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33660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4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专题训练,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1明确解题原理 (1)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检验。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2)依据物质间反应时所产生的特殊的反应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象之中的一种:变色;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生成沉淀等。,2常见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Fe2O3:_色 Fe3O4:_色 Fe2:_色 Fe3:_色 Fe(OH)3:_色 Cu:_色 CuO:_色 无水 CuSO4:_色 CuSO45H2O:_色 Cu2:_色 Cu(OH)2:_色 S:_色

2、 (注:离子代表含有这种离子的溶液),红棕,黑,浅绿,黄,红褐,紫红,黑,白,蓝,蓝,蓝,黄,3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O2:用_检验,现象是_。 (2)CO2:用_检验,现象是_。 4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二 物质的鉴别 1鉴别的基本思路 (1)鉴别主要是寻找各物质的特殊现象,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反应情况等。 (2)如果要加入试剂进行鉴别,一定要先取样,不能直接对样品进行鉴别。 (3)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后化学方法。,二、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鉴别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状态、颜色,

3、闻气味、溶于水等情况。 2化学方法鉴别 (1)利用指示剂进行鉴别 常用的指示剂主要为石蕊试剂和酚酞,而使用范围比较广的则为石蕊试剂。,(2)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常见的用来鉴别的试剂有H2SO4、HCl、Na2CO3、CuSO4、BaCl2、Ba(OH)2等,通过加入这些试剂,使物质呈现不同现象如生成气体、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等来鉴别。 (3)有关气体的鉴别 鉴别气体主要是利用各气体的特性,如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三、鉴别题的答题步骤 1取样试剂于指定的仪器中。 2分别向样品试剂中加入鉴别药品,观察现象。 3得出结论。

4、,(2011苏州)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 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解析】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氢气,故A错;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火焰都是蓝色的,故C正确;实验室中不能品尝化学药品,且亚硝酸钠有毒亦有咸味,故D错。 【答案】C,【方法点拨】解答物质的检验题要根据被检物质具有特殊且唯一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检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可以对化学知识进

5、行学习和探究。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不能完成的实验为(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B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鉴别食盐和纯碱 D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A,(2011苏州)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解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故A错误;氯化钠溶液、稀醋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B错误;氯化钠加热不反应,加热碳酸氢铵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正确;烧碱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

6、。 【答案】C,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Cl、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实验如下: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_,一定没有_,可能有_。 (2)第步的反应方程式_。,Na2CO3、NaCl,Na2SO4,NaNO3,BaCO32HNO3=Ba(NO3)2H2OCO2,(3)如果把第步所加试剂改为“过量BaCl2溶液”,不能验证的物质是_,原因是_ 。 (4)只改变上述三步骤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也可得到同样的验证结论,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_ (填写化学式)。,NaCl,HNO3、Ba(NO3)2、AgNO3,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训练时间:

7、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0中考变式题)为证明木炭粉中是否混有氧化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在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粉末是否会减少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滤液是否呈蓝色 C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恢复至原温度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减少 D在样品中加水,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解析】A.向固体粉末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木炭粉、氧化铜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观察不到粉末的变化,故A不可行;B.向固体粉末中加稀硫酸,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因此,溶液变蓝色可说明含有氧化铜,溶液颜色不变说

8、明不含氧化铜,故B可行;C.将固体粉末加热,木炭粉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但却不能说明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故C不可行;D.将固体粉末放入水中,木炭粉、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含不含氧化铜都不能观察到有蓝色沉淀,故D不可行。 【答案】B,2(2011潍坊)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钠 B该粉末一定是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氯化钠 D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解析】Na2CO3和NaHCO3都与盐酸(HCl)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故

9、无法确定该粉末是Na2CO3还是NaHCO3。 【答案】D,3(2010黄石)不用其他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CuSO4;MgCl2; KOH;NaNO3,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 B. C D 【解析】CuSO4溶液显蓝色,可以先鉴别出来;将CuSO4溶液再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能反应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KOH溶液;用已鉴别出的KOH溶液再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中,能反应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溶液。 【答案】C,4(2011上海)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CuSO

10、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溶液 DFe(NO3)3溶液 【解析】CuSO4溶液与NaOH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选A;Na2SO4溶液只与BaCl2反应,酚酞溶液只遇NaOH变红,Fe(NO3)3溶液只与NaOH反应,故B、C、D不能将三种物质鉴别出来。 【答案】A,5(2011新疆)在区别下列四组常见物质的方法中(括号内为实验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 ) ACO2与CO(点燃) B稀盐酸与稀硫酸(加入锌粒) C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DN2与O2(用带火星的木条) 【解析】CO2无可燃性,CO有可燃性,故A正确;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跟锌粒反应,产生气泡,

11、现象相同,故B错误;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若泡沫少而浮渣多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C正确;N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正确。 【答案】B,6(2011河南)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分析实验图可知:B通过烧杯中下端蜡烛先灭可以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C通过用手加热使试管中气体体积膨胀,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D通过纯铜和黄铜互划,可以确定硬度大的可以在硬度小的上面留下划痕。 【答案】A,7(2011泰州)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

12、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对物质进行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B错误;氧气能使木条燃烧得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碳酸钙粉末不能溶于水,碳酸钠粉末能溶于水;灼烧棉布有烧纸的气味,而灼烧丝绸则有烧羽毛或头发的特殊气味,故A、C、D的鉴别方法正确。 【答案】B,8(2011黄冈)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 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13、 【解析】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氯化铁,然后再将氯化铁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将两种未鉴别的溶液分别与红褐色沉淀混合,能使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 【答案】C,9(2012中考预测题)下表列举了两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解析】 【答案】A,10(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解析】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用水区分,A正确;白酒有芳香

14、气味,而白醋有酸味,它们气味不同,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B正确;黄金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黄铜中的锌可以和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可以用盐酸区分,C正确;氯化钠和盐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能区分,D错,所以应该选择D。 【答案】D,11(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答案】C,二、填空题(共56分) 12(8分)(2010襄樊)小强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进行如下实验: (1)取氢氧化钙粉末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中,有_现象出现,小强判断该药品已变质。 (2)小强进一步做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沉淀,稀盐酸,酚酞,溶液变红色,13.(14分)(2010河北)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