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4940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d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800字)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长顺县白云山中学:班 继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要素与过程的系统设计,核心是:围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仅包括课前的设计,还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动态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引领和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课程设计,需要有课程设计的视野,是把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真实的体验课程的设计。教学设计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系统化的技术。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下面我向大家来谈谈我对这一词语的理解: 一、化学教学设计概

2、述 1、教学设计定义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工作方案,创造教学活动模式或观念结构的过程,而化学教学设计就是教学内容和化学教学目标解决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则化学教学设计和化学教学实施分别是从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回答“如何教”的问题。能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是中学化学教师素质高低的体现和重要标志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教学设计(备课): 教师上课前凭借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化学教学进行的准备工作。想得多的是完成知识内容的传授,如何牵制学生,在知识传授方法上可能有一定创造性,但基本凭经验,缺乏自觉性、规范性,具一定盲目

3、性,在科学化上有待加强和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设计: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育理论,结合教师经验,对化学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可操作过程。实际是指化学教学活动之前化学教师根据一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生理、心里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作出的一种规划。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教案书写)相比的突出转变 从知识定向到三维目标的多元定向,从教学内容定向到教学活动定向,从教学结果定向到问题、过程定向,从教师定向到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从学术定向到实际问题定向

4、,从单一课时设计到单元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设计到课内外结合的设计,从教案完成到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 3、化学教学设计分类 从时间看 ,长期:学期(学年)教学设计 单元 短期: 课题(现实) 课时从设计的着眼点看:整体把化学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整体优化,属系统设计。局部强调某一环节,某一片段的优化。如导课设计、课的结尾设计、板书设计、实验设计、习题设计等。 4、化学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也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保证,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是使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重要途径,也能有效提高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可操作化水

5、平,教学设计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教学设计是连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纽带,是将现代教学论和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中介,是一门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教学设计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是理论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 5、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学习论, 现代教学理论,化学教学方法论, 化学教学策略论, 传播理论 6、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理性与操作性统一原则,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结合原则,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结合原则,施教主体与学习主体协调原则,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最

6、优化与可行性统一原则。明确知识对深化、发展学生认识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地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方法和现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关注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认真思考通过哪些素材形成学生的核心知识,设计哪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有关知识。教学活动过程不仅重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发现,更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的

7、整理和重组,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知识的概念化水平,使学生在言语和概括水平上理解和掌握知识。注重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层次性。 7、化学教学设计的要素 对教学背景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熟悉学习内容和要求的深广度,明确三维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包括教学各阶段的情境设置,引入课题、搭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如化学史、故事、问题、实验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设计并组织学习活动,听讲、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交流讨论、提出质疑、练习等。充实教学内容,以教科书内容为范例,联系生产、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使教学内容具一定开放性。做好归纳小结,引发新的学习课题预料可能的偶发事件的处理方

8、法 二、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也是积极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现状 (1)一些实验开出率不高 如:【实验7-4】甲烷的性质

9、实验,【实验7-3】粉尘爆炸实验,【实验3-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3-4】实验室制蒸馏水,【实验1-1】水的沸腾,【实验8-1】比较合金和金属的硬度,【实验6-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9-6】配制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活动与探究】第十单元 自制酸碱指示剂; 第十单元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第七单元 灭火器原理;第八单元 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第七单元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第十一单元 探究初步区分几种常用 化肥的方法 【家庭小实验】第九单元 制取明矾晶体;第十单元 制作叶脉书签;第八单元 淬火与回火;第九单元 自制汽水; 第十二单元 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 (2)实验开展形式单一 实验开展时以教师在教室里演示(教室演示)为主,占实验已开总量的81.55% 一些教师能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学生演示),占14.96%, “边讲边实验”仅占3.49%,多在公开课或有人听课时才进行;(3)实验室管理相对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