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4882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g实验五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利用Matlab演示动点轨迹的形成【实验目的】用Matlab软件演示动态轨迹的形成。【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内容】动点的轨迹是解析几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描绘动点轨迹的形成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利用Matlab软件,可以非常容易实现点轨迹的形成过程。例1 一质点,沿着已知圆锥面的直母线自圆锥的顶点起,作等速直线运动,另一方面,这一直母线在圆锥面上,过圆锥的顶点绕圆锥的轴作等速旋转。该质点的轨迹叫做圆锥螺线。试作出圆锥螺线的形成过程。解:圆锥的顶点为原点,轴线为轴,设圆锥的顶角为,旋转角速度为,直线速度为。动点的起始位置在原点,可得圆锥螺线的方程为不妨取,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可以

2、掩饰圆锥螺线的形成过程:t=0:0.01:60;a=pi/60;u=2;v=3;x=v*sin(a)*cos(u.*t).*t;y=v*sin(a)*sin(u.*t).*t;z=v*t.*cos(a);comet3(x,y,z)部分中间图形为:说明:以上只是选取中间部分图形,完整的动态图形在Matlab环境下可以显示。例2 已知大圆半径为,小圆半径为,设大圆不动,而小圆在大圆内无滑动地滚动,动圆周上某一定点P的轨迹叫做内旋轮线(内摆线),试求内摆线的方程。解:设运动开始时P与大圆周上的点A重合,并取大圆中心为原点,OA为x轴,过点O垂直于OA的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可得内摆线的参数方程:利用

3、Matlab软件编程如下:t=0:pi/30:2*pi;a=8;b=2;x=a*cos(t);y=a*sin(t);for i=0:length(t)-1; h=(a-b)*cos(i*pi/30);k=(a-b)*sin(i*pi/30);u=0:pi/30:2*pi; x1=b*cos(u)+h;y1=b*sin(u)+k;x2=(a-b)*cos(i*pi/30)+b*cos(a-b)/b)*i*pi/30);y2=(a-b)*sin(i*pi/30)-b*sin(a-b)/b)*i*pi/30);v=0:pi/30:i*pi/30;x3=(a-b)*cos(v)+b*cos(a-b)/b)*v);y3=(a-b)*sin(v)-b*sin(a-b)/b)*v);s=i*pi/30;switch scase(s)axis squareplot(x,y,x1,y1,o,x3,y3,k);pause(3)endends=0:pi/30:2*pi;部分图形如下:说明:例2的完整动态图像在Matlab环境下能准确显示,上面的图形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些作为示例。思考题:讨论在a=10,b=2时的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