等人的黑暗统治,民主进步有限。故选 D。 14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的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 说正确的是(B)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 “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图二的根本原因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D

14、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图三的原因 【解析】图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图二反映的是 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工农红 军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后,以刘志丹建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建立陕甘宁边区的形势;图三 反映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形。 15 “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 6 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 ”这导致(C) 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二次革命失败 C断

15、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D国共合作破裂 【解析】材料出自中共六大文件, “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 “只做上层的团结功 夫” “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 ,材料体现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断 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故选 C。 16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B) 记述出处 4 月,朱毛两部及湖南农军退宁冈,乃再开始 边界的割据 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1928 年) 1928 年 4 月 28 日,我们南昌起义留下来的这 部分部队和湖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 同毛主席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朱德 19

16、62 年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 据吉安来人报告,毛泽东部确与朱德部会合 1928 年 4 月 25 日江西省委致中共中央的 信 职协同第八军一部于漾日(23 日)收复酃城, 朱毛残部数千窜赣西 国民党第十三军第二师周参谋长梗日(23 日) 电原件(1928 年 4 月) A.朱毛会师地点是宁冈县砻市 B朱毛会师的时间是 1928 年 4 月 C朱毛会师后首战失利退宁冈 D朱毛会师后军队称为工农革命军 7 17 大公报是中华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从右图大公报的报道中,我们能够 获得的准确信息是(B)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C国共内战争夺正酣 D抗美援朝仁安羌大捷 【解析】注意报道中的信息“攻克仁安羌” “被围英军救出”字样。 18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