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3770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郭根芳 第 1 章 绪论(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绪 论,主要内容 :,1.1 通信与通信系统 1.1.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1.2 无线电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 1.1.3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和无线电波的传播 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1 通信与通信系统,1.1.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的一般定义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信息的传递。 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电信系统,也称通信系统。 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图 1-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基带信 号,已调信号,已调信号,基带信 号,1. 信息源: 就是信息的来源,它有不同的形式,例如语言、音乐、文字、图像、电码等。 2. 输入变换器: 作用是将信息源的输入

2、信息变换成电信号,该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不同的信息源需要不同的变换器,例如送话器、摄像机等。,3. 发送设备: 用来将基带信号进行某种处理并以足够大的功率送入信道,以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其中最主要的处理为“调制”,发送设备的输出信号为已调信号。,4. 信道: 信号传输的通道,又称传输媒介,它大体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两大类。 无线信道包括地球表面、地球大气层及宇宙空间;有线信道包括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不同的信道有不同的传输特性,相同的媒介对不同频率信号的传输特性也是不相同的。,5. 接收设备: 作用与发送设备相反。 由信道传输过来的已调信号由接收设备取出并进行处理,得到与发送端相对应

3、的基带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即: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5. 输出变换器: 作用与输入变换器相反。 将基带信号经输出变换器即可复原成原来形式的信息。 6.接收者: 信息的最终接受者,1.1.2 无线电发送与接收设备,1无线电调幅广播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通常由高频、低频、电源和天线四部分组成。 组成框图如图1-2所示。,图1-2 无线电调幅广播设备组成框图,1无线电调幅广播发送设备,高频部分:包括主振荡器、倍频器、电压放大器、末级功率推动和末级功放(调制器)。 主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高频振荡,现多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用倍频器来提高频率。 电压放大器放大后以达到推动末级

4、功放的电平。 末级功放(调制器)是将输入的高频载波信号和基带信号(低频调制信号)变换成高频已调信号,并以足够大的功率输送到天线。,低频部分: 包括送话器、低频电压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实现声电变换,将音频信号逐级放大到调制所需要的功率,对末级功放(调制器)进行调制。 电源部分:给各部分电路提供直流电能。 天线部分: 把末级功放(调制器)送来的高频已调波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到空间。,2无线电调幅广播接收设备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典型的无线电调幅广播接收设备。 由选频电路、本机振荡电路、混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振幅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及直流电源的组成。 组成框图如图1-3所示。

5、,图1-3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组成框图,选频电路:用来对天线所收的信号进行选频,即选出有用频率fC信号,抑制其他无用频率信号。 本机振荡器:接通电源后,能自动产生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度的正弦信号。 混频器:将载频为 fC的已调信号和本机振荡器所提供的频率为fL的高频等幅信号同时进入,在其输出端就可获得频率较低的中频(fI=fL - fC)已调信号。 我国使用的中频是465kHz。,中频放大器:中心频率固定在fI上的选频放大器,它可以进一步滤除无用信号。 振幅检波器:即解调,可恢复出原基带信号, 低频放大器:放大低频信号。 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3调制的基本概念,要进行无线电通信,必须采用

6、高频振荡信号作为运载工具,将携带信息的低频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这一过程称为调制。 不同的发射台采用不同频率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高频载波)。,为什么要进行调制?(问题提出) 1)发送端天线尺寸 天线尺寸与被辐射信号的波长相比拟时(至少是波长的1/10),信号才能被天线有效的辐射出去。 例如 f =1kHz,波长=300km,天线=30km。=c/f (c为光速),为什么要进行调制? 2)接收端信号选择 如果直接发射,多家电台的发射信号频率范围大致相同,接收机无法区分。 3)信道的有效利用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制 什么是调制? 把待传送(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

7、的过程。 三种信号 调制(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三种方式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如何“卸载”信号解调 什么是解调? 从高频已调波信号中“卸载”调制(基带)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三种方式 对调幅波(AM)的解调检波 对调频波(FM)的解调鉴频 对调相波(PM)的解调鉴相,高频载波通常是一个正弦波振荡信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参数,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就可以实现调制。 1)若用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则称为振幅调制,简称调幅,用符号AM表示。调幅获得的已调波称为调幅波。 中、短波广播和电视的高频图像信号都是调幅波。,2)若用基带信

8、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则称为频率调制,简称调频,用符号FM表示。调频获得的已调波称为调频波。 调频广播和电视的高频伴音信号都是调频波。 3)若用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则称为相位调制,简称调相,用符号PM表示。调相获得的已调波称为调相波。 调频和调相又统称为调角。,1.1.3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和无线电波的传播,1.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目前,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范围从几十千赫到几百吉赫,这样宽的高频信号,在信号的产生、放大、发送和接收方法等方面大不一样,特别是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不相同,应用范围也不相同。 为了便于分析和应用,习惯上将无线电的频率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称

9、为频段,也称波段。,1.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C / f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且有=c/f。无线电波具有直射、绕射、反射与折射等现象。 无线电波的三种传播途径如图1-4所示: 电磁波沿地面绕射传播: 频率在3MHz以下的信号(适宜于长、中波) 电波依靠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传播: 频率在3MHz30MHz(短波)信号。 电磁波沿空间直线传播: 频率超过30MHz以上的(超短波)电波信号。,2.无线电波的传播,图1-4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长、中波,超短波,短 波,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大部分电路属于非线性电路。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频率不一致,能够产生新的频

10、率,即有频率变换作用。如振荡电路、混频电路、振幅调制与检波电路、调频与鉴频电路等。 2、各单元电路之间有关联性。比如,本机振荡电路与混频电路,调制与解调电路,高频振荡与调制电路。注意信号的传输方向。 3、分析方法多样,也较为复杂。既有时域分析又有频域分析。可采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来进行分析,但在实际电路中,常采用工程近似解析法。,4、由于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元器件及电路的分布参数对电路的干扰较严重,因而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较为困难。 5、本课程与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通信联系非常紧密。 6、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中要加强实验和实习,通过实践性环节来加强对理论的认识。,课后作业,1.本章小结 2.思考题与习题 1-1 1-10,谢 谢!,THE END 2011 年 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