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环境调查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34703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环境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ip环境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ip环境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ip环境调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ip环境调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p环境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环境调查分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事從這裡開始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興起,世界經濟開始蓬勃發展,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陸陸續續被發明且大量生產。壹、環境調查分析-P.1人類生活從此被改善,因而加速了人口成長。為了取得土地,我們砍伐森林以利用耕地來發展經濟;為了能源,我們大量開採煤礦、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來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有品質。慢慢地,我們專注的前往目的地,忘了抬頭看天空的變化;我們坐在車裡等著紅燈變綠燈,忽略排氣管所排出的過量氣體;我們開著冷氣坐在電腦桌前上著網,感受不到室外的炎熱氣候;我們拿著相機在櫻花樹下嘻笑拍照,遺忘了花季不正常背後所代表的氣候異常;我們和情人朋友在山上驚呼著點點燈火所築起的美麗夜景,卻看不

2、到美麗燈火背後的龐大用電量,我們過著高品質的生活,對於自身行為在世界各地造成的蝴蝶效應,毫不知情。貳、環境污染破壞與問題-P.3你發現了嗎?我們週遭的生活環境和世界上的生態物種,正一點一滴的在變化,緩慢,卻又劇烈的改變。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中,一張張的數據、圖表、照片顯現出地球正在發燒,而她也正在用她自己的語言告訴我們她病了。當我們開始注意到地球的病症及其嚴重性,治療便是此刻最重要的事,該怎麼做才能讓二氧化碳減量,讓地球退燒?這是我們所需要好好研究的課題。叁、改善全球暖化方法-P.5以自行車產業揚名國際的台灣巨大機械早在全球暖化的環保議題上不遺餘力,不僅將研發生產的重心擺在能大幅度減少城市污染

3、的電動自行車上,更在台灣積極推廣自行車道,盼能把台灣發展耕耘成為自行車島,以達到保護本土環境及追求健康的理念。肆、企業調查分析-P.8以腳踏車的兩個輪子為發想,將捷安特自行車定位為能利用踩踏轉動的瞬間來達到節能新生活。 伍、傳播定位-P.22捷安特與目標對象溝通訊息,透過訊息能夠傳達出企劃的主要想法。陸、主要訊息-P.22我們期望透過一連串的策略發想與執行,強化全球暖化議題,提升目標對象的參與度,同時影響目標對象對於自行車的使用行為與態度,並建立出捷安特不只是休閒專業的自行車,更是個重視環保的企業。柒、傳播目標-P.22根據104針對上班族做的2006上班族職場十大願望調查,有半數以上的上班族

4、希望能有健康的身體與愉快的心情;而九十五年度各級學校學生不含體育課每週運動天數三天以上的整體平均比例也顯示台灣學校學生缺乏運動的比例有逐漸上昇趨勢。捌、目標對象-P.23我們的活動結合廣告和一連串的活動設計,同時適當的運用媒體關係,來提升目標對象對暖化議題的重視。玖、傳播策略-P.23依照企劃的定位、訊息、目標、策略所整合而成的架構圖。拾、公關計畫架構-P.24針對學生與上班族所作的系列活動,目的在於教育並養成他們與自行車間的互動關係,希望從中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拾壹、活動執行-P.25我們所作的策略發想與執行,將會用最有效的評估方式衡量活動是否成功,並達成原先所預期的成效。拾貳、效益評估-P

5、.42同時這是個從2007年7月1日開始至2008年6月30日結束的年度企劃案,將各個活動規劃搭配既有節日與特定時間,作有效的分配。拾叁、時間規劃-P.43我們擁有新台幣六百萬的預算金額,在數個活動間作適當的運用,堅持將不浪費一分一毛的預算。拾肆、預算編列-P.43這裡是我們所有資料的參考來源,因為有如此豐富的資源,才能使得我們的企劃案完成。拾伍、參考文獻-P.44在這個部份,我們附上活動行程表、文宣製作物以及網頁設計圖,讓活動可以更清楚的呈現出來,僅供參考。拾陸、附 錄-P.46壹、環境調查分析一、汽機車污染生命週期(一) 汽機車研究發明與大量生產過程中的汙染在1886年前,世界上已有許多不

6、是很完整的汽車出現,例如:法國人發明了煤氣汽車;英國人發明了蒸氣汽車。1886年,德國人卡爾朋馳(Karl Benz)設計出地球上第一部汽車,而汽車的廣義解釋是不用人力或獸力而能行駛的車輛,就是汽車。大多數對於汽車能源消耗與造成的汙染焦點都放在實際使用汽車時消耗能源與造成污染。但是從整個汽車生命週期來看,有接近百分之二十的能源,是消耗在原材料處理與汽車製造的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極為巨大(像是鋼、鋁、塑膠、玻璃等),同時在處理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許多危害環境的化學物質。汽車生產過程中車體的塗裝是最不環保的程序,超過一半的污染排放都是在這個程序中產生。此外車體塗料需添加有機溶劑為稀釋劑(以增加塗料之流動

7、性,有助噴塗作業之進行),由於這些有機溶劑具低沸點與高揮發特性,因此極易於噴塗作業及烘烤過程中溢散或揮發至環境中,造成空氣污染。(二) 使用汽機車時所帶來的汙染2004年1111人力銀行公佈摩托車是台灣最廣泛使用的交通工具,2006年7月份全國機動車輛登記總數為20,120,824輛。依據台灣行政院環保署所推估的空氣污染總量,光台北縣、市機車每年可產生約3.8 萬噸及2.2 萬噸的一氧化碳、1.9 萬噸及1.1 萬噸的非甲烷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機車於行駛期間或引擎靜止期間皆會有污染物排出,其排放來源有尾氣排放、蒸發損失排放、行駛損失排放、輪胎磨損及煞車磨損等(彭柏鈞,2003)。台南市環保局(

8、2006)指出:以台南市為例,假設台南市汽柴油車每天停車不熄火,怠速運轉3 分鐘,每年將浪費1,400萬公升汽柴油,也將浪費3億7仟5百萬元,每年增加52,000公噸之二氧化碳 排放至大氣。另外除了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會影響環境,汽車內的有毒化學物質含量高到令人擔憂,連汽車座椅、地毯、扶手及電線纜皮的材料,都在散發對車內乘客有害的毒素。在2006年E-ICP的研究中也顯示,在1364歲的1344位受訪者中騎乘自行車通勤的比例為台北基隆8.2%、中壢桃園13.0%、台中彰化16.2%、臺南15.1%、高雄10.4%等大都會區與其他(非大都會區) 14.6%,皆不達2成。(三) 汽機車廢棄時代來的汙

9、染由於全球汽車的保有數量持續成長,報廢汽車數量與日增加,對於無法回收利用零件而進行堆放的結果,是空間資源的浪費。雖然世界各國積極制定車輛綠色法規,即廢棄車輛法規,傳統的廢品回收利用雖然可以達到廢舊產品再生利用,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但是這種回收還是屬於低層次的廢舊產品再生利用,只是重新利用廢舊產品的材料,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貳、環境汙染破壞與問題台灣環保署調查,指出62的民眾認為造成最大困擾的空氣污染源是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環境的污染不僅僅造成了全球暖化現象的發生,甚至造成對我們整個生態圈造成影響,以下:一、 對人健康的影響這些汽機車所排放的有毒廢氣不僅會造成呼吸道疾病,

10、同時也會引起心律不整、損害腦神經及降低血管功能等健康問題。機車排放廢氣中法規管制的污染物主要為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其中一氧化碳為都會區空氣污染物濃度較高且最具毒性的氣體。不論是氣體或顆粒狀的污染物,當濃度太高、量太多或毒性太強時,均足以使呼吸器官內正常功能失效或影響其他器官,使身體不適;即使其濃度或量沒有高到足以產生立即危害,但長期影響下能有可能產生慢性病變。以台北市為例,2005年有24萬9296人罹患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等肺部疾病,也就是台北市民每10個人不到,就有1個人有肺部問題,而同年全台灣呼吸系統疾病的健保醫療費用超過1,180億,高居所有疾病支出費用的榜首。二、 對植物的影響某

11、些空氣污染物會影響果實的生長,造成植物葉子組織破壞而產生枯黃、掉落、捲葉等病態。溫度的上升改變了農作物的分布和生長的狀況。此外,高緯度地區的植物種類也會產生急遽的變化,例如溫度上升攝氏 3 度,寒帶森林會減少37。三、 對金屬、建材等材料的影響:某些空氣污染物會使金屬腐蝕生鏽,其他像電線、鐵軌、橋樑、屋頂等亦會受到影響,產生褪色或變質現象,並減少使用壽命。這種現象加劇了文化古蹟之損壞,增加保養修護工作之困難。四、 對氣候的影響: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造成了酸雨的現象,或二氧化碳造成大氣層散熱量減少,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形成溫室效應等,對氣候產生重大影響。地球暖化,造成北半球冬季縮短,而且更濕更冷,

12、但是夏季變長,而且更乾更熱。因為氣溫的上升,增加水汽的蒸發速率,影響降雨的型態,結果使得有些地區轉為乾旱,造成沙漠化的擴大。但是相反地,有些地區雨量大增,植物的分布大大地受到影響。五、 對生活的影響:二氧化碳造成大氣層散熱量減少,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形成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節節上升,造成氣候改變,而氣溫上升使冰山融化、海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少;若加上氣候帶位移,可能引發動物大遷徙、氣候變遷,而動物遷移造成一些傳染性疾病大規模的蔓延,危害人類的健康。例如:促使腦炎、狂犬病、登革熱、黃熱病等疾病的蔓延。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區域。因此,海平面

13、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參、改善全球暖化方法1997年149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簽訂京都協議書,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抑制全球範圍內氣候持續變暖。到了2005年不願面對的真相記錄了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全球暖化議題。使全球暖化議題也逐年受到重視,但其實除了簽訂條約與紀錄片的呼籲外,一般民眾也可從生活週遭做起環境保護,如以下舉例:一、飲食多吃本地生產的食物、隨身攜帶環保筷、使用可洗滌的餐具。減少食用進口食品,原因是因為進口食品必須遠渡重洋,坐船、坐飛機才能送達抵達台灣,過程消耗不少燃

14、料。免洗餐具不論是材質是紙、竹、木或化合物,生產的過程需砍樹或使用原油。二、衣著多穿天然紡織品,如:棉麻為原料的衣物;隨身攜帶手帕,少用面紙或衛生紙。減少使用人造纖維就能減少原油的消耗量,更能減少一些溫室氣體的排放。三、居住使用省電燈泡、盡量用電風扇取代冷氣,或是用電風扇搭配冷氣、不用電器用品時關機,甚至拔掉插頭、若有可能,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一個標準住家對溫室效應氣體的污染貢獻,是一輛普通汽車的兩倍。家用電器最好能使用節能電器,也許一開始的花費較高,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總花費量(金錢與能量的消耗)就比非節能電器更少。而在冷氣的能源節省方面,冷氣若要達到較佳的效率,並不是買大噸位的冷氣,而是比需要的坪數略小一些,才能發揮冷氣較大的效能,也不會過度浪費能源。四、交通(一) 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交通工具方面,走路、騎自行車優於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共乘,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共乘優於使用油電混合車及柴油車,當然也優於使用一般汽車。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自然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交通運輸佔地球溫室氣體排放一四,最有效的減量方式,就是多利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