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41154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付扬 第一 二章(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主编:付 扬,第一章 实验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第三章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第四章 电路实验 第五章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第六章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第七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第八章 电子电路现代设计技术,第一章 实验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实验电路故障与排除,第一节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课程的要求 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第二节 实验电路故障与排除,一、常见的故障现象 二、故障排除,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第一节 电阻器 第二节 电容器 第三节 电感器 第四节 半导体器件 第五节

2、 集成电路器件,第一节 电阻器,一、电阻器的分类及特点 二、电阻器的型号命名 三、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电阻器的选择与测试,第二节 电容器,一、电容器的分类及特点 二、电容器的型号命名 三、电容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电容器的选择与测试,第三节 电感器,一、电感器的分类 二、电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三、电感器的选择与测试,第四节 半导体器件,一、半导体二极管 二、晶体管 三、场效应晶体管 四、晶闸管,第五节 集成电路器件,一、集成电路的分类 二、集成电路的命名 三、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 四、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第三章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第一节 万用表 第二节 示波器 第三节 交流毫伏表 第四节

3、 信号发生器 第五节 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第一节 万用表,一、UT50系列数字万用表外部结构 二、数字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数字万用表的安全操作准则,第二节 示波器,一、示波器面板结构及使用 二、示波器屏幕显示,第三节 交流毫伏表,一、技术参数 二、工作原理 三、使用方法,第四节 信号发生器,一、技术参数 二、使用方法,第五节 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一、使用方法 二、注意事项,第四章 电路实验,第五章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第六章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第七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第一节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概述 第二节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 第三节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 第四节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器件表,第一节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概述,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安排 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第二节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一、设计举例:8W扩音机 二、设计题目,第三节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一、设计举例:数字电子钟 二、设计题目,第四节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器件表,一、C4000系列数字集成电路 二、TTL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第八章 电子电路现代设计技术,第一节 Multisim功能概述 第二节 Multisim7使用指南 第三节 基于Multisim7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一节 Multisim功能概述,第二节 Multisim7使用指南,一、Multisim7操作界面 二、Mult

5、isim7基本操作,第三节 基于Multisim7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一章 实验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第一章 实验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实验电路故障与排除,第一节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课程的要求 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电路和电子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实验是这些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而且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电路、电子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测量技术。实验既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又可以找出理论的近似性和局

6、限性,发现新问题,启发新思路,产生新设想。通过学习和实践,有所锻炼和提高,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是实验的目的。 电路和电子技术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工程特点,所以加强实践,进行严格的工程训练和技能培训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学校里,这种实践和训练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来完成的。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而且培养了勤于动手、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实践精神,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因此,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实验课程的要求,(一)实验预习 (二)实验操作 (三)实验报告,(一)实验预习,必

7、须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和预习,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实验前要仔细阅读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实验的内容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还要掌握有关思考题,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应拟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电路的调试步骤、测试内容与方法,尤其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记录表格。,(二)实验操作,1)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 2)实验前应认真检查所配发的实验用元器件,看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所用仪器仪表设备状态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3)认真听课,尤其应重视指导教师提出的须注意的问题,根

8、据实验内容合理布置实验现场,按实验方案连接实验电路和测试电路。 4)实验中坚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按照拟订的步骤进行,认真记录所得数据和相关波形。 5)如果实验中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指导教师,等待处理。 6)实验结束时,数据和结果要送交指导教师审阅签字,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拆除电路,清理现场,整理好实验台。,(三)实验报告,1)写清楚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班级、姓名及学号,实验组别,同组人姓名。 2)写清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并简述实验原理、内容和步骤等。 3)规范地画出实验电路图或测试电路图,标明元器件和参量或仪器仪表设备名称等。 4)把实验记录整理成数据表格,按实验目的

9、和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5)完成相关思考题,写出实验的心得体会、收获及对实验的改进和建议。,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1)熟悉实验室的直流与交流电源,了解其电压、电流额定值和控制方式,区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和交流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 2)知道仪器仪表的规格、型号、使用方法,特别要注意额定值和量程。 3)通电前应通知全组人员,有准备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中不得用手触摸电路中带电的裸露导体。 5)发现异常现象,如仪表指针猛打(剧烈偏转),有焦味、冒烟、闪弧及有人触电等,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老师,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6)实验要规范有序,不要忙乱。,第二节 实验电

10、路故障与排除,一、常见的故障现象 二、故障排除,一、常见的故障现象,1)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而有输出波形。 2)信号源有输出电压UO,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UI,或UIUO。 3)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电压,或输出电压很小。 4)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波形,或输出波形严重失真。 5)串联稳压电源无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过高、过低,并且不能调,或输出稳压性能变坏,输出电压不稳定等。 6)振荡电路不产生振荡,或振荡波形异常。 7)计数器输出波形不稳定,或不能正确计数。 8)收音机中出现“嗡嗡”的交流声或汽船声等。 9)定型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11、)发射机输出频率不稳,或输出功率小甚至无输出,或反射大、作用距离小等。 11)仪器使用不正确引起的故障,共地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入的干扰等。 12)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二、故障排除,1)直接观察法:不用任何仪器,利用人的视、听、嗅、触等手段来发现问题,寻找和分析故障。 通电前主要检查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是否正确,元器件引脚有无错接、反接、短路、电子元器件和布线是否合理等; 通电后主要观察直流稳压电源上的电流指示值是否超出电路正常值,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变压器有无焦味等。 2)测试电压法:用万用表检查电路各级的静态工作点。 3)信号寻迹法: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或者相反),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

12、况,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4)部件替换法:用正常的元器件、插件板等替换有故障的部件,便于缩小故障范围,进一步查找故障。 5)旁路法:当电路有寄生振荡时,可用适当容量的电容器,跨接在检查点与接地点之间,检查振荡产生在哪一级电路中。 6)短路法:采取临时性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二、故障排除,7)断路法:对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也是一种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的方法,若断开某一支路后电路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就发生在该支路上。,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第一节 电 阻 器 第二节 电 容 器 第三节 电 感 器 第四节 半导体器件 第五节 集成电路器件,第一节 电 阻 器,一、电阻器

13、的分类及特点 二、电阻器的型号命名 三、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四、电阻器的选择与测试,一、电阻器的分类及特点,(一)常用固定式电阻器 (二)电位器,(一)常用固定式电阻器,1.薄膜电阻器 2.合金电阻器 3.合成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一)常用固定式电阻器,图2-1 常用电阻器外形及图形符号,1.薄膜电阻器,在玻璃或陶瓷基体上沉积一层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等形成电阻薄膜,膜的厚度一般在几微米以下。薄膜电阻器主要包括: 碳膜电阻器(型号RT):该电阻器稳定性好,电压的改变对阻值影响小,阻值范围宽(几十欧至几十兆欧),负温度系数,体积比金属膜电阻器大,制作成本低,价格便宜,常用额定功率为1/8

14、10W,精度等级为5、10、20,在一般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 金属膜电阻器(型号RJ):该电阻器温度系数小、金属膜电阻器和碳膜电阻器外形相似,它除了具有碳膜电阻器的特征外,比碳膜电阻器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使用温度范围广,温度系数小,噪声低,体积小,阻值范围宽。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耐热性能超过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目前是组成电子电路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之一,常用功率有1/8、1/4、1/2、1、2W等,标称值在1010M之间。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型号RY):金属氧化膜电阻器的外形及性能均与金属膜电阻器相同,具有极好的脉冲、高频和过载性,力学性能好,坚硬,耐磨,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阻值范围

15、窄,温度系数比金属膜电阻器大,在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代替金属膜电阻器使用。,2.合金电阻器,用块状电阻合金拉制成合金线或碾压成合金箔制成。合金电阻器主要包括: 线绕电阻器(型号RX):线绕电阻器的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低、功率大,一般可承受3100W的额定功率,而且耐高温,可以在150高温下正常工作。但由于它体积大,阻值不高(10M以下),因此适用于大功率电路中。此外,精密的线绕电阻器可用于标准电阻箱、测量仪器等场合。由于线绕电阻器的固有电感较大,因而不适宜在高频电路中使用。 精密合金箔电阻器(型号RJ):该电阻器最大特点是具有自动补偿电阻温度系数功能,故精度高、稳定性好、高频响应好。这

16、种电阻器的精度可达0.001,稳定性为(510-4)年,温度系数为10-6/。可见它是一种高精度电阻器。,3.合成电阻器,图2-2 常用电位器的外形及图形符号,4.敏感电阻器,根据不同材料和制作工艺,通常有热敏、压敏、光敏、温敏、磁敏、气敏、力敏等不同类型的电阻器,广泛用于测试技术和自动化等各领域的传感器中。,(二)电位器,图2-3 电位器阻值变化特性曲线,二、电阻器的型号命名,表2-1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二、电阻器的型号命名,26A.TIF,三、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一)允许偏差及精度 (二)额定功率 (三)标称阻值及表示方法 (四)最高工作电压,(一)允许偏差及精度,表2-2 固定电阻器的精度等级和允许偏差,(二)额定功率,图2-4 非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的表示符号,(三)标称阻值及表示方法,1.标称阻值 2.阻值的表示方法,1.标称阻值,表2-3 固定电阻器的各种偏差标准系列产品标称值,2.阻值的表示方法,1)直标法是指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表面直接标志它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的一种方法。 2)文字符号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