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4250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utoCAD 2014实用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洪斌 第8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绘制与编辑复杂二维图形,绘制、编辑多段线 绘制、编辑样条曲线 绘制、编辑多线,本章要点:,8.1 绘制、编辑多段线 多段线是由直线段、圆弧段构成、且可以有宽度的图形对象,如下图所示。,8.1.1 绘制多段线 命令:PLINE。菜单:“绘图”|“多段线”。工具栏:“绘图” |(多段线)。,执行PLINE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起点:(确定多段线的起始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此提示说明当前所绘多段线的线宽为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如果在此提示下再确定一点,即执行“指定下一个点”选项,AutoCAD按当前线宽设置绘

2、出连接两点的直线段,同时给出提示: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此提示比前一个提示多了“闭合(C)”选项。 (1) 指定下一点 确定多段线的另一端点位置,为默认项。用户响应后,AutoCAD按当前线宽设置从前一点向该点绘出一条直线段,而后继续给出提示“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2) 圆弧 使PLINE命令由绘直线方式改为绘圆弧方式。执行此选项,AutoCAD提示: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

3、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用户可响应各选项,以不同的方式绘制圆弧。 (3) 闭合 执行此选项,AutoCAD从当前点向多段线的起始点用当前宽度绘一条直线段,即封闭所绘多段线,然后结束命令的执行。(4) 半宽 确定所绘多段线的半宽度,即所设值是多段线宽度的一半。(5) 长度(L) 从当前点绘指定长度的直线段。,(6) 放弃 删除最后绘制的直线段或圆弧段,用此选项可以及时修改绘多段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7) 宽度 确定多段线的宽度。,8.1.2 编辑多段线 命令:PEDIT。菜单:“修改”|“对象”|“多段线”。工具栏:“修改II”| (编辑多段线)。,执行PEDIT命令,Aut

4、oCAD提示: 选择多段线或 多条(M): 在此提示下选择要编辑的多段线,即执行“选择多段线”默认项,AutoCAD提示: 输入选项 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1) 闭合(C) 执行此选项,AutoCAD会封闭所编辑的多段线,然后给出提示: 输入选项 打开(O)/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 即把“闭合(C)”选项换成了“打开(O)”选项。若此时执行“打开(O)”选项,AutoCAD会把

5、多段线从封闭处打开,而提示中的“打开(O)”项又换成了“闭合(C)”。 (2) 合并 将非封闭多段线与已有直线、圆弧或多段线合并成一条多段线对象。 (3) 宽度(W) 为整条多段线指定统一的新宽度。 (4) 编辑顶点(E) 编辑多段线的顶点。,(5) 拟合(F) 创建圆弧拟合多段线(即由圆弧连接每一顶点的平滑曲线),其中拟合曲线要经过多段线的所有顶点,并采用指定的切线方向(如果有的话)。 (6) 样条曲线 创建样条曲线拟合多段线。 (7) 非曲线化 反拟合,一般可对多段线恢复到执行“拟合(F)”或“样条曲线(S)”选项前的状态。 (8) 线型生成 规定非连续型多段线在各顶点处的绘线方式。 (9

6、) 反转(R) 该选项用于改变多段线上的顶点顺序。当编辑多段线顶点时会看到此顺序。 (10) 放弃 取消PEDIT命令的上一次操作。,执行PLINE命令后,AutoCAD给出的提示为“选择多段线 多条(M):”。前面介绍了对“选择多段线”选项的操作,“多条(M)”选项则允许同时编辑多条多段线。在“选择多段线 多条(M):”提示下执行“多条(M)”选项,AutoCAD提示: 选择对象: 在此提示下选择多个对象后AutoCAD提示: 闭合(C)/打开(O)/合并(J)/宽度(W)/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 提示中的各选项与前面介绍的同名选

7、项的功能相同。利用这些选项,可以同时对多条多段线进行编辑操作。但提示中的“合并(J)”选项可以将用户选择的并没有首尾相连的多条多段线合并成一条多段线。执行“合并(J)”选项,AutoCAD提示: 输入模糊距离或 合并类型(J):,下面介绍提示中各选项含义。 (1) 输入模糊距离 确定模糊距离,即确定将使相距多远的两条多段线的两端点连接在一起。 (2) 合并类型(J) 确定合并的类型。执行此选项,AutoCAD提示: 输入合并类型 延伸(E)/添加(A)/两者都(B): 其中,“延伸”选项表示将通过延伸或修剪靠近端点的线段的方法实现连接;“添加”选项表示通过在相近的两个端点处添加直线段来实现连接

8、;“两者都”选项表示如果可能,通过延伸或修剪靠近端点的线段实现连接,否则在相近的两端点处添加直线段。,8.2 绘制、编辑样条曲线 8.2.1 绘制样条曲线 命令:SPLINE。菜单:“绘图”|“样条曲线”|“拟合点”,或“绘图”|“样条曲线”|“控制点” 。工具栏:“绘图”| (样条曲线)。 执行SPLINE命令,AutoCAD提示: 指定第一个点或 方式(M)/阶数(D)/对象(O): 如果执行“方式(M)”选项,AutoCAD提示: 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 拟合(F)/控制点(CV) : 即此时有两种绘制样条曲线的方式:拟合方式和控制点方式。拟合方式是指通过指定拟合点来绘制样条曲线,控制点方

9、式则表示通过指定控制点绘制样条曲线。,1通过拟合点绘制样条曲线 如果在“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 拟合(F)/控制点(CV):”提示下执行“拟合(F)”选项,AutoCAD提示: 指定第一个点或 方式(M)/节点(K)/对象(O): 其中,“指定第一个点”选项用于确定样条曲线上的第一点 。“节点(K)”选项控制样条曲线通过拟合点时的形状 。“对象(O) ”选项将样条拟合多段线转换成等价的样条曲线并删除多段线。,2通过控制点绘制样条曲线,如果在“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 拟合(F)/控制点(CV):”提示下执行“控制点(CV)”选项,AutoCAD提示:,8.2.2 编辑样条曲线 命令:SPLINEDI

10、T。菜单:“修改”|“对象”|“样条曲线”。工具栏:“修改II”| (编辑样条曲线)。 执行SPLINEDIT命令,AutoCAD提示: 选择样条曲线:,指定第一个点或 方式(M)/阶数(D)/对象(O):,其中,“指定第一个点”用于确定样条曲线的下一个控制点。“阶数(D)”选项用于设置样条曲线的控制阶数。“对象(O)”选项用于将多段线拟合成样条曲线。,在前面的提示下选择样条曲线,AutoCAD会在样条曲线的各控制点处显示出夹点,并提示: 输入选项 闭合(C)/合并(J)/拟合数据(F)/编辑顶点(E)/转换为多段线(P)/反转(R)/放弃(U)/退出(X) : (1) 闭合。封闭当前所编辑的

11、样条曲线。 (2) 合并。将选定的样条曲线与其他样条曲线、直线、多段线和圆弧在重合端点处合并,以形成一个较大的样条曲线。 (3)拟合数据。编辑样条曲线的拟合点。 (4)编辑顶点。编辑样条曲线上的当前点。 (5)转换为多段线。将样条曲线转化为多段线。 (6)反转。该选项用于反转样条曲线的方向,主要用于第三方应用程序。 (7) 放弃。取消上一次的修改操作。,8.3 绘制、编辑多线 多条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构成的相互平行的直线,且这些直线可以具有不同的线型和颜色。 8.3.1 绘制多线 命令:MLINE。菜单:“绘图”|“多线”。 执行MLINE命令 ,AutoCAD提示: 当前设置: 对正=上

12、,比例=20.00,样式=STANDARD 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 提示中的第一行说明当前的绘图格式。本提示示例说明当前的对正方式为“上”方式,比例为20.00,多线样式为STANDARD;第二行为绘多线时的选择项。,8.3.1 绘制多线 命令:MLINE。菜单:“绘图”|“多线”。 执行MLINE命令 ,AutoCAD提示: 当前设置: 对正=上,比例=20.00,样式=STANDARD 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 提示中的第一行说明当前的绘图格式。本提示示例说明当前的对正方式为“上”方式,比例为20.00,多线样式为STANDARD;第二

13、行为绘多线时的选择项。 (1) 指定起点 确定多线的起始点,为默认项。执行该默认项,即确定多线的起始点后,AutoCAD将按当前的多线样式、比例以及对正方式绘制多线,同时给出提示: 指定下一点: 在此提示下的后续操作与执行LINE命令后的绘制直线时操作过程类似。,(2) 对正 控制如何在指定的点之间绘制多线,即控制多线上的哪条线要随光标移动。 (3) 比例 确定所绘多线的宽度相对于多线定义宽度的比例,此比例并不影响线型比例。 (4) 样式 确定绘多线时采用的多线样式,默认样式为STANDARD。 8.3.2 定义多线样式 命令:MLSTYLE。菜单:“格式”|“多线样式”。 执行MLSTYLE

14、命令,AutoCAD弹出“多线样式”对话框,如后面的图所示。,位于下部的图像框内显示出当前多线的实际形状 。,(1) “样式”列表框 列表框中列出当前已有的多线样式名称。 (2) “新建”按钮 新建多线样式。单击该按钮,AutoCAD弹出“创建新的多线样式”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在对话框的“新样式名”文本框中输入新样式的名称,并通过“基础样式”下拉列表框选择基础样式后,单击“继续”按钮,AutoCAD弹出“新建多线样式”对话框,如后面的图所示。,利用该对话框可定义新多线的具体样式。,(3) “修改”按钮 修改线型。从“样式”列表框选择要修改的样式。 (4) “置为当前”、“重命名”、“删除”按

15、钮 “置为当前”按钮用于将在“样式”列表框选中的样式置为当前样式。当需要以某一多线样式绘图时,应首先将该样式置为当前样式。“重命名”按钮用于对在“样式”列表框选中的样式更改名称。“删除”按钮则用于删除在“样式”列表框选中的样式。 (5) “加载”按钮 从多线文件(扩展名为.mln的文件)中加载已定义的多线。(6) “保存”按钮 将当前多线样式保存到多线文件中(文件的扩展名为.mln)。(7) “说明”框 显示在“样式”列表框所选中多线样式的说明部分。 (8) “预览”按钮 预览在“样式”列表框所选中多线样式的具体样式。,8.3.3 编辑多线 命令:MLEDIT。菜单:“修改”|“对象”|“多线”。 执行MLEDIT命令,AutoCAD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中的各图像按钮形象地说明了对应的编辑功能,根据需要选择,而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