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5125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299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9页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9页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9页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9页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978-7-302-24994-8k 会计学PPT(2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编 辛金国 林素燕 2011.5,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本质及其两大基本职能、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等。 重点掌握会计的本质及其两大基本职能、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人员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

2、个信息系统。会计通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产生以货币为量度的财务信息,包括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的信息,供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及内部管理当局进行决策控制之用。,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二、会计程序 1、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1)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二、会计程序 2、会计程序:包括确认、计量、报告等环节。 (1)确认

3、确认是将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某一要素的项目,正式地列入某一主体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要素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某一项目是否应该确认;二是该项目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三是该项目应在何时确认。 (2)计量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确认、计量、报告的系统,其中计量起着枢纽作用,是联系确认和报告的纽带。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报告 报告是企业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结果体现,是以恰当的形式将财务信息向使用者传输,通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过程。,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企业经营

4、管理过程中具有的本质功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1. 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从数量方面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会计的核算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1)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2)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包括事后核算和事前核算 (3) 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4) 会计核算有独特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2. 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客观上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以

5、达到预期的目标。会计监督有以下主要特点: (1) 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对货币计量的价值指标的监督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2)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 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生产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1. 古代会计阶段 2. 近代会计阶段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Luca Pacioli)在其著作 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也译为数学大全)中正式介绍 了复式簿记理论,这

6、标志着近代会计的诞生 3. 现代会计阶段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单独成科,标志着现代会计的诞生。,第三节 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目标概述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会计目标,就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三节 会计的目标,二、会计目标要明确的问题 1. 会计信息使用者 (1) 投资者 (2) 债权人 (3)

7、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4) 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及其员工,第三节 会计的目标,二、会计目标要明确的问题 2. 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 (1) 反映财务状况的信息,即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的会计信息。 (2) 反映经营成果的信息,即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发生情况和利润(亏损)实现情况的会计信息。 (3) 反映现金流量的信息,即企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流出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第三节 会计的目标,二、会计目标要明确的问题 3. 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1)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 (2)表外形式,第四节 会计信

8、息质量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1、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也称客观性、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在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必须符合会计真实、客观的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

9、经济业务;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完整、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等。,2、相关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也称有用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会计信息要成为有用的信息,就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3、可理解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理解性,也称明晰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就应当让其了解

10、会计信息的内涵,明确会计信息的内容。,4、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 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 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 互可比。 二是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 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1、”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重视交易的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6、重要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是指财务会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方法及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详略程度。,7、谨慎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亦称稳健性

12、)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 及时记录,要求企业要及时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本期的经济业务应当在本期进行处理,不能延迟至下一个会计期间或提前到上一个会计期间; 及时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应该在会计期间结束后规定的时间内呈报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

13、下同)对外提供;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 半年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中期终了后60天内对外提供;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但对会计工作有着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客观情况和趋势所作出的合理判断。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四个,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明确的是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从什么主体的角度进行会计核算,应

14、该核算哪些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应该指出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不是同一个概念。所有的法律主体必然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都是法律主体。,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它明确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假设也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

15、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进一步延伸,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假设会计主体能够持续经营下去,进行会计分期才有可能;也正是由于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才是必要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包括半年、季度、月份等会计期间。 年度是按日历年度划分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

16、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货币计量假设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二是假定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的价值是稳定或相对稳定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外币折算规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对于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允许选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第六节 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是国家机构或民间团体所制定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的会计规范有三个层次: 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制定的会计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处于最高层次; 二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的政府部门(或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法规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制定的专项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 三是由财政部或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