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38156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焦阳 第2章 交流电路(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交流电路,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3 电路定律及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2.1 正弦量的概念,2.8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2.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2.9 三相电路,2.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2.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分析,2.7 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2.10 非正弦周期电压与电流,2.1 正弦量的概念,一.正弦量的定义与表示,1.正弦量的定义(P32),2.正弦量的表示,(1) 三角函数表示法(瞬时值形式),(2) 波形图表示法,二. 正弦量的三要素,(1)最大值,(2)角频率,(3)初相角,单位:,规定:| | 。,例如,若i1=i2,则,说明:,(1)正弦

2、量的三要素是正弦量相互区别的标志,(2)同一正弦量,计时起点不同,初相位不同。,i,例1,解,已知正弦电流波形如图, 试写出 的表达式;,显然, 不合题意。,三. 正弦量的有效值,1、有效值定义,有效值也称均方根值,同样,可定义电压有效值:,2、正弦电流、电压有效值,设,则,同理,可得,(2)测量中,交流测量仪表指示的电压、电流读数一般为有效值。,(3)区分电压、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的符号。,注意,(1)工程上的电压、电流一般指有效值,但绝缘水平、耐压值指的是最大值。,四.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设,则相位差,规定: | | ,(1) j 0, u超前i,(2) j 0,u 滞后 i,

3、j 0, 同相,j = (180o ) ,反相,(3) 特殊相位关系,一. 问题的提出:,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解:(1)直接用三角函数计算,非常复杂,(2)波形图相加,结论:同频的正弦量相加仍得到同频的正弦量。,寻找其它的正弦量的表示方法?,非常繁琐,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电压)和电源是同频率的正弦量。,1. 复数A的表示形式,二.相量表示法基础复数,(1) 代数形式,(2) 指数形式,其中,或,(3) 三角形式,(4) 极坐标形式,2. 复数运算,(1)加减运算采用代数形式,若,则,图解法,(2) 乘除运算采用极坐标形式,例1,已知复数,试写出A的极坐标形式。,解,例2,试写出A的代

4、数形式。,解,已知复数,三. 相量表示法(相量法),相量:表示正弦量的复数。,同理,相量法: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方法。,正弦量的表示方法,(1) 三角函数表示法,(2) 波形图表示法,(3) 相量表示法,包含正弦量的两要素,正弦量,四. 正弦量与相量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正弦量是正弦函数,相量是复数,正弦量不等于相量;正弦量包含三个要素,相量包含两个要素。,联系:正弦量和相量一一对应,由正弦量可写出相量,由相量可写出正弦量。,五. 相量图,参考正弦量:初相角为0的正弦量。,参考相量:初相角为0的相量。,例3,试用相量表示i, u,已知,解,解,已知,求 i1+i2,解,例5,已知,求 p=ui,解

5、,例6,2.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相量形式,KCL,KVL,瞬时值形式,注意:,2.3 电路定律及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1. 电阻电路,1) 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由 欧姆定律,正弦电压,(1) = (2)得,,2.3.2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3) 相量关系,(2) 有效值关系,(1) 相位相同,结论:,(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P: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1) 瞬时功率 p,2) 功率,电阻是消耗能量的。,2. 电感电路,1) 线性电感元件,(1) 磁链(磁通链),N匝密绕的线圈,,(2) 线性电感元件,2) 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u,i关联)

6、,若u,i 非关联,则,假设电流i与eL取非关联参考方向,KVL:,3) 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则,正弦电压,(1) = (2)得,,(1) 相位相差 90(u 比i 超前90),结论:,感抗(),定义,(2) 有效值关系,则,(3) 相量关系,相量图,(1) 瞬时功率 p,4) 功率,(2) 平均功率 (有功功率) P,纯电感不消耗能量,只和电源进行能量交换。,(3)无功功率 Q,单位:乏、千乏 (var、kvar),Q的定义:瞬时功率的最大值。,3.电容电路,1) 线性电容元件,2) 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u,i关联),若u,i非关联,则,则,正弦电流,(1) = (2)得,,3)

7、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1) 相位相差 90(i 比u 超前90),结论:,容抗(),定义,(2) 有效值关系,则,(3) 相量关系,相量图,(1) 瞬时功率 p,4) 功率,(2) 平均功率 P,纯电容不消耗能量,只和电源进行能量交换。,(3)无功功率 Q,单位:乏、千乏 (var、kvar),例1,已知: C 1F,求:电流有效值I 和瞬时值i,解:,电流有效值,瞬时值,在电阻电路中:,正误判断,在电感电路中:,正误判断,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小结,电路 参数,电路图,电压、电流关系,有效值,相量图,相量形式,功率,P,Q,R,i,u,0,L,i,u,C,i,u,0,0,基本关系,2.4

8、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分析,设,一. 电压、电流的关系,则,则,相量模型,KVL的相量形式:,相量图的画法,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二、阻抗Z,1. 阻抗的定义,说明:Z 不是相量,上面不能加点。,所以,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阻抗分别为,总阻抗,阻抗的模,2. Z 与总电压、总电流的关系,阻抗角,是 和 的相位差,3. Z 和电路性质的关系,当 时, ,u 滞后 i,电路呈电容性,当 时, ,u, i同相,电路呈电阻性,假设R、L、C已定, 电路性质能否确定? (阻性?感性?容性?),不能!,当不同时,可能出现: XL XC ,或 XL XC , 或 XL =XC 。,三、RLC 串联电路中的功率,

9、1. 瞬时功率,2. 平均功率 P (有功功率),3. 无功功率 Q,4. 视在功率 S(容量),单位:伏安、千伏安,注: SU I 可用来衡量发电机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四.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角,功率因数角,阻抗角,和 的相位差,2.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2.5.1 阻抗的串联,分压公式:,通式:,2.5.2 阻抗并联,分流公式:,通式:,2.5 负载并联的交流电路,总阻抗,一、总阻抗,分流公式,1、由电路图画出相量模型图(电路结构不变),2、根据相量模型列出相量方程,一般正弦交流电路的解题步骤,3、求解相量方程,4、将结果变换成要求的

10、形式,例1,解:,例2,解:,解:,由已知条件,各元件阻抗,总阻抗,电路中的电流相量,各元件的电压相量,电路中的电流,正误判断,因为交流物理量除有效值外还有相位。,?,在R-L-C串联电路中,?,正误判断,正误判断,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正误判断,在 R-L-C 串联电路中,假设,?,?,?,正误判断,在R-L-C串联电路中,假设,?,?,?,?,1. 瞬时功率,设:,2.7 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2.7.1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瞬时功率:,瞬时电压与瞬时电流的乘积,储能元件上的瞬时功率,耗能元件上的瞬时功率,2. 平均功率P (有功功率),cos 称为功率因数, 又称

11、功率因数角,( 也是阻抗角、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大写,注意:通常铭牌数据或测量的功率均指有功功率。,单位:瓦(W),3. 无功功率Q,用以衡量电路与电源能量交换的规模。用瞬时功率达到的最大值表征。,功率交换部分,单位:var,4. 视在功率 S,单位:VA,注: 发电机、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的额定视在功率 SNUN IN 称为额定容量,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可能提供的最大有功功率。,P、Q、S 都不是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示。,P、Q、S 的关系:,2.7.2 功率因数的提高,一.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 能够充分利用电源(发电机)的容量,有功功率,(2) 减小输电线上的能量损耗,有功功率,例,4

12、0W白炽灯,40W日光灯,供电局一般要求用户的,二.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必须保证加至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1)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给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三.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设原电路的功率因数为cos1,要求功率因数提高到cos2,须并联多大电容?(设 U、P 为已知),分析依据:提高功率因数前后 P、U 不变。,由相量图可知:,思考题:,能否用串联电容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串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在外加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负载上的电压和功率会发生变化。,2.8 交流电路的谐振,含有电感和电容的一端口电路,适当地调节元件参数或电源的频率,使端

13、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同相,这时称此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谐振概念:,一、串联谐振,1. 谐振电路,2. 谐振条件,同相,谐振条件:,3. 谐振频率,由,谐振角频率,谐振频率,4. 谐振的特点,(1),(2) 当电源电压一定时,,(3) 同相,当 时,,(4),串联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部分电压的有效值高于总电压的有效值,5. 品质因数Q,定义: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之比。,Q体现了电容或电感上电压比电源电压高出的倍数。,6. 特性曲线,fL: 下限截止频率 fH: 上限截止频率,通频带宽度,二、 并联谐振,理想情况:纯电感和纯电容并联。,1. 谐振电路,2. 谐振条件,解:u

14、,i 同相,发生串联谐振,例2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已知电源电压有效值为30V,电源频率f = 50HZ,谐振时电流有效值为0.2A,容抗XC = 314,求该电路的电阻R和电感L。,解:,2.9 三相电路,一. 对称三相电源,1. 定义(P55),2.9.1 三相电源,2. 电路符号,3. 表示形式,以A相电源为参考正弦量,(1) 三角函数形式(瞬时值表达式),(2) 波形图,(3) 相量形式,证明,4. 特点,证明,5. 正序和负序,正序:A相、B相、C相依次滞后120o,负序:A相、B相、C相依次超前120o,二. 对称三相电源的连接,1. 星形连接(Y接),N点 中性点,相电压,线

15、电压,(1) 几个概念,(2)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同理,相电压的大小用UP表示,线电压的大小用Ul 表示,则,2. 三角形连接,正确连接时,三角形回路中总电源,三角形回路中无电流,相电压,线电压,(2)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1)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压的大小用UP表示,线电压的大小用Ul 表示,则,三相电源很少接成三角形,多数接成星形。,注意,2.9.2 三相负载的连接,一. 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1. 有中性线的星形星形连接(Y0Y0),2. 无中性线的星形星形连接(Y-Y),3. 星形三角形连接(Y-),4. 三角形星形连接( -Y),5. 三角形三角形连接( -),对称三相电路:三相电源对称,三相负载也对称的电路。,二. Y0Y0连接(三相四线制),1. 电路,中性线(零线),2.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相电流,线电流,中性线电流,相电流的大小用IP表示,线电流的大小用Il 表示,则 。,对 点列KCL得,,中性线电流,中性线可省掉,三. 连接,1. 电路,2.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相电流,线电流,设,对 点列KCL得,,同理,相电流的大小用IP表示,线电流的大小用Il 表示,则,四、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一.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二. 无功功率,例1. 在Y-Y三相三线制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线电压的有效值为380V,负载阻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