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34160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分析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2014年高考作文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王立根(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 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都会有艰难困苦,是勇往直前还是退缩不前?如何面对困境,这里就涉及人生的态度问题。面对困境时,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情怀、思想高度和格局,就决定了他具有什么样的作为。 如果有一点思辨性,也可以写面对悬崖,我们让自己的梦想变得高尚、变得美丽、变得博大、变得激情高昂,也因面对悬崖,而让我们的梦想勇气倍增。 应该说,作文可引用的素材很多,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史伟人、科学家等等都可以入文。但

2、广征博引,空洞说理,仅仅只是做别人的陪衬,还是得不了高分。考生最好要结合自己的感情经历、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写出层次,写出文采和感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第一位。,许序修(双十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 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不错,既具体又抽象、既浅显又深刻,很有利于检验考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认识、人生信念等方面的素养。因为,命题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想到“人生态度千万种,惟有信念万事成”。 说其具体浅显,是说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已

3、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这就引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面对多元社会的无数“空谷”,应以何种智慧、何种姿态去跨越。这就是命题抽象深刻之处。 这样的命题,既有利于考生联系时代、现实和生活实际,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品位和价值取向,又有利于写出具有时代气息、鲜明个性、思想洞见的作文。因为,面对空山绝谷,不泯希望,不坠壮志,将其视为栈道桥梁,满怀信心,踏勘前行,人生便会柳暗花明,有所作为。,钟斌(厦门一中高中语文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于空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空谷”

4、,字面义是寂静的、空旷的,隐含人迹罕至难以征服的意思。面对空谷,有人想到悬崖峭壁生敬畏之心或畏葸不前的心结,有人产生征服的勇气。两类想法联想都有现实的依据,不一定谁对谁错,各有理由。考生可以联系当下,打破一元论的枷锁,甚至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限,基于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认知。 材料立意有点晦涩。表面上看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是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要弄清这些问题,就需要考生不断地去揣摩出题者的意向。从题目中很难揣摩出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但材料的内容太诗性

5、,“学院味”较浓。预计考生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的现象会比较严重。,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林璇(福建省2010年高考作文满分得主) “空谷”这个概念类似一个潜在的机遇,相当于分水岭,强弱在此可以直观显现。看着感觉有点深,我会从类似“困境”这样的角度写开。强者于空谷前,能克服恐惧,给自己搭建到达彼端的桥梁。也就是说,于强者,空谷是一个机会,能厚积薄发,获得成功;而弱者视其为悬崖,给了自己放弃的借口 或者可以从视角来写,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可以阐述观点是给自己的内心搭建桥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当临空谷而无惧,从而到达理想圣地。而不应该视空谷于悬崖,抱着悲观消极态度,怯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甘于平

6、庸停滞。,从如何面对人生低谷写 周女士(公司职员) 如果是让我来写,我会从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去写。面对人生的困境,是感慨、哀叹,还是架设一道桥梁,渡过难关?一种是积极的心态,一种是消极的心态。写出怎么样去勇敢面对就好。,“空谷”,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空谷幽兰”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面对空旷幽深的山谷,考生可以有几方面的联想,一面是从消极角度,由“空旷”“幽深”想到孤独、压抑、寂寞等感受,(本材料归结为“悬崖”),写身处“空谷”的困

7、难、艰难、痛苦和寻求突破的愿望;另一面是从积极角度,从“空旷”“幽深”想到贤者隐居、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人品高雅等,写身处“空谷”的独到妙处;再一面则默认“空谷”的消极特性,但重点不放在对“空谷”的评价上,而是放在对“空谷”现状的改变方法、策略、手段上 ,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 总之,在审题时,要紧紧抓住“空谷”“悬崖”“栈道”“桥梁”几个词,进行寓意化理解,联系自身或现实,适当延伸、挖掘,既准确扣题,又写出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空谷不就暗喻高考,成功跨过你便冲出囚笼破茧成碟,若是失败过往的努力烟消云散! 不论是悬崖还

8、是桥梁,其实都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桥梁看似通途,然而也有命悬一线戛然而止的危急;悬崖看似绝境,却也不乏有绝处逢生的可能。言而总之,世上没有绝对和必然,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福祸相倚 其实人心本就是一座空谷,初生之时空无一物。生命游走,岁月奔流,谷内之景渐次纷繁,群芳盛放抑或木石荒凉,不复初刻平和安详。祈愿在某时停驻,不必费力填满旁人想象,亦无需置身旷野哀怨颓丧,幽兰独放,从心就好 . 悲观的人想到悬崖,乐观的人想到栈道桥梁。对待一件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乐观的人走过了空谷,看到了空谷之后的无限风光,而悲观的人却只能停滞不前,屈服于眼前的悬崖,而一事无成 遇见困难,乐观者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也一

9、定会去寻找路。悲观者则认为是万丈深渊,必然选择退缩,双十中学语文名师杨极生认为,在角度方面,主要涉及“心态”和“想象”。先说心态,“空谷象征困境、绝境,在绝境中就要想办法,找出路,而消极和积极两种心态就决定了不同的出路。”另外是想象与创造,从“空”的角度出发就会想到悬崖,而要从“空”到“不空”就会想到搭桥梁。 “写心态这个角度,很容易雷同。”杨极生坦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确实有点难写,主要就难在出彩。,福州八中高三语文集备组长 郑玉平 郑玉平老师表示,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材料文字量少,表达简洁,但意蕴丰富,有很强的思维延展空间,可写的角度不单一,指向也很明确。审题不难,但写出深度

10、不易。 材料中的“空谷”是审题思维的起点,字面含义是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即人迹罕至的地方。古时也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它的比喻义,常指人生的绝境。当然,也可以从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将其理解为“人生至美的风景”。 如何看待“空谷”?可从“悬崖”角度谈,将其看成人生的困境,既可肯定其直面现实,对人生的理性认知;亦可写人生态度较为悲观。从“栈道和桥梁”角度谈,将其看成是面对困境时,如何借助“桥和栈道”渡过难关,肯定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肯定其因不同的视角,超越现实生活,在人生绝境处,寻找生命的至真、至善、至美。当然,从材料整体出发,“有人”的列举提示了可谈不同人的立场、态度、认知

11、、审美,引发对“空谷”意蕴的体验和感受的差异,亦可深度挖掘这种感受不同形成的历史、现实原因。 总之,福建2014年高考作文题,超越抒情,关注理性。强调不同角度看问题,倡导用现实或浪漫的情怀直面或超越人生的“空谷”。,福州三中高三语文集备组长、语文高级教师 陈健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审题的关键是抓住内涵主旨,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想一想为什么面对空谷,人们会有不同想法,即可从材料整体出发,正确立意,比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 考生既可以从材料整体出发,综合立意,也可以从材料所给句子分别切入,

12、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 考生若能引用名言警句入文,会增加作文的含金量。如“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还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禅诗“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对命题者而言,所给材料预设了价值判断,主题导向明确,即“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样的命题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发散。对考生而言,虽然作文审题不算难,但真正要写出观点独特、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作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此外,

13、这样的命题难免出现套题现象,如套用“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万能的思路。总的说来,审题容易,写好不易。,福建社科院文学副研究员、副教授 李国庭 分解出三个角度:面对艰险,畏难怕险,束手无策,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肯定做不成什么大事;面对艰险,千方百计设法攻坚克难,持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一定会大有作为;还可以把上述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写(第三角度)。 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必须要有足够精彩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采用描写、叙述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综合运用四种表达方式写,才可能使文章出彩。如用议论文,最好应该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采用关系性立论文体式写综合角度,并要写清三层意思:面对艰险,惧怕畏缩,肯定碌碌无为;勇敢

14、直面艰险,想方设法攻坚克难一定会有所作为;要能直面艰险,攻坚克难,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平时就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锻炼吃苦耐劳、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地加以充分论述,就会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来。自然,写议论文既可用规范的体式写,也可用散文化的随笔写,写出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思想深刻的好论文。,安徽2014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

15、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宿城一中语文老师张海松称,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材料很新颖,关注的虽然是娱乐圈的问题,但是与现实联系很紧密,需要有很活思维,写作角度很多。 “较去年安徽高考作文,应该说从审题角度来说,难度降低了。”张海松认为,这段材料中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其实是社会中不同人之间复杂关系的展示,考生可以从尊重和坚守道德底线这两个角度去写。 张海松说,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可以改,也可以不改。表演艺术家要改,可能是因为

16、剧本不好,或者是因为违背了表演艺术家的底线。不改,有可能是对表演艺术家的挑战,但是又尊重了剧作家和剧本。 从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冲突角度,是不是可以认为,表演艺术家挑战剧作家,是对权威态度的不唯命是从。,这位老师分析说,剧本跟表演是一个充满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双方,演员的表演要基于剧本,有些时候也需要演员的临场变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剧本”还有很多,该如何去面对?这也在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这位老师分析说,剧本跟表演是一个充满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双方,演员的表演要基于剧本,有些时候也需要演员的临场变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剧本”还有很多,该如何去面对?这也在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总之,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才是高考作文重点!所以我们的考生在立意时不可偏颇,要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争议的产生其实只是看到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无没有前提的一定的是和非,但这样说,也并不是要我们的考生的观点要“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相反,观点是一定要鲜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