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4186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与维修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宝权 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 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5.1.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形式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设备润滑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类型和生产规模,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下面按大、中、小型企业的类别,分别提出相应的润滑组织形式、工作关系和润滑工作人员配备的建议。 (1)大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 对大型企业和车间分散的中型企业,可实行分级管理,即设置厂级设备管理部门和分厂(车间)设备管理维修部门两级。 (2)中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 中型企业的车间与厂房一

2、般比较集中,厂区不大,其润滑管理采用集中的形式,即由设备动力科一管到底。,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3)小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 小型企业一般由供应科(股)所属的厂油库兼管润滑站,设备动力科(股)可不设润滑站。 (4)润滑工作人员的配备 1)设备动力部门应设置润滑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设备的润滑技术与业务管理工作。 2)润滑总站或分站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项目及其工作量,配备适量的保管工、切削液配制工以及抽检油料质量的化验员。 3)一班制生产的车间,润滑工数量可参照表5-1所列定额计算配备;两班制生产时,可按一班制定额人数乘以系数1.61.7。,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图5

3、-1 大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及工作关系 (实线)行政领导关系,(虚线) 业务联系关系,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图5-2 中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及工作关系 (实线)行政领导关系,(虚线)业务联系关系,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图5-3 小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组织形式及工作关系 (实线)行政领导关系,(虚线)业务联系关系,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表5-1 润滑工值班维护定额,5.1.2 润滑管理任务 设备管理部门在润滑管理方面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润滑管理组织机构,配备称职的润滑管理技术人员和润滑工人,并行使其职责。 2)制定并执行各项润滑管

4、理的规章制度、办法和细则,如润滑管理技术人员职责分工、润滑工作各级责任制、润滑材料检验制度、废油回收再生利用制度、润滑材料和擦拭材料消耗定额等。,5.1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3)编制润滑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和标准,如润滑图表、润滑卡片、消耗定额、换油周期、清洗换油工艺规程、油品代用和掺配的技术资料等。 4)编制年、季、月设备换油计划,实施按质换油或确定最佳换油周期。 5)做好设备润滑状态的检查和监测,及时解决和改进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 6)组织润滑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润滑新技术,不断收集最新信息,如新油脂、添加剂、新密封、新耐磨材料、新方法和新装置等信息。

5、7)实行用油的定额管理,按时向供应部门提出润滑材料需用量的申请计划,组织废油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工作。,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5.2.1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为使设备润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润滑材料管理制度 润滑材料的采购,一般是由机动部门根据各个车间提供的年、季、月润滑材料申请计划,报供应部门,然后由供应部门按照计划要求的牌号和期限及时采购进厂。 (2)润滑站的管理制度 润滑站按任务分工,可以统一负责全厂各车间的废油回收和再生利用工作,负责切削液、润滑油的配制,负责化验和试验润滑油,负责统计全厂各车间的油、脂消耗情况,同时负责推广润滑方面的新技术

6、及新的润滑油材料。,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3)设备加油和换油制度 合理安排设备的加油、换油周期,每次加油、换油都应记录补充的油量,掌握系统泄油情况,检测油温,如发现油中杂质含量超过允许指标,可利用移动式过滤器予以过滤。 (4)设备的清洗和净化制度 生产设备按其使用情况和产品要求须维持一定洁净度,除需经常保持文明生产的环境、减少设备的污染外,还应按周期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以清除设备内外聚集的污垢。 (5)润滑系统的清洗和净化制度 润滑系统的清洗和净化是设备维修的关键环节。,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6)各种油料及净化材料的安全技术制度 油料和净化材料都存在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性,

7、为了保证工厂及设备、人身的安全,要制定油料和净化材料的安全技术制度。 (7)润滑油的回收及再生利用管理制度 为了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环境,企业必须制订润滑油的回收及再生利用的管理制度。 (8)润滑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略) (9)无法再生的废油处理制度(略) 5.2.2 润滑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润滑工作的岗位制包括设备管理部门、润滑管理技术人员、润滑工人以及设备维修和操作人员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这里仅介绍润滑管理技术人员和润滑工人的职责。 1.润滑管理技术人员的职责,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1)负责全厂各种生产用设备的润滑工作。 2)负责制定有关设备润滑的工作制度,确保设备正常润滑计划的实施。

8、 3)负责制定润滑油品的消耗定额。 4)负责选择合适的润滑材料。 5)负责编制各种设备的润滑卡片。 6)负责改进设备润滑的方法和装置。 7)负责实验和试用新型润滑材料。 8)负责指导油库润滑工人的工作,监督检查润滑材料的储运和发放。 9)负责开展设备润滑技术业务培训工作。 10)做好常规性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11)负责开展设备润滑事故的研究。 12)从减少摩擦入手,研究节约能源的措施。,图5-4 设备润滑管理方面可采取的措施,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13)负责设备润滑效果的评价和改善。 2.润滑工人的职责 1)熟悉所负责区域内每台设备的润滑系统,所用油

9、品及需用量。 2)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的规定。 3)每日巡回检查、督促操作工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日常润滑;对不按规定加油者提出劝告,并报告车间管理部门。 4)对设备储油部位每周巡回检查和补充加油,保持规定的液面高度,补充油杯的润 5)实施月份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在维修工和操作工的配合下按清洗换油工艺规程进行,保证油箱的清洗质量。,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6)每季配合设备润滑管理技术人员、设备维修组长对所负责区域内的设备进行一次润滑状态的全面检查,并记录到设备润滑状态记录卡中,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安排解决。 7)质量不合格的油品和切削液不得擅自使用,应及时报告润滑管理技术人员处理

10、。 8) 将每台设备油箱的换油量和耗油量登记到换油卡片上。 9) 配合润滑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新品种油料的试用,按要求作好试用记录。 10)经常保持润滑工具、用具清洁,用后要擦拭干净,存放在工具柜里。 5.2.3 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是我国总结多年润滑管理经验提炼出来的,它把日常润滑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其内容精练,简明易记。贯彻与实施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工作,是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重要保证。 1.润滑“五定” 所谓润滑“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其含义如下: (1)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点,按规定的润

11、滑部位和检查点(油标,油窗等)进行加油、换油、检查液面高度及来油情况等。 (2)定质 按照润滑图表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材料必须经过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代用和掺配时要有科学根据。 (3)定量 按规定的数量换油或添加油脂。,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4)定期 按润滑图表或润滑卡片规定的时间加油、清洗换油。 (5)定人 明确操作工、维修工、润滑工对设备工作的分工,对各种设备和设备润滑点要各负其责,互相监督,密切配合。 2.“三过滤” “三过滤”也称三级过滤,是为了减少油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和加油过滤。其含义如下: (1)入库过滤 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罐储存时要经过过滤。 (2)发放过滤 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要经过过滤。 (3)加油过滤 油液加入设备储油部位时要经过过滤。 思 考 题 1.什么是设备的润滑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2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职责,2.设备管理部门在设备润滑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3.设备润滑管理工作中的润滑“五定”与“三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