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3811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作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于俭 第4章企业设施内部布置(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第四章 设施内部布置,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内容提要: 1简述设施内部布置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和部门间安排布局具体方法。 2.较为详细介绍了制造型企业流水生产组织设计和服务类企业工作场地布置。 3. 简述对运作过程工作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的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等内容。,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第一节 设施内部布置的原则和程序,企业设施内部布置就是将组织内各种物质设施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形成一定的空间组织模式,以使企业运作系统获得最大效益。 企业设施内部布置是在企业位置选定和组织内部组成单位确定后进行的。它应根据已选定区域的环境条件,对组织内的组成单位进行合理布置,确定其平面和立面

2、位置,并相应地确定组成单位的内部布置。 一、设施内部布置的原则 1以基本生产或服务单位为中心布置 对生产与服务经营协作密切的组成部分应相互就近,保持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使主要服务空间、厂房、建筑物和各种设施的配置满足企业运作过程的要求,使辅助生产或服务工作及时满足基本生产经营或主体服务功能需要。,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2科学合理划分生产或主要服务功能区域 主要服务用房、厂房、建筑物的布置需符合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把功能相近或对防火等条件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单位集中布置在同一区域内。 3工作路线和物流流动距离最短 在企业范围内规划合理的物流路线,围绕运作过程合理组织各种物资或人员流动,尽量

3、缩短空间距离,避免物流交叉运输或人流相向往复。在符合运作过程要求的前提下,使布置达到时间短、费用低、便于管理的目的。 4企业平面布局应尽量紧凑 在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把服务用空间、厂房建筑物和各种设施布置得紧凑,应尽量采用多层的立体布置,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地,节省了投资费用,同时也可节省日后的运行费用。,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5开展绿化和美化布置,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企业内部布局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并要搞好绿化和美化,这对服务企业尤其重要,它为员工和顾客创造一个良好优美环境。还应注意使工作环境、建筑群的布置和式样与周围的社区环境相协调,尤其是在历史名城或风景区附近。 6企业内部

4、布局要考虑企业的远景发展 在技术、资金允许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在现有的面积上为企业今后可能有的发展预先留出必要的空间。,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二、设施内部布置的程序 1明确企业设施内部布置目标 通过合理的布局,应使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井然有序,整齐美观,同时还要有效利用工作空间,节约投资,合理组织物流或人力资源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费用。 2收集企业设施内部布置资料 (1)基础资料:包括企业所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厂区面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当地的政策法规、经济情况以及有关建厂的各种协议文件,或者商业区域环境等。 (2)企业单位的组成及其开展运作活动涉及专业化组织形式。 (3

5、)工作系统流程方案图表:该图表简要地说明了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流程及其各主要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3计算和确定各运作单位和业务部门所需的面积 各生产车间和主要服务部门的面积是根据工作流程和业务规模的大小确定。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空间是根据科室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情况先确定大致需求的面积,再由专业人员来设计。 4设计初步方案 设计和布置各运作单位和业务部门在规划区域内的位置和设计风格,制定几个平面布置的初步方案。 5方案评价 通常可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对各方案满足布置目标的程度和遵循布局原则的程度进行评价和打分,通过对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来评定。 6方案实施

6、当方案选定之后就进入实施阶段。通常要建立专门的项目组来贯彻设计的意图,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第二节 设施内部单位布置的方法,一、运作活动相关图法 运作活动相关图法是用图表的方法先判明各单位在运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根据彼此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布置,寻求最佳的布局方案。 此方法通常用A、E、I、O、U、X 六个等级来区分各组成单位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关系密切的原因(见表4-1)。,见表4-1,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表4-1 关系分类和密切程度原因,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图4-1就是根据表4-1的内容,结合各部门相互之间关系形成的关系图;再由这张图中相关信息确

7、定各部门间相对位置,一般是关系密切的单位相近布置,并注意考虑前后工作流程和物流流量的关系,以及区域性质等要求。,图4-1 企业部门之间关系图,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二、物料运量图法 物料运量图法就是根据各单位(车间/仓库/站场/店铺)之间的物料运量大小来进行平面布置。 具体处理方法是首先绘制物料运量图或运量相关图,确定物料在各单位间的运量大小;然后将运量大的单位邻近安排。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的生产单位不多,产品品种少,生产条件稳定的组织布置。 三、从至表法 从至表法是一种用于生产部门布置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各零部件在生产线上各工作单位和设备加工的顺序,编制零件从某一工作单位至另一个工作单

8、位移动次数的从至表,经有限次数改进获得近似最优的布置方案。 从至表法追求的目标是总移动距离最短,它适用于工作流程较为简单或涉及工作单位数较少的情况。,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四、服务流量矩阵优化法 如何使服务系统中人员的流动方向合理、行走距离尽可能地短,是服务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服务单元的布局来实现。 服务单元布局优化采用流量矩阵逐步优化搜索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获得初步布局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搜索新的布局方案,当寻找到的新方案比前一个好时,则用新的方案替换原方案,直到无法得到更好的方案为止。 具体步骤: (1) 将服务系统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服务单元。 (2) 测算各个服务单元之间的

9、流入流出量,并构造流量矩阵。 (3) 确定服务单元的定位并计算出各个单元间的距离。 (4) 修改原布局方案计算新方案的流动成本并与原流动成本比较,若新 方案的成本小于原方案,则进行新一轮布局的修改调整,直到没有更低流动成本方案出现为止。,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例题4-1 一家医院原来各个科室的布置如图4-2所示。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的距离如图4-2中所标定的,假定每个部门有5米宽、10米长面积。除了挂号室保持原有位置不动外,现从优化的角度对整个医院的布局进行重新调整。,10m,10m,10m,10m,5m,5m,图4-2 医院的各个诊室的初始布局,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对医院而言,应为患者提供方便周

10、到的服务,尽量减少他们在就诊过程中的行走距离。经过调查统计得到每天病人在各个诊室(部门)间的平均走动次数,由此得到病人流动的流量矩阵见表4-2。,表4-2 患者在各个科室间流动的流量矩阵,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相邻的部门之间的距离为 10米,各部门间的流量如图4-3所示。,50,50,30,10,15,20,10,10,10,20,10,图4-3 各科室间的患者流量分布,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新布局方案的目标是使患者在医院内走动的距离最短,它可根据图4-3和表4-2的数据,计算出日平均患者走动的总距离。,总距离5010502030201510101020201030 部门: 12 13 24 25

11、 34 35 45 1010101010302010 48 56 58 67 5001000600150100400300100100300200 3750米,由图4-3可以看出,部门1与3之间人流的数量比较多,但是距离相对较远;同理部门4与5之间的距离也较远;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将部门5与3、部门4与6的位置进行互换有可能降低患者移动的总距离,为此可得到新的布局方案,如图4-4所示。重新布局后各个科室的流量如图4-5所示。,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新的布局条件下的总距离为:,总距离5010501030101510101020201010 部门: 12 13 24 25 34 35 45 10101

12、01010102010 48 56 58 67 500500300150100400100100100100200 2550米,科室经过调整后,患者走动的总距离由原来的3750米减少到255O米。,图4-4 调整后医院各个科室的布局,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50,50,15,10,30,20,10,10,20,10,10,图4-5 重新布局后各个科室间的流量,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五、计算机辅助布置技术 计算机辅助布置方法是由一些专门的设计所专业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软件,对规模大、涉及问题复杂、要求高的设施布置进行优化布置,其中较为成熟和先进软件为计算机辅助规划技术(Computerized

13、 Relative Allocation of Facilities Technique,CRAFT)。 是美国管理人员开发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的工具。 以物料的总运输费用最低为原则,逐次对初始的布置方案进行改进,以寻求最优的布置方案,是一种启发式方法。 它从一个初始的块状区开始,将各单元的位置两两相互对换求得可行解;若某些块状中心要求特殊位置,则可以作为约束条件输入,计算各方案下的运输费用和其它费用支出,比较费用最低为最优解。,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第三节 工作场地内部布置,工作场地布置就是要确定工作地各组成部分的合理位置和安排好各项主要工作关系。 在制造车间内,一般由基本

14、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仓库、车间办公室、更衣室、休息室、厕所和通道等部分组成。 基本生产单位的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尽量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辅助设施的布置应围绕基本生产系统,以便于为其提供服务;通道的设计要便于物资运输和考虑安全、防火的要求。 在服务工作场地,一般有顾客等待服务区、与顾客接触区域和后台处理场地等。 顾客等待服务区域应有足够的空间、辅助设施和其它服务设备,为顾客等待创造良好优美环境;与顾客接触区域应充分考虑工作效率和与顾客接触便宜性等因素;在后台工作区设计应主要考虑作业性质和工作效率的要求,谋求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一、制造业企业工作场地布置

15、类型 1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布置工作场地 工艺专业化原则布置就是按加工工艺特征安排生产单位或设备的布置方式。在这种布置方式下,相似的生产单位或设备被放在一起。 这种布置方法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强,设备的利用率也较高;但产品的物流比较复杂,生产过程连续性差,在制品库存量也较高,整个生产周期较长。 特别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这类布置主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类生产单位或设备科学布置使物流更加趋于合理,主要考虑前后工艺阶段的密切程度。,见表4-6,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图4-6 按工艺专业化布置示意图,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2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工作场地 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是按产品制造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单位或设备的布置方式。 在这种布置下,生产单位或设备是按照某一类产品的加工路线或加工顺序排列。 典型的这种设备布置是流水生产线。 这种布置方法使产品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紧密衔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了在制品,节约生产面积,易于管理;但对品种变换的适应能力差。 适合于大中批量、连续轮番生产。 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下,主要考虑如何使每一工作地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流水生产线具有明显的节奏性,以提高输出效率。,见图4-7,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图4-7 按对象专业化(产品)布置的示意图,运作管理教材编写组,3混合布置工作场地 把上述两种布置结合起来,即在一个生产单位内既有对象专业化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